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诗读佛说原来怨是亲初衣胜雪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近代苏曼殊《寄调筝人》三首其一。
不得不说苏曼殊是一个跨界的天才,诗词文章做得好,小说写得好,佛理更是通透。
这是苏曼苏26岁的时候写的一组诗中的一首。
当代的人灌起心灵鸡汤来,但凡稍稍有点哲理的,就归纳为佛说。这反正也无可考。大德高僧不屑与凡人争执,听任世人胡说八道。
但是释迦摩尼佛虽有佛经作为流传,来记录他涅槃前的言行,但在印度,佛教式微,恐怕已经难以找出原始的记录,佛经经玄奘而入东土,这个中间的翻译和原文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已经无可考。对于现代的人,包括我,看见如是我闻,又时常天花乱坠,地狱净土之类,只做神话来看。
但是佛教核心的东西却也颠扑不破,比如一本心经,倒是过滤干净,成为不朽的经典。但这点到底是不是释迦摩尼所说,依然无可考。但是从心经理论上引申的观点是可以称为佛说的。因为相对理论靠谱。
苏曼殊一生,不能算是一个真的和尚。但是他有着比许多出家弟子更聪慧的对佛教的理解。
第1个他并非是正式的进入佛教体系修行的出家弟子。
第一次出家,在他16岁的时候,此时的他在上中学,由于他是大家族的私生子,且母亲是日本下女,他在家庭的地位一直非常边缘,备受歧视。据说13岁的时候得了伤寒,家人把他关在柴房里,敏感多病的年龄,家庭的冷暖让他痛苦。这次出家是精神上寻找归宿,但是寺庙同样等级森严而清苦,不就他犯戒被逐。
第二是出家是20岁的时候。被表哥林紫垣资助到日本读书,但这也正是苏曼殊热血爱国的时候,他加入了爱国组织抗日义勇队。表哥听说之后马上断了他的接济,勒令他回国。苏曼殊伪装自杀。彻底和家庭断了联系,在惠州拜一个老和尚为师。
但是他没有取得度牒,是偷用以故师兄的度蝶,自命为法号曼殊,从此以半僧半俗的姿态行走人间。
第2个苏曼殊是有良好的悟性和受过极好的教育。这比普通出家人,有着对佛教深层次的理解。他奇特的身世和独特的视野,也为佛教作出了贡献。比如他写过《儆告十方佛弟子书》,从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脉络,来看待中国佛教。主张废除衣钵传承,主张佛教自治,主张佛教和教育相结合,培养人的高尚和品德。
第3个就是苏曼殊对佛理的通透。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一首断绝人间情爱惆怅的诗。但实际有着深厚的佛学基础。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我清静冷静的禅心,让沉浸在爱而不得情感中的女子嫉妒。佛曾经说过,怨恨本身就是感情呀!
那么佛真的这样说过吗?至少我们在佛经经典的心经里,是这样描写摆脱世间的感情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佛教的虚无理论,是理论的基础。
而《大方等大集经》,也是作为佛教的经典,对于佛在人间的地位做了说明“于怨亲中,平等无二。”这是佛教的平等观,也就是说,怨恨和亲密是人间的感情和表象,对待这样的人和感情,真正学佛修行的人要平等对待这样的人和事。
《景德传灯录》:“佛教慈悲,怨亲平等。”是在慈悲的基础上,看待世上的一切有情。
那么苏曼殊的佛说原来怨是亲,是有佛教经典出处,而不是如今的人随口杜撰。
但是佛教之高尚在于理论的高尖,让人永无止境的追求。生活在人间的人们怎么可以做到怨亲淡然?比如26岁的苏曼殊,也面临着情感与人生的烦恼。和女孩子们靠近之后,自然会生出感情,感情会自然的发展,因为亲密会有所怨恨,长久的相处下去,没有结果只会互相的伤害。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任何一个现实中的人,都无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毫无感情,而且只是让人享受你所表达的慈悲。这种境地是违反自然的。所以为了避免遭到更多的伤害,或者伤害别人,只能离得远远的。
这是苏曼殊精神和现实难以调和的地方。他既非是在深山修行的真正苦行僧,但是他又比更多的人明白佛教的道理。如果说他不是借助他的师兄的度牒,他或者会是真正的出家人。
因为他的理论和精神,是完全悟透了佛教的道理的。但是苏曼殊到死并非一个受过传统程序认证的和尚。这也是他不同于弘一法师的地方。苏曼殊没有真正的佛教殿堂供他成就。
但是他在诗词小说上的才华和名声,补足了现实的短板,而跨界天才样的敏锐和博学,让人不能忽视他的宗教背景和精神。
“佛说原来怨是亲”,其实很好的诠释了佛教的教义,也非常人间气的写出了人在面临感情时既通透又无奈的感觉。
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你如果恨一个人,那恨也是一种感情,恨很多时候是爱的变奏。但是如果你无法把握将来,这种感情还是不要深入的好。
当然苏曼殊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并不在于他是一个有佛教精神的人,而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和家庭给予他的实在是太少,他无力承担爱的现实责任。他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人世间的真实的温暖和出家人一种安身之地,都和他无缘。
他来过,奋力拥抱过这个世界,然后陨落。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