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布441种及4变种外来入侵物种蟑螂
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小强”
受吃货们热捧的小龙虾
芳香可口的西番莲
……
你还不知道吧,这些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昆虫、食物、植物竟然都是外来物种,并且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产生不利影响。
新闻发布会现场
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昨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了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研究和编目工作,并对外发布了《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版)》(以下简称《名录》)。《名录》共收录云南境内的外来入侵物种种及4个变种。其中,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较大的有种。
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云南是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高正文介绍,此次发布的《名录》是在《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版)》的基础上,以云南省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动物为对象,通过现有资料和数据的整合,补充近年来的野外调查结果,建立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采用综合分析和专家审定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整理和编研了《名录》。此外,《名录》也是国内首个省级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也为我国其他区域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编研提供经验和借鉴。
“本次发布的《名录》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准确、最权威反映云南外来入侵物种基础性研究的成果。为今后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宣传和教育、监测及预警、研究与防治等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加强云南省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正文说。
高正文表示,外来物种主要通过自然扩散、无意引入、有意引入3种途径入侵。目前,云南已经成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有必要系统评估全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及其危害,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介绍,《名录》收录了云南省境内发现的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等种群的外来入侵物种共计种及4变种。相比《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1—4批)记载的云南外来入侵物种71种来说,数量大幅增长。
食蚊鱼
水葫芦、仙人掌、西番莲等物种“榜上有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介绍,所有入侵物种可划分为恶性入侵类、严重入侵类、局部入侵类、一般入侵类和有待观察类5类。
恶性入侵类是指在省级层面上已经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和严重影响,如紫茎泽兰、小管福寿螺;
严重入侵类是指在省级层面上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与影响,如牛膝菊、美洲大蠊;
局部入侵类是指没有造成省级层面上大规模危害,如粉绿狐尾藻;一般入侵类是指生物学特性已经确定其危害性不明显,并且难以形成新的发展趋势的入侵生物,如欧洲千里光;
有待观察类是指目前没有达到入侵的级别,尚处于归化状态,或了解不详细而目前无法确定未来发展趋势的物种,如珊瑚樱。
“目前常用的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方式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或者机械设备进行清除,化学防治则是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此外,也可通过生物或天敌防治,利用致病微生物等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密度,也可以通过综合治理,结合单向技术发挥各自优势。”
水葫芦都市时报资料图
《名录》内容显示,在种4变种入侵物种中,包括植物种4变种、动物种。其中恶性入侵类33种、严重入侵类82种、局部入侵类99种2变种、一般入侵类68种、有待观察类种2变种。市民常见甚至吃过的水葫芦、仙人掌、小龙虾、西番莲等均“榜上有名”。
孙航表示,《名录》除了对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进行评述外,还提出了相应防控方法及潜在的应用建议,将推动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检测、资源调查与合理利用,以及为政府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和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支撑。
随处可见的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
原产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中国云南南部,现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
据估计,紫茎泽兰对中国畜牧业和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失分别为9.89和26.25亿元/公顷,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第一位。
紫茎泽兰破坏牧草、侵占草场,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竞争排挤和取代当地植物而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造成生物多样性不可逆转性的降低,危及当地物种的生存,甚至导致当地物种、特别是珍贵植物资源的濒危或灭绝;阻碍交通、堵塞水渠;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紫茎泽兰植株内含有芳香和辛辣的化学物质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毒物质,其花粉能引起人畜过敏性疾病,会引起马患气喘病,往往有家畜因误食引起中毒或死亡的事件发生;如果用紫茎泽兰植株来垫厩,还会引起牛马烂蹄。
发现放生外来物种可向环境部门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能见到外来入侵物种。此次《名录》发布后,市民可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研究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方网站等查询、鉴别外来入侵物种。
“如果市民发现有疑似的外来入侵物种,也应向当地的林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报告,由相关部门组织现场勘察、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孙航介绍。
高正文表示,在民间常常有民众组织一些野外放生活动,对此,云南省有相关规定,明令禁止扩散、放生或丢弃外来物种,如果发现类似情况,市民可向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这些“幺蛾子”4个多月从印度飞到云南
所到之处玉米难幸免
在21日发布的《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版)》中,于年1月在德宏州首次发现的草地贪夜蛾已被列入Ⅱ级严重入侵类。该虫昼伏夜出,繁殖力强,成虫可单次顺风飞行上百公里,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目前已有包括云南省在内的多个省份发现玉米受害。
中国农科院专家王振营表示,在气流的帮助下,草地贪夜蛾乘风远距离飞翔,去年8月到达印度,11月就飞到了孟加拉,12月继续向东,到达了泰国、缅甸。这条“东征之路”,人开车要5天,走路要38天,而草地贪夜蛾借助微弱的西南季风,边吃边生边迁飞,也就用了4个月。
今年1月11日,草地贪夜蛾从缅甸侵入云南普洱,随后在德宏和保山也发现它们。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湿热,加之有冬玉米种植,很适合草地贪夜蛾的生存和繁殖。
根据此前中国农科院吴孔明院士团队的预测,5月起,虫源可远距离迁入广东、海南、贵州、湖南等南部省份,也可波及四川、重庆、江西、福建等地。但现在看来其蔓延速度超乎预期。据了解,截至5月10日,中国已经有13个省市区遭受虫害。为此,农业部门高度重视,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全力做好防控应对工作,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草地贪夜蛾
也称秋黏虫,拉丁学名“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据了解,这种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10多年来已经先后蔓延至非洲和亚洲,近几年全世界都有了它的踪迹。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此向全球发布预警。
凭借3个“特别”之处草地贪夜蛾多国游荡
一、特别能吃
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种,啥植物都吃(只要你能说得出来),但明显嗜好禾本科,目前吃玉米、水稻最狠,连甘蔗也不放过。
二、特别能生
一只母蛾子每次可产卵-粒,一生可产卵-0粒,相当于普通菜蛾的10倍之多,而每个卵只要2-3周的时间又可长大生娃了。
三、特别能飞
草地贪夜蛾一晚可飞行公里,母蛾子在产卵前可迁飞公里。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李瑞莹
图片:供图(除署名外)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