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最明智的活法有自知之明
作者:沫小童(富书作者)
民间有句俗语叫:“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一辈人把自知称之为“贵”,足可见自知的重要性。
但我们生活中,常有人空有胆无识却不自知,还自以为本领非凡,结果容易吃大亏,酿成悲剧。
网上曾有一项关于“自我认知”的调查,其结果显示的现象非常引人深思:聪明的人很清楚自己的长短处,愚蠢的人却没有自知之明。
就如莎士比亚说的:“愚者自以为聪明,智者则有自知之明。”
深感赞同。
做人最怕的就是过于自信,没有自知之明。
人可以自信,但别不自知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
某某家的孩子,成绩经常倒数,但孩子妈却逢人就说:“我家孩子脑子灵活,就是贪玩没正经学,不然肯定能考第一!”
某位同事,自己长相、收入一般,却莫名自带优越感,找对象条件特别高,要求身高不能低于一米八,月薪不能低于万元,最好有房有车…..
某些面试者,明明毕业成绩一般,又没有实习经验,当HR问期望薪资是多少,开口就说至少也得八九千起吧!实力匹配不上工资。
没有分寸感的自信,就好比跳梁小丑般只会闹笑话。
作家李思圆说:“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懂得,自己有多少能力,和别人吹嘘你有多大的能力,其实是两回事。”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战法,因而名声在外,他便认为自己“打仗天下第一”。
成为大将军后,更是心高自傲,我行我素。
不但认不清自己实战经验上的不足,还拒绝接受手下将领谏言献策。凡事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或照搬兵书打仗。
结果,上了战场,就被秦国老将白起困于长平,全军覆灭,含恨兵场。
做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无法清楚地认识自我。
把自己看得太重,只会被别人看轻;把自己看得太高,只会被别人看低。
有自知之明的人,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从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不会被他人的赞誉所蒙蔽,懂得量力而行。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认不清自己的实力,容易盲目自信,过度膨胀,结果不自量力,捧杀了自己。
《任正非正传》一书中有个故事:
当时,有个北大毕业新员工,入职华为第一天,就对公司的经营战略等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
他自信满满,认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胆识,肯定能够打动领导,得到重视。
没想到,这名员工却被辞退了,因为任正非回复:
“此人如有精神病,建议送医,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其实,这位北大毕业的员工,本身是优秀的,但是他却自信过头,过于炫耀自己的聪明,而不自知身份,最终丢了工作。
愚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
人可以自信,但别自信过头不自知。
放下你的自以为是,理性地面对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有所成就。
人越没有自知之明,就越容易吃亏
看过一个寓言故事。
有头驴子被养在寺庙里。
一天,僧人带它驮着佛像下山,途中,人们都虔诚地跪在两旁拱手膜拜,驴不禁飘飘然起来。
回到寺庙后,它再也不肯干活了,僧人只好放它下山。
它走到半山腰时,看见迎面走来一群人敲锣打鼓,它想人们肯定是来迎接它的,便神气地走到路中间,趾高气扬地准备接受膜拜。
谁知那是一支迎亲的队伍,被驴子挡住了路还赶不走,人们愤怒不已,对它棍棒相加,打得它奄奄一息仓惶逃回寺庙。
它感慨人心叵测,人世险恶,却不知,之前人们跪拜的是它背上驮的佛像,还差点因自大无知丢了性命。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像极了这头驴,自命不凡却无自知之明,结果容易吃大亏,断了前程,送了性命。
倪萍曾说:“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
《红楼梦》中,有众多丫环,但曹公却重笔描绘了迎春丫环司棋的悲剧。
纵观书中,不难发现,司棋悲剧的命运完全是她咎由自取。
首先,她端着大丫鬟的谱,心比天高,处处争强抱怨,当没要到蒸鸡蛋,便蛮横打砸厨房,用武力逼迫厨娘低头认错。
其次,她眼大心空,趁着贾母寿诞管理松懈,不计后果将表哥带入园中私通,当东窗事发,还心存侥幸却根本无法承受代价。
最后,她看不清楚形势,当被撵出大观园,她还将希望寄托于软弱的迎春和胆小怕事的表兄,结果孤注一掷,方才看清自己,落得自杀殉情的下场。
都说有胆有识是本领,但空有胆量却无相匹配的见识,只能是飞蛾赴火,自取杀身之祸。
有句话说:“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明明能力欠缺,却总是自我营造优越感,无法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结果做出愚蠢不利己的行为。
而真正聪明的人,敢于直视自己的不足,清楚自己的能力,懂得理智谋划,才能运筹帷幄实现目标。
人蠢而不自知是最可怕的,有勇有谋才是真实的力量。
认清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有个“目不见睫”的典故。
它意指:人没有自知之明,能睁眼看到远处,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
的确,我们是最熟悉自己的人,但也是最认不清自己的人。
我们经常拿着放大镜去评论别人,但却很少用镜子向内映射探寻自己。
泰戈尔曾说:“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指责别人;最难做的事,就是认清自己。”
相声演员岳云鹏,因春晚一首“五环之歌”火了后,总有人找他拍戏。
一下子被很多人追捧,他内心开始变得膨胀,不知足起来,他认为自己红了,当腕了,已经是德云社的台柱子,想自立门户。
当他兴冲冲地把想法告诉妻子郑敏后,他的妻子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一巴掌。
那一巴掌,打醒了他,让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当晚,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师父郭德纲,师父先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这是遇到好媳妇了。”
然后又狠狠地给他泼了一头冷水:
“别人找你拍戏,不是因为你的演技,而是因为你现在有流量,有影响力。
是因为你在德云社说相声,你还有点儿腕儿,用你是为了给他们的戏添彩。你要记住,你是说相声的。”
他听完师傅的话,更加醒悟认清自己,从此认真地把重心放在相声上,守着本心,扎实专心地苦练技能。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沉淀,才成为如今独当一面,多方面发展,红透半边天的相声艺人。
心理学家荣格说:“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
无法认清自己的人,很容易因为别人的奉承就变得没有理智,迷失自我,结果风光一时,被人捧得越高,摔得也越重。
只有认清自己,懂得量力而行,才能进而所求,然后自我投射发光,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而不至于只是“滥竽充数”。
唐太宗有句著名的“三镜自照”即: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是位杰出的君王,他在位时政清世安,史称贞观之治,是后世治国者的典范。
而他之所以能这么成功,得益于他能正确认清自己,善于吸取经验教训,虚心听取不同意见,以此找出自身不足和缺点,及时纠正错误,来防止自己的过失。
唐太宗的三镜,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它会是我们精进自我,提升能力的好帮手。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做人,唯有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才能尽力而为,明确前进的方向,人生才会越变越好。
想要提高“自知”,认清自我,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学会自省和自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改进。
2、通过他人的行为反思自己。俗话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3、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和评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适当调整自己。
电影《后会无期》有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其实,它还有后半句:“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都来源于你没有认清自己、没有认清身边的人和环境。”
做人最怕的是太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分量。
人生在世,不低估别人,不高估自己,有胆有识才是为人处世最明智的做法。
点个赞,愿你我都能清楚认识自己,不过度膨胀,懂得收敛锋芒,向内发掘潜力,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者简介:沫小童,富书专栏作者,不倾国、不倾城,做一个自律、温暖、有爱的90后写手,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