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写了一首词,皇帝读后十分不悦,为何
大家好,这里是公子喧嚣。自古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在古代,一不小心得罪了帝王,那小命可就要玩完。可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词,就让寿皇(孝宗)十分不高兴,但是孝宗最终没有加罪于辛弃疾,这又是为何呢?这首词就是——《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这首词,不得了!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甚至把南宋比作即将过去的晚春,比作即将落幕的斜阳,从内容上看,这首词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实际上也是典型的“摧刚为柔”。它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也有自己在政治上不被重用的哀怨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的“庐山真面目”吧。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最前面一段是小序,交代了写作的背景。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这一年他四十岁。这一年他被朝廷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为湖南转运副使,然而在此前的两三年内,他也被多次调任,但是均未能久任。其实了解宋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而辛弃疾是武将出身,再加上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干过好几件大事,所以深受统治者的忌惮,因此他就被统治者多次调往不同的地方,而且官职也不高。这次的调任,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原因。可是残酷的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差距太大了,他的心里十分痛苦与愤怒。出发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他感慨万千,就写下了这首词。“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去。”如今已是暮春天气,哪里禁得起再有几番风雨的袭击?“又”字表达了词人对春的怜惜之情,渴望春能够留下来。“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由于害怕春很早就会过去,所以词人期望花能够晚些开放,只是因为“花开早”必然导致“落红无数”,这里对春的怜惜之情就又递进了一层。由以上的情感导致了词人发出了“春且住”的呼唤,可以看出词人内心的急切之情,因为此时已是暮春天气,再不停止,春就要过去了。词人急切地呼唤春天能够停一停脚步,可是“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此时春已经到了天涯海角,已经没有退路了,春回不来了。因为春回不来了,所以词人产生了“怨春不语”的情绪。“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这几句大体意思是说看来最殷勤的只有房檐下的蜘蛛了,它为了留住春,一天到晚不停地抽丝结网,用网来网住那飞去的柳絮。上片主要抒发了词人的伤春离别之情:惜春、留春、怨春。“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这几句运用了陈皇后失宠的典故,阿娇被汉武帝打入冷宫后,曾重金请相如为她写一篇赋,希望能够重新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所以说是“佳期又误”,而陈皇后失败的原因不过是“蛾眉曾有人妒”,在这里辛弃疾用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而这种复杂痛苦的心情,又无人可诉说。陈阿娇“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里的“舞”字有“手舞足蹈”的意思,就是很得意的意思。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难道你没看见杨玉环和赵飞燕后来都死于非命吗?这里的“玉环飞燕”暗指的是南宋的投降派。赵飞燕为什么词人会发出“闲愁最苦”的感叹呢?一般人看来,闲的时候应该不会发愁才对呀,可是为什么词人会在闲的时候发愁痛苦呢?换个角度来看,有才能的人会希望自己闲着吗?“闲”意味着什么?这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件小事,一闲就意味着没有事情可干,没有事情可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的才能无处施展,所以越有才能的人在闲的时候越痛苦,越“愁”。杨玉环“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不要想着可以用凭高望远的方法来排除郁闷,因为那快要落山的斜阳,正照着那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这种景物是苍凉的、悲伤的,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下片主要写宫闱之事,展现了词人创作婉转妩媚的一面,由此也可以看出辛弃疾有宽阔的艺术掌控能力。他的词不仅仅只是“豪放”,其实更是刚柔并济的。在这首词里,辛弃疾把南宋王朝比作晚春和斜阳,这其实是一种隐喻的手法,而这两种都是转瞬即逝的,其实这也是词人用隐喻来婉转地表达自己对南宋王朝的看法。根据他这一年写的《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可以得出,他当时是受人忌恨,所以被贬,从而离开了抗金的冲要之地鄂州,所以他才悲恨有词。词中写了暮春,写了斜阳(夕阳),这采用了《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以宫怨的形式,对朝野之中的小人作了斥责。在词人的眼里,南宋早已是千疮百孔,已经到了天涯,已经无路可退了,词人可谓是心急如焚。可是在这种危急的时候,统治者还要打击主战派,还不给主战派回应,依旧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地方执迷不悟,所以就充满了对以皇帝为首的投降派的强烈批判意义。皇帝是傻子吗?很明显不是。他读懂了辛弃疾的这首词,所以他很不高兴,但是这又是事实,再加上这首词写得很是缠绵悱恻,所以他最终没有加罪于辛弃疾,而辛弃疾也没有因为写了这首词而获罪。想了解更多关于诗词的信息吗?那就
上一篇文章: 李白的这一首怨情写出了情态缠绵凄凉的 下一篇文章: 袁晖三月闺怨蛾眉愁自结,蝉鬓没情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