揭秘稼轩居士辛弃疾,背后凄惨动人的往事
公元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一次登上他常站立的山峰,遥望北方。此时的他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驰骋疆场,恢复中原是他一生未了的夙愿。回光之中,他仿佛回到了23岁。那一年,他手持金戈,足跨铁马,气吞万里。
公元年,距离北宋灭亡的靖康之祸,已经过去了35年。这一年闰2月的一个晚上,在金人占领区的山东济州城里(今山东巨野),新任知州张安国正在宴请几位金国将领。帐外有5万精兵驻扎,宴会已经进入了高潮,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跃马挥枪来到金兵营帐外,声称要见张安国。等张安国出来没等有所反应,便被一把拎起扔到了马背上。当金兵反应过来时,这个抓了张安国的人,已经在城外和一小队骑兵会合,马不停蹄的向南方奔去。这个人就是辛弃疾,这一年他23岁。
在宋代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个传奇式的存在,大将军而见大文豪,他被认为是豪放派的领袖,和苏轼并肩而立,撑起了宋词的一片天空。
天生辛弃疾是个英雄,他就是说又有勇气,又有智慧,有谋略。同时他还有那样的本事。“他没有老过”觉得辛弃疾其实他没有很老过,到了六十多岁启用他了,他依旧是一个年轻人。他确实是古今罕有的,具有英雄气概的,这样一个词人。但是不能把这一点夸大了。他能够写英雄气,也能够写乡村语,也能够写儿女情。
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收复中原。而这种伴随了辛弃疾一生的理想和抱负,都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关。
在今天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北,有一个叫四风闸的小村庄。公元年的5月,这里的辛氏家族诞生一名男婴,家中长辈希望他能一生健康平安,为他起名为弃疾,字幼安。
希望这个孙子长大以后,能够像汉代的名将霍去病那样,驰骋疆场、保家卫国。
辛弃疾出生时,距离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已经过去了13年。在这13年中,南宋和金国在事实上已经划淮水为界了。然而,就在辛弃疾出生的这一年,宋金之间再次爆发了战争。战场上,正当岳飞率领的岳家军节节胜利时,朝廷却打算见好就收。在秦桧等人的谗言下,宋高宗赵构答应同金国议和,称臣赔款,额外还送上了抗战派将领岳飞父子的性命。于是,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又讨来了临时的安宁,西湖又开始歌舞升平。
宋高宗他有一个既定的国策,这个既定的国策就是要确保他自己的统治地位。按照我们的常理徽钦二帝被掳了,那作为他怎么应该不断北伐,然后迎还二圣,他不是这样做的。他不能迎还二圣,如果赢回了二圣,那他这个皇帝的位置,也可能就坐不稳,所以他就处于在这种战与和之间,在争取一种平衡。
然而,当南宋偏安一隅时,在北方包括山东在内的广大金人占领区,汉族人民并没有顺服于金人的统治。面对民族压迫,抗金起义时有发生。辛弃疾就成长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后来,在辛弃疾关于北方成长时期的记忆里,有一个老头儿的形象经常出现,这个老头是他的祖父辛赞。
由于父母早逝,辛弃疾由祖父抚养长大。受族众所累,皇室南渡时,辛赞并没有举家南迁,仍旧留在北方。虽然在金朝为官,但在辛赞的内心深处始终做着反正的打算,他在等待一个起义抗金的时机。
据辛弃疾后来回忆,为了激励家中子孙,不忘宋金之间的仇恨,闲暇的时候,辛赞会带领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河山,告诉他哪些地方曾经做过战场,哪些地方可做起事的凭借。除了培养武学,祖父还特地请了名师刘瞻来教授辛弃疾学业。就这样,在祖父和老师的双重教导下,辛弃疾无论文采、武略,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念奴娇》节选:“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
此时,在北方,金朝的统治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历史的洪流中,辛弃疾逐渐长大。在激动的等待着,属于他的时代到来。
公元年,辛弃疾已经15岁了,因在乡试中选,辛弃疾得到了去金朝首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与其他的学子不同,辛弃疾对自己能否考中进士并不关心,或者他压根儿希望自己考不上。去往金国首都,他有着更重要的任务。
去搜集情报,去进行勘察侦查,我觉得这才是他祖父辛赞真正的用意。
这次考试,辛弃疾果然落榜。三年后,他又再次借科考之名,前往燕京。正是这两次“式”的任务执行,让辛弃疾对于金人统治区的山川形势,统治者内部的矛盾,还有部队的调动情况,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后来正是根据这些资料,辛弃疾写成了自己重要的军事论文《美芹十论》和《九议》,并由此养成了重视情报工作的习惯。以致在以后的岁月,辛弃疾对宋金之间的战争,常常有着未卜先知的看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辛弃疾的这些情报并没有给他的祖父辛赞帮上忙。辛赞还没来得及等到一个起义的机会,就在公元年去世了。祖父的离世,让辛弃疾失去了稳定的生活依靠,和良好的精神导师,他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就在这时,命运给了他一个神秘的指示。
据《宋史·辛弃疾传》记载:有一次,他和同学党怀英用锯齿草茎占卜各自的运势,结果怀英遇砍,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每一个卦象指在一个位置,一个方位,所以正好是辛弃疾抽了一个离卦。离卦是指的南方,党怀英抽了一个坎卦,坎卦是留在了北方。其实卜卦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觉得还是相由心生。
就这样,两位少时的好友在命运的安排下,上演了一场风流云散的别剧,从此天涯路远再无相见。后来,党怀英在金朝平步青云,官至翰林学士,成为著名的书法家,金朝的文坛领袖。而对辛弃疾来说,与党怀英别离后,等待他的是一场血与火的冒险。
公元年9月,金都完颜亮率领60万大军,分四路大规模南侵,打算百天之内灭掉南宋。金人繁重的赋税差役以及各种名目的烧杀抢掠,进一步激起了民间的怨愤,中原一带的豪杰义士,纷纷举兵反抗。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是山东以耿兴为首的起义军,人数一度壮大到20多万。
面对风起云涌的局势,立志要收复中原的辛弃疾热血沸腾。他在家乡召集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投奔了耿京。耿京十分器重辛弃疾,让他在军中担任掌书记一职,将大印交给他保管。
可惜,不久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辛弃疾在耿京军中陷入了信任危机。辛弃疾有一位僧人朋友名义端,在辛弃疾投奔耿京后,义端也跟随辛弃疾一起加入了耿京义军。然而,辛弃疾没料到,义端却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
一天,义端偷偷跑了,顺手还偷走了辛弃疾保管的起义军大印。面对首领耿京的暴怒,辛弃疾当即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一定擒拿义端归案,否则干受军阀处置。义端偷取大印,给辛弃疾带来了麻烦,却也给了辛弃疾一个展示自己武力的机会。在通往金营的必经之道上,辛弃疾截住了义端。
《宋史》记载:面对杀气腾腾的辛弃疾,义端跪地求饶说道:“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青兕是古代传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力大无比,就像犀牛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辛弃疾作为一个英雄,身材非常魁梧,非常的强悍,红颊青眼,脸满脸泛红,眼睛特别有杀伤力,眼光非常锐利,一看就好像能够看到你这个人一样的。
面对求饶,辛弃疾不为所动,搜出大印一剑砍杀了义端。这次事件让辛弃疾在起义军中的名声大振,首领耿京从此对辛弃疾也是刮目相看。但就在辛弃疾崭露头角的时候,起义军的形势却发生了变化,而辛弃疾的命运也将迎来巨大转折。
公元年闰2月,此时的辛弃疾刚刚在建康见完南宋最高统治者宋高宗,满怀着豪情壮志,准备返回山东。走到海州时(今江苏连云港市),却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出卖,死于非命,起义军队伍群龙无首,已经解散了。
耿京的死对辛弃疾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该怎么办?
他想起两个月前在山东起义军的大营内,自己同耿京商讨前途命运的情景:
完颜亮被杀了以后,新立的金主他们觉得派兵南侵,这已经不可能,不能实现灭宋,他要安抚北方地区这些人民,不能让他们造反。金世宗就下达了一道命令,叫“在山为寇,下山为民”,就是说你那些原来的义军,你只要放下武器回乡就既往不咎,其实就是大赦令,这样的话让北方很多军队就土崩瓦解。
面对金人威逼利诱,耿京的起义军生存日益艰难。辛弃疾劝说耿经投奔南宋,与朝廷联络抗金。耿京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委派副手贾瑞和辛弃疾一起,去往南宋朝廷接洽。
公元年正月,辛弃疾一行11人到达了建康(今南京)。巧合的是,宋高宗赵构正好在这里视察工作,就这样,生平第一次踏足南宋领土的辛弃疾,直接见到了最高统治者。面对意外归顺的臣子,宋高宗十分高兴。一场皆大欢喜的赏赐后,辛弃疾等人带着朝廷的文书和任命准备返回山东,却在返乡的途中得到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的消息。
这个对辛弃疾震动很大,辛弃疾他要劝耿京把这25万军队带回南宋。用我们今天话说是也是一个投名状,可是现在最终回去的时候,没了,25万军队土崩瓦解了,他是想回到南宋发展的,那你到杭州你怎么证明你原来话,说是真的。
为了替耿京报仇,辛弃疾身上的热血再次燃烧起来。他拍案而起,立即招募了50名骑兵,径直插向济州(今山东巨野)去捉拿叛徒张安国。
他只有50人,他要在5万军队里头以1队,要把张安国从军营里头活捉过来,这在常规里头,我们是不可思议,他这是智取,绝对不会是强攻。辛弃疾是精通兵法的,他绝对不可能带着50人摇旗呐喊的冲呀~那不可能的。他肯定事先去做好了侦查,要了解的敌情,是在什么时候最放松,最松懈的时候。再在酒席上出其不意,再把这个张安国像抓小兔子一样~一下子挟捉~绳子一捆~立马迅速飞奔而去。因为敌人当时没有什么防备嘛,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跑远跑远了。
50人对5万金兵,历史的细节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件事被写进了《宋史》,为辛弃疾的传记添上了最富英雄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笔。
公元年,23岁的少年英雄带着传奇式的开场,正式踏入了南宋的政治中心。而在北方的这段峥嵘岁月,也成了辛弃疾一生中最快乐、最灿烂的记忆。
晚年的辛弃疾回忆起这段岁月,写下了一首《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是怎样的经历,让辛弃疾从气吞万里的少年将军,一步步变成种树的老翁。蓦然回首,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杭州自古人杰地灵,这里演绎过许多动人的传说,也在烟雨朦胧中见证着朝代的变迁。
公元年农历5月,已经当了36年皇帝的宋高宗赵构,正缓缓的走出皇宫。在新的住所里,他想以太上皇的身份度过余生。接替他的是太子赵昚,历史上称为宋孝宗。年轻的宋孝宗继位后,决心对金国采取强硬措施,一时间,举国上下充满了恢复中原,报仇雪恨的主战气氛。
此时,刚刚踏入南宋官场的辛弃疾,正在江阴(今江苏江阴)做签判,这是一个文官,主要负责起草书写来往公文。面对主战的局面,辛弃疾接连上书朝廷,提出分兵杀戮的方法,可他的计策没有被采纳。
因为辛弃疾是从当时金朝统治区来到南宋的,所谓归正的话,从字面上解释叫弃暗投明。在南宋朝廷对归正人总是心存疑虑的,辛弃疾到南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做一个闲官。
公元年,在对金的战争中,因为将领的轻敌,13万宋军在符离集不战而溃,兵器粮草尽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符离之败。南宋在无可奈何之下,再次和金国签订了《隆兴和议》。此役之败,让主战派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朝廷中弥漫着对金兵的畏惧情绪,几乎再也没有人敢谈论北伐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辛弃疾再一次站了出来。他以江阴签判的身份向朝廷献上了10篇,关于抗击金兵的军事论文,即著名的《美芹十论》。
关于这个“美芹”,他用了一个典故,这是一个自谦之词。这个典故它出在《列子·杨朱》,意思就是说你认为好的东西像这个水芹,穷人认为是好的东西,但是富人吃了以后,他感觉不一定就是好。所以他这里面除了自谦以外,他还有一种担忧,害怕君王不重视他的观点。他都是讲怎样打,那么讲怎样打就肯定有打的把握,就是对手是可以战胜的,所以他是一个很具体的一个战略战术。说“天下无难能(不)可为之事,必有能为可成之人”,意思是说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关键是要这个人,那么辛弃疾能说两个时候这么牛气哄哄的话,其实他是非常自信的。
《美芹十论》虽然得到了宋孝宗的赞赏,但在议和派占据上风的南宋官场,这些谏言没有得到实践的可能。长达8年的时间,辛弃疾始终在地方担任小官,远离军务。寓居京口时,同样主张抗战的范邦彦,因为欣赏辛弃疾的才气,将女儿嫁给了他。范氏知书达理,时常陪伴在辛弃疾左右。然而,安乐平静的生活没有磨灭辛弃疾心中的理想。
公元年,辛弃疾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一场会面。经过七年的休养生息,宋孝宗再次燃起了北伐抗金的冲动。这一次,他直接召见了辛弃疾。面对宋孝宗一直在等待机会的辛弃疾表现却令人意外。
在北方问题上,辛弃疾和宋孝宗之间还是有一些分歧。因为辛弃疾他在金国生活过,他了解情况。他认为应当不要着急,应当稳扎稳打。而宋宋孝宗则不同,宋孝宗继位之后呢,血气方刚,他急于求成。
这次召见后不久,辛弃疾被调进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做了司农寺的主簿。司农寺主要负责粮食储备、仓库管理,以及京城官员的禄米供应。由地方调入京城,某种程度上算是升迁。然而,对31岁的辛弃疾来说,他的人生理想是做统兵的将领,现实的无奈令他失落。
在临安的繁华灯影里,辛弃疾写下了著名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火阑珊”是灯火昏暗之处,他是在寻找自我呢?他还是在寻找同道呢?或者是他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种,对某种爱情的一种期许。按照一般的看法,就是指他自己。按照梁启超的说法“自怜幽独”,自怜就是他讲的他自己,伤心人别有怀抱,那就是说他落落寡合。因为他能力太强了,没有一个人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很难跟他对话,是能够被辛弃疾瞧得上的。在我们今天是仰望辛弃疾的,站在同僚里头,那你就是我的政故,是我的同事,你让我不舒服,我才不理解你是什么英雄不英雄。所以他的人生干得不愉快。
作为现存宋词数量最多的词人,辛弃疾的诗人冲动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据研究学者统计:辛弃疾留存下来的多首词,全部作于南下之后。
从北方的粗犷到江南的妩媚,当将军挥笔如刀,英雄气原封不动,文豪悄然登场。
淳熙元年,在建康辛弃疾登上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诗人的情绪逐渐变得愤慨,生命流逝,抱负却不能施展,他的痛苦与寂寞,只能倾泻在词句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节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他虽然说词当中他开拓了豪放派,是个豪放词人,但是他的豪放词不是像以后的像刘过等人一味粗豪,而是非常的深微细腻。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还是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在里面,很高调的那种情怀,最后总是一个很失意的,很惆怅的结尾。辛弃疾他更多的是我们把他的词的风格,称为沉郁悲壮,就是说他最终是走向不平静的,他是一种力量更大的感情的抒发。辛弃疾他有他的痛苦是什么?就感觉到他看出的这个社会的弊端,就是社会的病症所在,而且他觉得他有药可以治疗,但没人信他,所以辛弃疾跟当时的这个时代,是不合拍的。
乾道八年的春天,辛弃疾获得了一个新的任命,他被派到滁州去做知州。这是他南下为官后,第一次当上一个地方的一把手。当他满怀激动来到滁州,眼前的景象却是一片荒凉。由于地处抗金前线,经历多次战火,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优雅的滁州,已经荡然无存。
为了振兴滁州,辛弃疾下令减免赋税,招募流散在外的百姓回乡种田。同时,大力扶持商业发展。由于这一系列措施,加上当年风调雨顺,不到半年的时间,滁州的面貌便焕然一新。对自己初次在地方执政所取得的成绩,辛弃疾十分满意。他用结余下来的收入,在滁州修建了一座奠枕楼。
奠枕是安枕的意思,意寓这片土地上物富民康,人们安居乐业。在落成典礼上,辛弃疾和百姓一起登楼畅饮。眼前的安乐繁华让辛弃疾感受到了久违的成就感,内心深处的豪情再次涌动。正是在滁州,辛弃疾向朝廷提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
他说“仇虏60年必亡,亡后国家之患始忧”,意思说我们的仇敌金,它是会灭亡的。但是金朝灭亡之后,我们会有更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蒙古。辛弃疾那个时候才三十多岁,他把未来的前途和看得那么透,那些宰相们没有那种胸襟。原来你比我高明啊,我在这个朝廷的历练那么多年,我对国家不清不清楚吗?还要你来教训我吗?辛弃疾是一腔热血,这一腔热血贴了人家冷屁股上去了,没人信他。他最后说“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我这英雄就老在江边,没人信任我,信任我就可以让中国雄起啊~。
果然,60年后,南宋和蒙古联合灭金,又四十五年后,南宋被蒙古所灭。历史完美的证明了辛弃疾的预言。可惜在当时,辛弃疾的报告没有得到任何重视。
从山东到江南,从刀枪到笔墨,辛弃疾将不被理解的愁苦,化作了满腔的悲愤。他想要抡圆了斧头,去砍掉那月宫里的桂树,因为它枝繁叶茂,遮去了人间太多的清光。
就在辛弃疾因抱负不能施展,日渐感到悲愤时,一场出人意料的变乱给他带来了希望。
淳熙二年六月上旬的一天,宋孝宗正对着面前的一堆奏章大发雷霆。两个月前,在江西、湖南一带出现了一股武装走私茶叶的茶寇,朝廷派了近万人去围剿,不但没有成果,反而越闹越凶。面对孝宗的怒火,新任宰相叶衡站了出来,向孝宗推荐了一个名字,辛弃疾。
就这样,36岁的辛弃疾升任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路军队前去讨伐茶寇。这是南下之后,辛弃疾第一次与南宋军队有亲密接触。
南宋的茶叶政策,过于的严酷。你要卖茶,你首先要到政府去买茶引,就相当于专项证明一样的。你从政府买一百斤茶叶的茶引,就先按照茶引,你先交税,其实这个利润很薄,一个方面就这个税本来就很重,再加上交通费,最后这些这些茶商们,几乎无利可图了。有些茶叶商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走私茶叶,而官府在去镇压的时候,他们就组织武装力量跟官府对抗。
其中,以赖文正为首的一股茶商军,利用自己熟悉的地形和政府军展开游击,多次以少胜多,声势越来越大。
辛弃疾到任后,命人颁下重赏,从当地的驻军、民兵,还有土豪武装中招募敢死队员,很快便组织了一支彪悍勇猛的精锐部队。在辛弃疾机动灵活的军事部署下,茶商军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无奈之下,首领赖文正只好向辛弃疾投降,其余小股茶商军也闻风而逃。就这样,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曾经令朝廷焦头烂额的茶商军就被辛弃疾彻底平定了。
平定茶商动乱之后,辛弃疾重新调任文职,仕途得到了升迁,然而他仍旧痛苦。
三十六七岁,正值壮年,辛弃疾跃跃欲试,想要在战场上与金人比高下。然而,英雄气调动起来却落不到实处,辛弃疾将满腹豪情都赋予荆楚的山水。在赣江边,辛弃疾听到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百感交集,写下了充满悲愤和无奈的词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根据《鹤林玉露》的记载,是说金人追踪隆祐太后,到这里(郁孤台)。隆祐太后舍辇,弃辇乘舟,所以叫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对于南宋的君臣来说,这是一个让他们倍感耻辱的地方,所以在这个地方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本身就有深刻的用意。他的希望期望值是很大的,就觉得这一次平叛有功,他一定能够回到朝廷里面去,能够得到重用,可是最终还是任命他到湖北襄阳做一个转运判官,还是一个文职,发挥不了作用,就是一开始有极高的希望,突然又失落,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写了这首词。朝廷也知道他的才能,往往总是把他当救火队长使用,有急事难事想到他了。就是朝廷高层本质上是不太信任他的,就是屁股还没坐稳到一个官职里头情况还没熟悉,就把他调走了,这跟他的归正人身份有关,同时给他的个性也有关系。
事实上,从29岁到42岁,辛弃疾十三年间调换了14任官职。使他无法在任职上有大的建树和作为。
辛弃疾武艺高强,谋略过人,但一身本领闲置。
淳熙五年,朝廷主和派重新掌权,大环境逐渐变得消极,但辛弃疾没有放弃希望。在湖南他将迎来南归之后的事业高峰,而他人生的光荣与梦想,起伏与转折也将由此展开。
淳熙六年(公元年)暮春三月,在湖北境内的一处凉亭里,辛弃疾将要前往湖南任职,同僚正在为他送别。想到自己饱受打击的政治遭遇,辛弃疾一气呵成,写下一首著名的词。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个所谓的怨春不语,这个春天是代表着一种时光的无言的流逝,也就是说我的青春,我的年华就这么流逝了,到现在一事无成。后来说宋孝宗看到烟柳断肠处,心里不爽,这是一种说法。但是辛弃心目中,他是不会去埋怨宋孝宗的。辛弃疾到了南宋以后,其实他的仕途按照常规,按照一般人的比较的话,他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过去说辛弃疾怀才不遇,不是的,他的升迁还是比较快的。
辛弃疾文韬武略,满腔激情,却无法在疆场上实现抱负,仕途的升迁并不能减轻他的痛苦。带着满腔仇怨,辛弃疾来到湖南,当时的他没有想到,在这里他将迎来南归之后的事业高峰。与此同时,人生也将发生更大的起伏和转折。
当时的湖南一带,因为各种原因,武装暴动经常发生。辛弃疾刚到湖南便碰上一次农民起义。这时他的职务是转运副使,主要负责财赋。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辛弃疾只能旁观。正是旁观者的视角,让辛弃疾对农民起义有了新的理解。于是他给宋孝宗打了一份报告,《论盗贼札子》提出了官逼民反的论点。
为什么接连不断的,有那么的盗贼发生,就用现在的话说有那么的武装叛乱发生,这是因为老百姓要受到四层的剥削。一个首先是州,州府里头;第二个就是县,这两层盘剥;第三个就是具体的官吏,再还有一种就是土豪劣绅。辛弃疾说这老百姓没办法生存了,他没办法生存,怎么办?只有铤而走去为盗啊。他认为要治盗贼,就是要治官吏。
辛弃疾的报告虽然刺痛了朝廷的一些官员,却感动了宋孝宗。他亲自给这份报告做了批复,让辛弃疾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政务。有了最高领导的支持,辛弃疾升了官,成为潭州之洲兼湖南安抚使,相当于今天的长沙市长兼湖南省领导。就这样,辛弃疾在湖南大刀阔斧的行动起来。
当时的湖南一带有很多地主豪绅控制的乡社,乡兵达到数百人,经常为了豪强的利益与政府抗衡。为了让乡社减员,辛弃疾邀请这些地方豪强参观军营,亲自向他们表演百步穿杨,被震慑住的豪强们纷纷在减员书上签字。香社整顿成功,辛弃疾又向朝廷提出了一项新的计划,建立飞虎军。
辛弃疾他一直希望有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归他领导,他的目的其实有两个,第一对内就可以保一方平安、平盗贼。第二可以对外,如果一旦战争爆发的时候,可以抗外敌。
由于在湖南政绩突出,宋孝宗对辛弃疾十分满意,同意了他建军的想法。得到皇帝的首肯,辛弃疾立马开始实施。他选定了五代时期留下的旧营址,来建造兵寨。同时,招兵买马,强化训练。很快,部队已经初具规模,有了步兵一千多人,骑兵一百六十多人。就在建军如火如荼时,一道意外的命令给辛弃疾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淳熙七年(公元年)秋初,一道御前金字牌,送到了辛弃疾的面前。这是宋代皇帝用来紧急传递公文的木牌,接到金字牌的官员,必须立即服从皇帝的命令。通过金字牌,宋孝宗命令辛弃疾立刻停止建造飞虎军军营。无疑,这会让辛弃疾的全部心血毁于一旦。
是什么原因,让原本支持辛弃疾的宋孝宗,紧急颁下这道命令。据《宋史》记载:在创建飞虎军的过程中,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善斡旋是说辛弃疾善于通权达变,处理各种关系。事实上,建立飞虎军虽然得到了宋孝宗的首肯,但朝廷并没有给任何经费,一切开支需要辛弃疾自己想办法。
他要修路,路的石料不够的时候,他就把犯人,他的罪行可以用石料来抵罪。所以在长沙旁的麻潭,就可以日夜的都是采石之人。军营做好了,现在到了雨季,没有瓦怎么办?辛弃疾问要多少瓦?二十万,辛弃疾说三天之内给你搞定。结果辛弃疾第二天跟部下说,把府库里的钱拿出来,就出一个布告。就是说我们用现金兑换瓦片,民间里头有一些家里头有剩下的瓦,或者没零钱可以从自己家的屋顶上弄几片瓦出来,换点钱用。结果几天之内所想要的瓦全部到位了。
辛弃疾超越常规的一系列举措,让政敌抓到了把柄。于是,朝廷有人上书弹劾辛弃疾,胆大妄为,利用建飞虎军的名义,大搞摊派,搜刮民脂民膏。宋孝宗相信了这些状告,担心闹出更大的麻烦,立即颁下御前金字牌,命令辛弃疾停止建军。
面对皇帝的命令,辛弃疾不能正面违抗,又不愿自己的心血东流,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辛弃疾恭恭敬敬的接受了金字牌,但是却受而藏之,不让别人知道。随后,辛弃疾把主管建设的官员叫来,命令他一个月之内必须把飞虎军的营寨建好,否则,军法从事。
果然,在一个月之内把军队建好了以后,他再向宋孝宗去禀报,其实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了,宋孝宗也很认可他的做法。
就这样顶住重重压力,依靠胆识和智谋,辛弃疾建立了一支可以亲自指挥的精锐部队。这支规模有限的队伍一直到南宋末年,都是湖湘一带远近闻名的铁军,人称虎儿军。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是辛弃疾晚年时写下的词句。无论是填词治军,还是为政,辛弃疾皆不按常规,不管舆论。
在《论盗贼札子》中,辛弃疾曾对宋孝宗表达:“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
辛弃疾,他是作为一个战略家,他的眼睛看了60年之外,他太超前,再有一个就是他的能力和理想,得不到人家的理解。跟上司跟同僚相处的时候,因为他的强势很难跟人家和睦相处,所以走到一个地方总是被人排挤。
辛弃疾的担忧成了真。湖南成就了他事业上的高峰,也为他的仕途埋下了祸根。在湖南任上,不满两年,辛弃疾还没来得及过上一把指挥飞虎军作战的瘾,朝廷便来了一纸调令。然而,离开并不是结束,在接下来的岁月,湖南建军的风波还将给辛弃疾带来更为致命的打击。
八百多年前,辛弃疾给这块泓湖水(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原本无名的湖泊取名为带湖。上饶古称信州,淳熙八年(公元)的秋天,辛弃疾已经离开湖南,任江西安抚使。在信州的带湖边,辛弃疾为自己营造了一座庄园,房子即将落成,辛弃疾为他取名为稼轩,表达人生应当勤奋,以种田为先。从此,稼轩成为了辛弃疾的别号,为了庆贺稼轩庄园的落成,辛弃疾写了一首词。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在词的上阕,辛弃疾写道:隐居的地方已经准备好了,自己却迟迟没有回去。猿和鹤都以为自己是贪恋官场的名利,不肯回来。秋江上的雁听到弓弦的响声,都知道要惊慌的躲避。船遇到惊涛骇浪,要赶快回港,何况自己一直都处在一个危险的处境。
整个这首诗词,体现出了其实他自己的一种进退之间的矛盾。当时他正是安抚使,就相当于南昌市委书记兼江西军区司令员,但他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是自己主动退隐呢,还是继续在官场上干下去,来寻找机会?他有些犹豫不决。“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说怕皇帝不答应他归隐,实际上是他本心期望皇帝不让他归隐,大概是有这样的一个心理。
据南宋洪万《稼轩记》记载:辛弃疾的这座庄园,占地将近亩,装潢别致,房屋有上百间。
新居落成,就在辛弃疾为是否归隐,犹豫的时候,对他的攻击又一次升级了。
淳熙八年(公元)的冬天,朝廷的监察御史以稼轩庄园过于豪华为由,向宋孝宗狠狠地告了辛弃疾一状,重新翻出了他在湖南期间的旧账,攻击他聚敛民财,贪婪残暴。
不是说弹劾(就是事实),因为宋朝的弹劾它是有它的特点的。我觉得我所讲的辛弃疾做了18年的官,他有一个丰厚的积累,而且宋代对文人他的俸禄是很厚的,应该把他还原到历史上,把他放在南宋这个时代再看辛弃疾,你要说他贪,他贪了什么,贪了多少,你要拿出证据来的。因为他这种人太能干了,赚点钱对他来说是绝对是小菜,然后他是军人出身,他用治理军队的手法来治民,这是是很危险的。他动不动就杀呀,他的手段是很毒辣很毒的,他是有效果的,但是这样肯定也引起了很多的这种人家对他的反感。所以一方面是归正人的身份,第二个确实他自己有一些做法上,也有一些超越常规的地方。
这次政治风波,辛弃疾被罢免了所有官职。渡淮南下20年,42岁的辛弃疾被迫过上了隐居的生活。然而,官帽飞了,风景来了。
《水调歌头·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八百多年前,辛弃疾在带湖边“一日走千回,同往来的鸥鸟结盟,亲自耕田栽柳,打理自己的稼轩庄园。闲适的生活,激发了辛弃疾的创作热情,田园四季风光,民风乡俗无不行于笔端。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的这两首小词,乡村日常景象美到极致却又显寻常。无论哪个年纪,读来便让人喜爱。
柳永第一次可以说是把词从闺房引到了自然,而苏轼又进一步的要拓展到了社会,那辛弃疾在柳永和苏轼的基础上,又把诗词的题材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既有战场的描写,也有生活观察描写,也有这个自然山川和乡村生活。在乡村这一方面可能辛弃疾的开拓是最大的。还有他闲居带湖和铅山期间的,大量的闲居词,闲居词它的内容包含着许多的方面。尽管他有很多的田园的,婉约的,那只是他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激情是自始至终没有被磨灭的,在他的词里一以贯之的。
淳熙十一年(公元年)在给朋友韩元吉的贺寿词中,辛弃疾写道:“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虽然闲居,报国的火焰没有熄灭,他还期待着东山再起。然而,辛弃疾没有料到他在江西的隐居生活将长达二十年。当英雄暮年,留给辛弃疾的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节选“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醉后何妨死便埋。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这是八百多年前,辛弃疾与酒杯产生了一次对话。在拟人化的情景中,辛弃疾怪酒杯始终跟随自己,扬言要摔碎它。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辛弃疾始终没有戒成酒,他找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屡戒屡破。据资料统计:在辛弃疾传世的多首词中,涉酒词多达首,酒已经融入了辛弃疾的作品与生命当中。
南下20年,结束了频繁调任的仕途生涯,42岁的辛弃疾在江西上饶的带湖边开始了隐居生活。
起初徜徉在乡里田间,与友人赋诗饮酒,“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然而,寄情山水之余,心中的理想与悲愤,却时常出来作祟,辛弃疾有意忘却,却忘不掉。他努力想要学习陶渊明,做一个真隐士。然而东篱多种竹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他无法做到像陶渊明一样纯粹,平静而生趣的乡村生活,并不是辛弃疾真正想要的。
陶渊明的隐居是很彻底的,很主动的,主动归来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辛弃疾是被迫的,遭到了弹劾,然后回来的。他时时刻刻地希望能够有个机会让他报效国家,东山再起。
在带湖闲居的十年,辛弃疾居而不隐,频频会客。朋友来了他慷慨陈词,他要借官场和学界的朋友发出他的声音,希望朝廷能注意他的存在。然而,无事可做的漫长岁月,在识尽愁滋味后,辛弃疾只能“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对辛弃疾,朝廷有一派就觉得辛弃疾太能干了,这种人才不用是一种可惜,所以叶衡想要用他,周必大说“辛弃疾如果你用他,辛弃疾杀的人,是要记在你我的账上的。”这下叶衡就不敢说了。所以辛弃疾每一次朝廷想用他的时候,或者宋孝宗想用他的时候,总是受到一种阻挠。他这个人的性格上也比较刚愎,比如说把金牌藏起来,不执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觉得很难驾驭,这才是大概不用他的原因。
在不甘心与寻求解脱的矛盾冲突中,辛弃疾的词作数量开始增多,内容和风格变得多样化,他一生绝大部分的词,都写于隐居的20年。没有知音,饮酒便成了解愁的唯一手段。闲居带湖的岁月,他常常狂饮,喝的大醉。
《西江月·遣兴》全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的报国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唯有把它付予酒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灯下看剑,号角长鸣,大块吃肉,令人兴奋。然而酒醒之后,一切都是幻觉,唯有自己白发已生,这是最极致的愁苦之醉。
幸好除了酒,还有朋友。
淳熙十五年(公元年),在漫天的大雪中,辛弃疾正在追赶一位刚刚分别的朋友。由于雪深泥滑,天色已晚,实在没有办法前进了,辛弃疾只好在旁边的村子里喝了一气闷酒,写下一首《贺新郎》(节选):“佳人重约还轻别。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
辛弃疾为自己没能挽留住朋友感到遗憾,他甚至埋怨朋友不该来。这个让辛弃疾恋恋不舍的朋友名叫陈亮。
辛弃疾一辈子的真心朋友就是陈亮。一个是陈亮有才,特别是主要两个人叫志同道合。只有始君与我,话头多合,就两个人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话题是什么?就是主战,就主张抗战,收复失地。
罢官后,辛弃疾先是住在上饶带湖边的嘉轩庄园里。几年后,在鹅湖山附近,辛弃疾偶然发现一处泉水,为它命名为瓢泉。因为喜欢瓢泉一带的风景,辛弃疾在这里营造了一所新居,时常过来小住。
同年的冬天,陈亮长途跋涉,专程来拜访辛弃疾。在瓢泉的新居,辛弃疾终于等到了陈亮。英雄怜惜英雄,抑郁多年的两人,彼此得到了痛快抒发的机会。他们同游鹅湖,共饮瓢泉,留下了一段文学史上著名的佳话。
辛弃疾跟陈亮两个人,更多的是在谈国家大事。他们两个在一起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战略战术等,应该说这个话题说的很多,而不是文学的话题,尽管他最后呈现的是他俩唱和了好几首《贺新郎》词。
陈亮在辛弃疾这里逗留了十天,终于要告别回乡了。辛弃疾觉得意犹未尽,在陈亮走后的第二天,又顶风冒雪去追,最终没有追上。几天后,辛弃疾将写好的词作寄给陈亮。陈亮和韵回赠,如此往复,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全文:“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5年后,陈亮在临安去世。此时,辛弃疾远在福建,得知噩耗,悲痛欲绝,说与自己瓢泉共饮的知音,再也没有了。
庆元二年(公元年),辛弃疾在带湖边的房屋失火,损失严重,带着仅剩的书籍,辛弃疾举家搬到了瓢泉。在瓢泉居住时,隐士辛弃疾代替了战士辛弃疾,他在思想意趣上,越来越明显的归于庄子陶渊明。
他在这个时候觉得自己人生的机会不太多了,对人生对未来的前途不说完全的绝望,已经信心大丧。总的来说,他在瓢泉生活的这段时间,他的词是比较平和,比较沉稳,也比较的就沉郁。看上去很多词都是很达观,但是一句一句的道理都是把自己的感情引向达观。但是你在读完了以后,就觉得他这个都是在理性层面的一个自我劝说,最终他的感情是不能够达观的。
辛弃疾的人生脉络清晰,山东20年,南方做官20年,江西隐居又是20年。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节选:“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在漫长的闲居岁月里,辛弃疾逐渐衰老,然而热血难凉。
嘉泰三年(公元年),辛弃疾已经64岁了。在铅山家中,辛弃疾接到了朝廷重新任命的诏书。此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北方蒙古的崛起让金国感受到了压力。南宋察觉了这种变化,朝堂上开始萦绕久违的北伐氛围。
新任宰辅韩侂胄上位后,企图以对金作战为个人捞取政治资本。为了拉拢人心,他再度将辛弃疾推上了政坛。
社会对他的定位,是一个将领,他给自己的定位,也是一个将领,可以说他当时是一个北伐的旗帜。辛弃疾期待了一辈子,这个北伐的机会终于来了。所以开始他是充满了希望,去出山的。
嘉泰四年(公元年)的三月,辛弃疾被派到镇江任知府。这是抗击金兵的前线重镇,辛弃疾很高兴。上任之后,他立即招兵买马搜集情报,开始了一系列的备战工作。就在备战的过程中,辛弃疾与韩侂胄,在北伐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时光流逝,虽没有将辛弃疾的抱负消磨干净,但对于宋金交战的形式,辛弃疾却比年轻时审夺的更加细腻、客观。
当辛弃疾到了镇江,做了很多军事上的准备后,再看韩佗胄的所作所为,就觉得有一些失望,所以他预言北伐一定会失败,因为韩佗胄他们,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其实辛弃疾这个人,是很有英雄气概很有激情的,那是在写词的里面,在打仗的时候辛弃疾是很理性的,他是知其不可而为的,所以最后韩佗胄让他做兵部侍郎的时候,他并没有去赴任。
南宋开禧元年(公元)六月,宋宁宗下了一道密令:“召内外诸军,密为行军之计”。南宋对金的北伐,就要付诸实施了。听到这一消息,辛弃疾在镇江的北固亭写下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开始是充满了希望的,也希望作为英雄,希望这个社会有像刘裕那样的,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出来,坐断东南战未休,能够北挥师北伐。最后看来这个仗是没办法打的,所以辛弃疾就非常的失望。所以这一首词的表面很豪迈的一个情况下,是隐喻着一种苍凉和悲伤。用典用的特别多,然后内涵特别丰富,你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最后的这样的,我觉得是发一个悲声,这个这个典故用出来,大家想想辛弃疾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要用自己的话去表达的话,那要用多少才能把这个意思讲清楚。他一句自比廉颇,把老年希望有所作为,但是又受到受到朝廷的疑忌,然后年龄又大了,最终对自己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把这些意思全部表达出来了。
就在辛弃疾期待朝廷能够进一步重用他的时候,一纸调令,让他所有的期待落空。他被迫离开了前线。
南宋开禧二年(公元年),宋宁宗下达了北伐诏书,经过40多年的沉寂,南宋终于再次对金宣战。历史上称这次北伐为“开禧北伐”。此时,一生都梦想着恢复中原的辛弃疾,正在江西铅山家中,以旁观者的身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