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卷三卷四第2集

青海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幼学琼林》(卷三卷四)

第二集

陈愫汎老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7/2

本集经文

老师:诸位同学好。刚刚有同学问到“先天”、“后天”,这里就有写到“先天”,先天就是先天之道,就是自然规律或客观规律;然后“后天”就是后天之道,就是一般的规律。我们大致上来说就是,先天之道大概就是指天地,天地的形成有天地形成的规律在里边,就像我们讲到混沌初开那样的一个情形,由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生八卦,这样子的一个生成,有它的一个规律在。后天就是指天地产生之后的规律,像四季变化、办事的规律、处事之道这一些。归根究柢到最后,我们人就是要能够去随应的按照这样的天地之德,然后来做事情,就不会出差错了。

我现在就觉得在生活当中一直有一个,我觉得很可怕的一个问题就是塑胶袋,非常非常的可怕,好多好多好多,多到不知道该怎么讲。每次去菜市场的时候看到一堆塑胶袋,我就想到这些东西也不容易腐坏,不知道到哪里去;而且那些又都是有毒的,所以你看这些东西最后又会产生一些毒气,最后还不是回归到自己的身上来。我觉得就是我们自己没有按照规律来走,最后还是我们要去承接我们没有按照规律来做的后果。我就觉得像古代包东西就是香蕉的叶子,然后要串鱼大概就是用稻草把它串起来,就非常非常的天然。现在大概大大小小就是塑胶袋,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最后我们也要去承受这么多的塑胶带的一个环境。不过上次倒是有次看到一篇报导说是,哪一种虫吃,幼蛾的虫还是什么,可以把塑胶袋给吃了,好像有人无意间发现这样。

刚刚跟各位介绍到的是王阳明的《大学问》里边讲到的,刚跟各位分享到“草木皆有情”。我们再往下看,我在讲像这样一大段文字的时候,我先把它念过一遍,我就会停下来,需要跟大家一起再做进一步的解说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来。讲完的时候,我会说我们再往下看哪边,各位可以再回到那个地方的位置,我会再把它念过一遍,然后再看。因为这份资料你们也今天拿,所以没有办法做事先阅读,你们可以今天过后,明天早上还有跟大家的课,你们就可以先做阅读一下。好,OK。因为里边我也引了原来的典故大概都是引原文,你们可以顺便也读一下那篇,就是原文,就一篇文章,就节选的一小段文言文。

好,我们继续再往下看到“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这一段话。现在我就是要解说这一段话了。“见到草木之摧折”,摧折就是指折断,被摧毁折断了。你的心,“必有悯恤之心”,会不忍。“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就这样的一个情形。讲到这个就让我想到,我曾经家里边种了一株玫瑰花,然后邻居就在那边打球,打球就把玫瑰花给折断了。折断了我就看到它好不忍,不忍我也没有马上把它折掉。结果没想到过大概差不多一个礼拜时间,竟然发现那棵被折断的那边又长出了一个,多出好像我们脚受伤,在复原过程当中会多出一块肉出来,它就长出一块我们所谓人理解叫肉瘤,一个瘤多出来的,然后就把它包住,它就固定住了。那根原来我要把它剪掉的,就因为觉得还有一朵花在那边,就舍不得,然后就觉得,真的是怎么花就这样,就留着,它竟然又复原好了,让我觉得生命好神奇、好神奇,就是这样子。

好,我们继续再往下看,“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王阳明继续举例子,当我们看到瓦石之毁坏,就是指这些瓦石坏掉了,然后我们就会产生怜惜之心,是其仁跟瓦石是在一起的。所以下边我特别用黄色的把它mark起来,“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这样的一个情形,小人之心也是有的。“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他就举例了这些例子,即使贪欲很重的,或者是有一些举止不是像大人之境这样子天地合其德的,这样的一个表现的,但是在这些小事情,我想不仅指,应该很多人会看到就是说,他上边所举到的小孩子要落入井了,然后鸟兽受伤了,大概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怜悯心出来,所以这个是一体的。这边这一段话,黄色的这个就是指到说,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也是有的。这是“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昭是亮的意思,不昧就是不暗。“是故谓之”,叫做“明德”,这是叫明德。我们就可以看到王阳明对明德这句话的一个解释,每一个人都是本有的。

好,我们再往下看,“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这句话就讲到,小人的心既已分隔隘陋,“隘”就是狭隘的意思,“陋”就是不好。而其一体之仁,但是他的一体之仁,就是我们刚刚前面一直讲到这个词汇,一体之仁本自具有的。犹能不昧若此,就是一样是有这样的,“不昧”就是不暗,就是都本自具足的。这个在什么时候?“在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就是指说在他还没有被欲、没有被私所蒙蔽的时候,他是有的。那言下之意,小人什么时候没有这个,这个东西不显了?这个一体之仁还是有的,只是它不显而已,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你的欲动了、私动了。欲跟私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慢疑,就是这个东西,显现了之后,那个一体之仁就被隐在里面了、不见了。那我们现在要明明德,就是要把,这个明,动词,把这个明德、这个一体之仁要让它亮起来。

我们再往下看,所以你看“及其动于欲、蔽于私”,就是到他动于欲,就是欲动了;然后这个私心,被私心给蒙蔽了。“而利害相攻”,利害相攻就是大家在那边争权夺利,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就可能因为怎么样子,然后就忿怒相激,两个就互骂起来了。“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结果就造成什么?戕物圮类。这个“戕”就是伤害的意思,这戕是伤害,“圮”是毁坏的意思。戕物圮类意思就是说,当动于欲、蔽于私,就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就伤害这一些物类也好、人也好,这样子到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有更严重的是骨肉相残。“而一体之仁亡矣”,就一体之仁就没有了。这个没有其实就是没有彰显出来,你看到的他就是一个很不好的状况。

“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这句话是指到就是说,如果能够没有被私欲给蒙蔽,私欲就是我们的贪念,“则虽小人之心”,小人的心,“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就是跟大人其实是一样的。“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这边讲到,如果是一有私欲之蔽,就是有私欲蒙蔽他了,这时候大人的心,大人的心也分隔隘陋,跟小人是一样的。这边一直在跟我们讲到,就是大人、小人的分别在于谁没有被私欲给蒙蔽,就是这样子。当你原来是大人,然后结果贪念一起就变成小人了。

所以,“故夫”,现在是接下来是黄色的,这个下边黄色的这一段话了。“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这句话,后边这句话很重要,所以特别把它用不一样的颜色,把它标识出来。所以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然后复其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然而已,而不是本体之外还有所增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东西就是在,就是我们本有,不是要在本体之外还要再加一个东西,没有,这是本自具有的。重要就是不要让我们所谓的贪嗔痴慢疑跑出来了,这句话指的就是这样子。

所以王阳明用天地万物一体的大人之心,来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从这边就可以知道,人的天赋是一样的,只是受物欲之私所蒙蔽,就变成小人了,就是这样子。所以要把自己的明其明德,明,第一个明当动词,明其明德,这个明德是本自具有的这个东西,要把它彰显出来。所以要先革除私欲之蔽,这就是明明德修己的功夫,就是要把私欲给去除掉。

我们再往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明朝憨山大师释德清《大学纲目决疑》里边讲到的一句话。有一次他就在山中有人问他,聊着、聊着问他说,“师父,这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啊?”于是当下憨山大师就做了这样的一个开示。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憨山大师怎么来告诉我们“明明德”,然后“亲民”跟“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那一样,我先念过这一段文字,他说,“大学者,谓此为没量大人之学也。道字,犹方法也”。他说大学者就是这个没量大人之学。什么叫没量大人之学?其实它是无可去分别的。我们继续往下看,你就会逐渐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道字就是方法。“以天下人见的小,都是小人,不得称为大人者,以所学的都是小方法,即如诸子百家、奇谋异数,不过一曲之见,纵学得成,只成得个小人。若肯反求自己本有心性,一旦了悟,当下便是大人。”各位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憨山大师对刚刚前面讲到的大人跟小人,有不一样更深一层境界的理解,他讲到的什么叫做大人,什么叫做小人,什么叫大学、小学。这边就讲到以天下人见到的那个小,都是小人,不得称为大人者,以所学的都是小方法。什么都是小方法?他后面就讲到像“诸子百家”,还有这一些“奇谋异数”。诸子百家知道,就我们所谓的庄子、老子这些,荀子、孟子这些就是诸子百家;奇谋异数,一些《战国策》里边的这些人所谈的这些奇谋异数,“不过一曲之见”,都是一个小小知见而已,“纵学得成”,如果学得成,“只成得个小人”。他这边讲到的就是指世间的这些学问的意思,这些诸子百家之说,诸子百家之说都是个小人。“若肯反求自己本有心性”,反求自己本有的心性,“一旦了悟,当下便是大人”,就是求自己的心性,这个就是大人。

“以所学者大,故曰大学。”各位看到了,这边“以所学者大”,就是指这些反求自心本性的了悟,这个就叫做大人。因为他所学的这个是大的,这样可以理解这个大跟小。憨山大师所讲到的小,就是指世间的这些诸子百家、奇谋异数,这些东西这个都是小术,都是小人之学;大学就是指能够找回自己本有的心性,能够了悟,这个就是大人,因为他所学的这个是很大的,所学者大,所以就叫做大学。

“大学方法不多些子,不用多知多见”,这个大学它不需要多知多见,“只是三件事便了”,三件事情便了了。哪三件事便了?第一,“悟得自己心体”,能够悟得自己的心体,“故曰在明明德”,所以他讲到明明德是悟得自己的心体。第二个,“其次要使天下人个个都悟得与我一般”,进一步要使天下的人都能够也悟得与我一般,就是指让别人跟我也能够一样,“大家都不是旧时知见,斩新作一番事业,无人无我,共享太平,故曰在亲民”。所以这句话里边解释到了亲民,特别也用黄色的把它标识出来。前面这一句是解释到“明明德”,就悟得自己的心体,自己本有的心性。接下来是“亲民”,亲民是什么?就是让别人也能够跟我一样,都能够悟得这个心性。好,再其次,第三件,“其次为己为民不可草草半途而止”,这个就是要持之以恒,“大家都要做到彻底处,方才罢手”,要做到彻底处,不能今天做明天休息这样子,一定要做到彻底处才能够罢手,“故曰在止于至善”。我们看到憨山大师所谓的止于至善,做这样的事情不可以草草半途而废,一定要做到彻底,这样就叫做止于至善。“果能学得这三件事,便是大人”,能够把这三件事做好,这就是大人。所以我们看到憨山大师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一个解释。

我们再往下看,往下看这一段,“两个明字,要理会得有分晓,且第二个明字乃是光明之明,是指自己心体”,就是自己的心体,光明之明是自己的心体,第二个明。

第一个明字有两个意思:若就明德上讲,就是自己下的功夫,“便是悟明之明”,就是能够悟得这个道理。“谓明德是我本有之性,但一向迷而不知,恰是一个迷人,只说自家没了头,驰求不得,一日忽然省了”,这个省通我们现在所写到的醒,酉字边那个醒,忽然醒了,意思一样。“当下知得本头自在,原不曾失,人人自性本来光明广大自在,不少丝毫。”这句讲到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缺少的,这句的意思王阳明也解释了,这也是我们都本有的,不曾有减少,不少丝毫就是一点点都不会少的,每个人都一样的。“但自己迷了,都向外面他家屋里讨分晓”,现在往下这里,这一句,但自己迷了,都向外面他家屋里讨分晓,这句话很有趣。我们就到处去那边找,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看到家里边那株梅花拿来一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就是这样的,我们一直到外面去,到别人家里边去问自性在哪里?就在这里,自己的心里边,这样的意思。好,OK,他说,“件件去学他说话,将谓学得的有用,若一旦悟了自己本性光光明明,一些不欠缺”,一点都不欠缺,一些不欠缺就是一点都不欠缺,“此便是悟明了自己本有之明德”,悟了自己本有之明德,“故曰明明德”,故曰明明德。“悟得明德,立地便是圣人,此就功夫为己分”,就是自己分上说。

“若就亲民分上说”,第二层意思,如果就亲民的分上说,亲民,“第一个明字,乃是昭明之明,乃晓谕之意,又是揭示之义,如揭日月于中天,即是大明之明。二意都要透彻。”

所以我们看到,憨山大师在解释这个明明德的意思的时候,这个明字他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明”字是指找回自己本有的本心;第二个“明”就是亲民的那个意思,就是能够让别人也知道,就前面黄色的这个地方的亲民的意思,就是要让自己找到了,然后也希望别人也能够去找到它,这种所谓的发菩萨心。这二意都要透彻。

好,然后再接下来,“至善”。“问:如何是至善。”“答”,就是憨山大师的回答。他说“自古以来,人人知见,只晓得在善恶两条路上走,只管教人改恶迁善,此是旧来知见,有何奇特?”好,这段话,现在是我的解说,这段话憨山大师的意思是指,自古以来人人的知见,就是大家的一般见解、看法,只晓得在善恶这两条路上走,只管教人改恶迁善,就是改掉恶的,然后迁善,就是移到去做善事。这是旧来的知见,有何奇特,有什么奇特的?意思就指说没有。诸位看到红色的地方来,憨山大师说,“殊不知善恶两头,乃是外来的对待之法,与我自性本体,了不干涉。”好,这个境界又更高了。我们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还有对待法。现在憨山大师说,这个是旧来的知见,无何奇特,殊不知善恶两头是外来的对待之法,与我自性本体其实是了不干涉的,到最后其实它是无善恶之分的。这边讲到就是都没有善恶两端的这样子的一个差别分法。

好,再往下黑色的字,现在我们要从这边,“所以世人作恶的可改为善,则善人可变而为恶,足见善不足恃也。以善不到至处,虽善不善,故学人站立不住,以不是到家去处,非可止之地。以此看来,皆是旧日知见习气耳”。好,前面黑色的都是指我们一般的知见,憨山大师就先跟他的弟子们讲一下,他说世上所看到的,世人作恶可改为善,然后善人也会变成恶的。可以想见,善是没有办法去依恃它的,不足恃,恃就是依靠。以善不到至处,就是指这个善还会再变成恶,那就是代表还不到处,还不是至处,所以叫做虽善不善。故学人是站立不住的,以不是到家去处,就是指还没到家的意思,我们常讲说没到家,就是还没有做透彻。“非可止之地”,还不到达,还不是止处。“以此看来,皆是旧日知见习气”,都是以前的旧日习气。

现在所谓的他所讲到的今之至善是什么?这边第二段的红色的字这个地方。“今言至善”,是什么?“乃是悟明自性本来无善无恶之真体”,就这一句。所以读到,以前我在大学的时候,读到思想史的时候会觉得很妙,就是妙在这个地方,读到一句话,哎呀,原来是这样!不过这哎呀一声,距离做到还有一大段距离,只是明白而已,但是真正去做到,还需要不断不断不断的努力。所以前面憨山大师有讲到要彻底,不是只有今天做了,知道,哦,开心一下,法喜一下,然后明天可能又忘记了,看到有人路上车子横冲直撞,可能就,喂!你开那么快干什么!大概怒气又上来了,这又跑掉了。

好,我们再看一下,往下。所以他说,“只是一段光明,无内无外,无古无今,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所谓独立而不改”,它是不会改变的,独立而不改。所以所谓的至善,“今言至善,乃是悟明自性本来无善无恶之真体,只是一段光明,无内无外,无古无今,无人无我,无是无非”。其实这边举了这么多也很多,无善无恶都包括在里边,这都是对立的二边,这个二边都要把它拨掉,这对立的二边都要把它拨掉,才能够独立而不改。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黑色的字,往下。“此中一点着不得,荡无纤尘,若以善破恶,恶去善存,此犹隔一层。”就是指以善破恶,恶去善存,这个都还隔一层。“即此一善字,原是客尘,不是本主。”他就进一步讲道,这个善字它只是一个客尘。客尘是指旅客他是今天住了这个,隔天就又换了一个地方,我记得这好像是在《楞严经》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譬喻,然后尘就是尘土,这个就是飘忽不定的。“不是本主”,就是不是本体,本体是不动的,独立而不改的。所以,“故不是至极可止之地”,所以这个善其实不是至极可止之处。

那什么叫做至善?下边讲到“只须善恶两忘,物我迹绝,无依倚,无明昧,无去来,不动不摇,方为到家时节”。所以真正的至善是这样的,善恶要两忘,就是两个都要忘掉,然后没有物跟我之别,无依跟倚,没有明跟昧,没有去跟来,然后也不动也不摇,这个才叫做到家之处。这个很容易,像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到我今天布施了什么,还记得,那就是还有那个我在里面,那个善还不是纯善。就是这样,这其实很容易解释的。

好,我们再往下。“到此”,下来是这个红色的字。“到此,在己不见有可明之德,在民不见有可新之民,浑然一体,乃是大人境界。”所以这边大人境界就是这样。前面他已经有跟我们讲到明德是什么意思,新民是什么意思。刚开始的明德是要把自己的本心,把灵明不昧的那个本体彰显出来,亲民就是让别人也能够去找到他那个本心。好,现在更高的境界是在己不见可明之德,你已经不会看到自己有那种,就是说“在己不见有可明之德,在民不见有可新之民”,你做的事其实有做,但是你不着在那个地方,这样的意思,浑然是一体的,这才叫做大人之境。

“无善可名。乃名至善。”这句诸位也可以把它画一下。所谓无善可名,叫做至善。所以什么叫做善?没有善可以说了,这就叫做至善;还需要再言说,那都还是隔一层,这样的意思。“知此始谓知止”,知道这个那才知道止。知道这个道理你才知道,那个止就是至善。好,这个就是憨山大师跟我们讲到的。诸位有看到那个层次又更高了,那是心完全无所挂了,不会挂在那边,很自然的做出来。孔老夫子有讲过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你怎么做怎么做都对了,完全不会挂在上边了。

所以“孔门大学之道,非是礼乐射书,不堕太过不及”,不堕太过与不及,都不堕入这一些,“常住中道之理”,中道观,中道,不偏二边。我这边这个应该是祖源禅师的。再下来,另外一个,清朝康熙年间的临济宗祖源禅师讲到的,另外一个讲到,这个说法跟憨山大师是满相近的,只是用的词语不太一样而已,理是相似。

讲到“孔门大学之道,非是礼乐射书”,不是礼乐射御书数那些,然后“不堕入太过跟不及”,太过就是超过了,不及就是不够,“常住中道之理”。“在明明德,分作二释”,在明明德分作两个解释:“上明即悟,下明即心”,上明是悟,然后下明是心,下面那个明字是心,“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就纯善无恶,“三纲五常,礼乐刑政,总出妙明一心德用”,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出自于一心,心体的发用,但是无所著的。“只因众生,无始以来,逐境随情,染污已久,故反德用,颠倒错乱,遮障本明,漂流生死,一朝悟明本心,方知贤愚无二;自悟已后,须要新民,使人人发明妙明真心,离两头止于至善之地;如上是顿悟……”这个就叫做顿悟。就讲到这里,跟憨山大师所谈的是相似,到这边。我们后来把那个应该是本心是明的,之后的他讲到三纲五常、礼乐刑政,这都是心发用出来的,但是后来众生无始以来逐境随情,染污已久,而把这个给反过来了,心丢掉了,然后结果在那个枝微末节上去做,这个是颠倒错乱。所以一定要悟得本心,然后当你一朝悟得本心之后,你就知道贤跟愚是没有差别。所以师父上人一直在讲到,也没有什么逆境跟顺境之别,所以没有贤愚之二,没有贤跟愚这样的一个分别,这样的意思,然后最后就止于至善。

前面的憨山大师所谈到的大家应该,文字比较文白一些,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刚刚有跟各位介绍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把那个终把它找出来。

再接下来现在特别跟大家介绍一下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这是最底的,要先做好本。好,我们来看一下。致知在格物这边,我们先讲第一段的地方,第一段,司马光《致知在格物论》,所以你看古代做学问,一句话然后去理解,然后去阐释它,他说“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第一个,好善而恶恶。那个恶,第一个字是当动词用,这个字,讨厌的意思,这个恶。这字念作ㄨˋ,这个念作ㄜˋ,就是善恶两个是对等的,善跟恶。“慕是而羞非”,慕是而羞非,这个是跟非对应。“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都很羡慕、很喜欢这个对的,但是会觉得,羞非就是指认为这个非是不好的,觉得它是羞耻,但是很奇怪,然善且是者盖寡,却很少;恶且非者,就恶跟非却很多。大家看得懂这段话的意思吗?可以,好。这边是人莫不好善而恶恶,大家都很喜欢善,很讨厌恶;很喜欢是,然后不喜欢非,但是做出来却常常是怎么样子?善跟是的少,然后恶跟非的却比较多,就这样。

我常跟我国中生的孩子讲,他们有人有去过日本,跟我提到说日本很干净、很好,好干净、好羡慕;但是你叫他们打扫教室,随便给你打扫,这就是这样的道理。都很羡慕好干净,但是却又不愿意去做,就是这样。就像我们常在抱怨路上的状况不好,有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一下或者有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都希望是这样的一个好的境况,但是我们所做出来的却常常很奇怪,善的比较少,恶的比较多。

好,他说“何哉?”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个物诱之,都是因为物所诱惑、所引诱,然后物所迫让你这样。“而旋至于莫之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莫明其妙。“富贵汩其智”,这个汩字是乱的意思。富贵汩其智,乱其智。对,当人面对一堆钱在前面的时候,我常问自己,如果现在一百万摆在我面前,在路上捡到的,我一块钱可能不会捡,一百万我不知道会不会去捡?这就是考验自己的地方。他说富贵汩其智,富贵让人心智都乱了,“贫贱翳其心故也”。贫贱,翳是遮蔽的意思。这个翳原来是什么意思?长在眼睛的一个障蔽视线的薄膜,这边就当动词用,就是遮蔽。贫贱这样遮蔽了我们心的缘故。然后“格,犹捍也”,格,犹捍也,就是格的解释就像捍,“御也”,御就是抵抗的意思。“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他就讲到郑氏郑玄所解释到格是来的意思,他觉得他还未尽古人之意,他觉得格字应该是捍卫它、捍御外物。下边有一段很可爱的话,顺便,我看了觉得很可爱,这个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大家应该熟悉,有一个故事,就是打破水缸那一个。小时候一群小朋友在那里玩,然后一个小孩子掉进大水缸里边。其他小孩子就很紧张、很害怕,他非常的冷静,拿起石头就往那个缸砸下去。缸破了之后,水流出来,小孩子就不会被淹死。这个就很机智。

刚讲的是司马光的,OK,打破水缸的是没错。好,这是王阳明的,有一天他爹就跟他讲,你不如我。王阳明就跟他讲,自然,儿子未中状元。你们看一下他爹怎么回答,他实在是太可爱了,他爹说,非也,他说我有你做儿子,你没有。我觉得这些很机智,这很机智,真的很有趣。

王阳明他就是学习朱熹讲到的格物致知那个格物,就是要穷究一切事物的理这样子。所以他有一次跟他父亲去任官,就跟他爹去,外面有竹子,他就坐在竹子外面,就在那边格物了。刚开始其实他有记载到,最先格的还不是他。我把这一段念一下,他在《传习录》里边追忆到,他说,王守仁早年跟钱德洪,他的一个同学一起切磋学问。他们所追随的就是朱熹的。钱德洪就去格物,前面有竹子,去格物一下。他一入夜就去穷究竹子的一个道理,三天三夜之后就积劳成疾,没所获,结果却格出病来了。后来王守仁就亲自去做了,也换他去格格看。结果七日亦劳思致疾,最后也格不出东西了,然后还生一场病。最后他发现,朱熹讲的这个不太对。后来他才去了解到,进一步去理解到,看到其实是要从心性里边找,不是从外面去找。这就是憨山大师前面所讲到的,大家都不往内找,然后到处跑到别家去找。所以他们两个很可爱,这个也是做学问很踏实,他想朱熹讲到要穷究万物之理,家外面刚好有一丛竹子,就去格格看,结果格了格出病来。我们现在再看到第二句,第二句的地方。这两个我把它两句并在一块:“修容固宜合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这句话的意思就指到,“修容固宜合度”,修容就是指我们人的仪容举止要合度,合度就是要适合,这个度,度量,就要规矩的意思。“出言尤贵有章”就是说话应该要有条理,章就是条理,条理分明。“智欲圆而行欲方”,就是智要能够圆通,品行要端正。然后胆欲大,胆量要大,但是心要细。这边下边的注释,这个“章”就是条理、次序的意思。然后“方”是正直,行欲方。智要圆,智就是我们的智,处事要智,要能够圆通,然后行要能够方,方是正直,就是端正。所以我们看到这一句话里边,就很清楚看到,它就是一个行门,要去做到。一个人修容必须要合度,然后出言,在讲话的时候要有条理。然后智要能够圆,行要能够方,这个智要圆就是指要能够灵活的意思,灵活,能够灵活。我们所展现出来的这一些行为,必须是要正直的、要端正的。然后胆量要大、心要细,所以我们常讲胆大心细就是这样子。太怯懦的话,大概就什么事都办不成,就会很怯步;心要细就是当你决定这样去做了,那你在处理的过程当中心要细致,有一些细节都要注意到。

我的学生讲到严长寿,讲到一句话我觉得很赞。现在孩子常常很多事情都很随便,我就跟他们讲到,严长寿曾经讲到过,魔鬼就藏在细微处,魔鬼他就藏在细微的地方。要胆大的去做事情,去从事、去做一些事,但是在处理的过程要非常的细。最常跟他们讲就是,他们常常在放椅子的时候,磕磕磕磕,一班二、三十个,那个磕磕的声音很可怕的。就会跟他们讲,以后你如果去求职,当你一走进去,走进去别人就看你走路的姿势;坐下来,请你坐下来,就在看你把椅子拉出来的那个样子。我就跟他讲,严长寿说魔鬼就藏在细节处,当你一去应征的时候,别人就在看了,那个都是细节。

好,OK,我们再看到下一个,这边有很多我们的惯用语。“阁下、足下,乃称人之词;不佞、鲰生,皆自谦之语。”然后“恕罪曰宽宥,惶恐曰主臣”。

这个就有它的典故在。来,那我们来看一下。字面的解释就是说,阁下、足下,就是都是对别人的尊称。不佞、鲰生,这两个词汇都是谦称自己的词汇。恕罪曰宽宥,就是请求别人原谅叫做宽宥。惶恐就是自己惶恐不安就叫做主臣。很明显,这个都有它背后一个典故在。

所以这边来看一下这个注释的地方。好,第一个我们看到“阁下”,阁下这个词汇。好,阁下这个词汇盛行在唐朝、唐代,最初是对高官显贵者的一个称谓,后来就泛为对一般人的一个敬称。这原因在哪里?我们来看一下,唐朝赵璘的《因话录》里边记载到,“古者三公开阁”,三公可以开阁,所以我们常讲行政院组阁、内阁,这都是属于大官,三公可以开阁,阁是一个建筑物。“郡守比古之侯伯”,郡守跟古代的侯伯相比,“亦有阁”,也是有阁的。“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所以在讲到这些人的时候,这些高官显贵者,古代的三公、郡守、侯伯,这些我们就称他为阁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称呼。“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现在是连布衣,布衣就是平民老百姓。古代穿着衣服是有分别的,皇帝有皇帝穿的衣服,我们不要去穿皇帝衣服,那会砍头的;三公有三公的一个衣服。到清朝有一个词汇叫“补子”,一品、二品,一品官太少了,二品官有二品官的补子,前面的那个有一个贴图,那个绣上的图案非常漂亮的。这个一品官、二品官、三品官,那个补子是不一样的。布衣就是指平民老百姓所穿的衣服,所以布衣就代称为平民老百姓。现在平民老百姓也互相相呼尽曰阁,就是只要称到别人,就叫做阁下,这样的一个意思。

好,下边古之高官官署,就是指他们做官的办公地方有阁,阁是两层的。官署常以阁称,所以就称为阁。像我们有一个很有名的《滕王阁序》,王勃的《滕王阁序》,在这边这个滕王阁,这一段这里。滕王阁这是唐高祖的小孩元婴,当时候他任洪州刺史时,洪州刺史就是郡守、太守,洪州刺史的时候所建的一个阁。落成之日,就是落成盖好那一天,适被封为滕王,刚好那一天被封为滕王,所以他就把他盖好的这个阁叫做滕王阁。

我们再下来,我们再看一下“足下”这个词汇。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朋友之间的一个敬称。根据刘敬叔《异苑》卷十里边的记载,这个典故是怎么样子?“介子推”,就是介之推,逃禄,就是逃亡之后隐迹,然后抱树烧死。文公就是晋文公重耳,“拊木哀嗟,伐而制屐”,伐而制屐就是指把那个木,抱着那个。因为介之推后来就不出来做官,然后晋文公知道他跑到深山里边去,就把那个山给烧了。结果后来看到了这个介之推抱着他的母亲,然后抱着树活活被烧死。晋文公就拊着木,这个拊字通那个抚慰的那个抚,抱着木哀嗟,就是很伤心。伐而制屐,就是指就把那棵木还烧剩下的,就把它砍下来,然后以木做底的鞋,木屐。“每怀割股之功”,这边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每怀割股之功就是指重耳出逃的时候,当时候晋文公还没有当上晋文公的时候,公子重耳出逃的时候,介之推曾经割下自己大腿里边的肉为重耳充饥。后来回来之后,当了晋文公之后,在封赏的时候却忘了他,忘了介之推。介之推就,好,没有封到我,他也不会去跟他要,于是就隐迹起来,到深山隐迹起来。好,我们再往下看。每怀割股之功就是指这样子,意思就是说,公子重耳晋文公,穿着这个介之推所抱着,那个被烧死的那棵木,把它做成木屐,然后他穿在脚下,他就可以时时想起割股之功。就是指这一段。介之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让公子重耳充饥,让他没饿死。“俯视其屐曰”,就低下头看着这个木屐,然后就曰,“悲乎足下”,就讲悲乎足下,就想到介之推割下大股肉给他吃这样的一个情形。好,“足下之称将起于此”,就是这样子来的,足下。

好,那我们再下来。这边另外跟诸位再补充两个,这里边所没讲到,但是我们也常常会讲到的这个词汇,叫“陛下”。陛下、陛下,这个陛字实际上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帝王宫殿的台阶叫做陛。东汉大文学家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亲,曾经解释说,为什么会叫做陛下?他说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下,以防不测,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进一步的解释说,“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因卑达尊就是指卑下,这个达尊就是指皇帝。这一段的意思是指到,就是说陛下为什么会叫做,后来陛下,陛是台阶,台阶下怎么会变成是指皇帝?真是奇怪。原因就是指到说,当时候要跟皇帝禀告事情的时候,皇帝会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那个地方以防不测,万一哪一个人要行刺皇帝,就请他也做一个传话。之后像大臣在跟皇帝讲话的时候,也不是在台阶下面,有时候就有两个比较靠近,他也就会讲陛下,他不会直接讲皇帝,就以陛下这样子。意思是说,透过这样,其实他刚开始只是一个喊一下,陛下,就好像那个拿着兵器的大臣也站在那边,这样的意思。所以引申到后来就变成,陛下就变成是一个皇帝这样子的、帝王的这样子的一个代称。

再下来这个“殿下”。殿下一般是对皇太后、皇后、太子、诸王的一个尊称。为什么会这样子称呼?因为他们生活起居大概都在宫殿里边,所以就叫他们为殿下。

这是我们平常很常听到的。

我们就再继续把这一个部分,把它讲一下。再往下这个“不佞”,不佞这个词汇,不佞是不才的意思,自谦之词。这个典故我们来看一下《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诸侯退矣。”就讲到“君若不施大惠”,如果您不施大惠,那“寡人不佞”,我实在是不才,没有办法让诸侯可以离开、退却。这边就用到不佞这个词汇,在《左传》里边我们就看到这个词汇了,寡人不佞就是我不才。

《战国策.燕策二》这个地方也提到了这个词汇,“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这边讲到就是,我们就这边的词汇来讲,这个“臣不佞”就是讲到自己不才,然后不能够奉承先王之教,不能够继承先王所教导的,“以顺左右之心”,顺左右的心,“恐抵斧质之罪”,斧质之罪,这个质就是人质,就是指被杀或当人质这样子的一个罪名,“以伤先王之明”,就是指最后变成是这样子,自己这样的一个遭遇,伤先王之明,害了先王之明。就是前面讲到的,自己未能承先王之教,“又有害于足下之义”,足下就是您,所以逃奔到赵国来。这是《战国策》里边的。

《左传》是春秋时代,《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这个词汇在当时候就有了。

再下来看到这个“鲰生”。鲰生是小人的意思,指见识鄙薄的、鄙陋的人。这个鲰是小鱼的意思,你看到鱼字边,这个小鱼。《史记》里边记了这么样的一段话,《史记》的“项羽本纪”,“张良曰”,张良说,“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张良就问他,谁帮你出的这个主意?下边这个可能,可以看一下下面备注的那个地方。这个是张良在跟刘邦所讲到的一段,这一段话。他说谁为大王,这个大王就是刘邦,帮你出这个计谋的?“曰”,曰就是刘邦说,“鲰生说我曰”,鲰生就是有一个小人,就劝我说,“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那个王,称王的意思,称王占,把它占领的那个意思。这一段就是讲到,有一个小人劝我,守住了函谷关,守住了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毋内诸侯,就是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地就可以全部占有了,这样的意思。

所以后来文士就自称以这个,后来的文士也把鲰生就自谦。像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里边就讲到“叹鲰生不才,谢多娇错爱”,这边鲰生不才指到就是文士。

好,我们时间到了,今天上午的时间就跟大家一起学习到这。好,谢谢大家,谢谢你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5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