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存智慧伪装高手来袭,用保护色躲避天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蛾子们一般都存在着非常多的天敌,尤其是鸟类和蝙蝠,它们为了生存而到处追捕蛾子们。然而,在进化过程中蛾子们发展了一种值得称道、出奇制胜的防御术,以保障种族的延续。同时,由于蛾蝶类昆虫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蛾蝶的生存策略也不同。很多蛾蝶具有与它们停息的基底(地面或树干)完全融为一体的体色,使得天敌很难分辨和看清它们。桦尺蛾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桦尺蛾身体的颜色会随着栖息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19世纪前,遍布英国各地的这种飞蛾,大多具有与当地桦树树皮的色彩根相近的浅灰体色。当它们白天停息在浅色的桦树树皮上时,动物天敌(包括我们人类)几乎看不到它们。蛾子适应栖息环境,体色与它们经常停息的环境的色调一致,以减少被食虫动物捕食的危险,这是很自然的,不是什么异乎寻常的现身。然而,当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到来时,环境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工厂排放大量烟灰,使得许多地方尤其是工业中心附近的桦树树皮几乎全部变戌黑色的。令人惊奇的是,多数桦尺蛾的体色也在变深。工业发展带来的煤屑和烟灰,使得桦尺蛾赖以停息的桦树树皮上沾满黑色尘粉,这样一来,深色的桦树树皮对于浅体色的桦尺蛾不再具有保护作用;相反,浅色蛾子停在黑灰色的桦树皮上反倒变得明显可见。于是,在桦尺蛾种群中出现了一种人们称之为“工业黑化”的现象,作为环境污染的结果,桦尺蛾体内黑色素的水平发生了变化:蛾子的体色变黑,停息在黑色的桦树树皮上又变得“不可见”了。可以说,桦尺蛾在英国几十年工业革命的历程中发生了变异。生存竞争使得昆虫不断进化,并趋向使自身被捕食的危险最小化。然而,以上谈到的桦尺蛾以保护色作为生存对策,并不是昆虫采用的唯一的适应对策。这里再以孔雀蝶为例,补充说明某些种类昆虫伪装自己的另一种策略。孔雀蝶双翅表面的颜色和斑纹十分醒目,很容易引起周围天敌的注意,难道说孔雀蝶自己要“找死”吗?其实不是,或许昆虫身上的醒目标识反而起到有利的警示作用。事实上,翅上生有圆形靓丽眼斑这类醒目斑纹的蛾蝶类,反倒可以保护自身免受捕食者的攻击。人们认为,猎人模仿昆虫翅上的眼斑装饰自己的眼睛,是对凶猛猎物的一种威胁。最新研究表明:动物体表斑点的形状(样式)完全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非常醒目、清晰可见的标识,这才是主要的。那些标识尽可能以醒目的方式呈现,以便让捕食者容易看到并放走这类猎物,不至于误吃了它们。如同研究者们实验结果所显示的那样:昆虫展翅瞬间双翅上突然出现的醒目标识,会让食虫鸟类或是吓了一跳,或是恼火地愣在那儿,这就让被捕食者赢得短暂时间,趁机飞逃而去,或者赶快藏匿到叶片下面,从而逃过一次劫难。昆虫还有第三种普遍常见的伪装方法,就是一些很普通的没有特殊能耐的蛾蝶类,模拟凶猛、危险或有毒的昆虫。以类黄蜂透翅蛾为例。这是一种身体没有特别防御结构(比如毒刺、毒液或臭味物质)的蛾蝶类,但它们的体色体态都像极了具有强毒刺的黄蜂,因此得名。捕食者见到它们,一下子分不清它们到底属于哪一类,是有毒刺的还是没有毒刺的,便会迟疑并再三掂量是否要发动攻击,也会因误判而失去捕食机会。结语动物们自有它们生存的智慧,为了躲避天敌,适应生存,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聪明的将自己伪装起来,给自己一层保护色。动物的生存智慧不容小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4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