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蛾的习性 >> 养蚕

养蚕

养蚕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产业。但是传入山西时间不长。爷爷和奶奶是不会放过任何副业生产技术的。

刘庄村的土地不多,只是在荒山坡上有一些低矮的桑树。开春时候,奶奶在火边暖和的地方就开始孵化蚕卵。有时候为了保证合适的温度,奶奶就把蚕卵纸绑在自己的肚上孵化。蚕宝宝刚出来的时候黑乎乎的像一群小蚂蚁,那时候山上的桑叶还没有长出来,奶奶首先在村里的榆树上摘点嫩榆树叶子切成细丝喂蚕宝宝。等到桑叶长出来时候,爷爷每天采一把嫩桑叶回来,奶奶就把嫩桑叶切成细丝喂蚕宝宝,它们吃得可欢快了。我们小孩子也非常喜欢看蚕姑姑吃桑叶,唦唦唦唦……一口接一口转着头来回吃,一会儿就啃一个半圆洞。蚕姑姑长得可快了!一天一个样。也不知道是什么节日,妈妈还给蚕姑姑烧香,祝愿她们健康快乐成长。

蚕姑姑一天天长大,由黑色变成灰色,之后就变成白色。蚕姑姑特别能吃,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吃,奶奶临睡觉前还要给她们多撒些桑叶,第二天早上起来赶紧换桑叶。胖乎乎的蚕姑姑衣服绷得太紧了,不吃也不动,慢慢退出旧皮,换上一件油光锃亮新衣服。接着又贪婪地吃。由盘里换上一个荆不篱的时候,桑叶就不用切了,直接撒上去就行了。这时候,爷爷每天要割一大把桑叶枝条回来,奶奶把桑叶摘下来喂蚕,把桑皮剥下来,攒够了给我们换写仿的棉纸。

蚕姑姑再换皮长大后,上炕席子了,爷爷就更辛苦了。每天要用砍镰砍一捆桑枝叶回来,这时候就有桑椹了。黑乎乎的桑椹可甜了。虽然黑乎乎的桑椹染得手口都黑了,我们还是抢着吃。当然也忘不了给大人吃。爷爷和爸爸说,我在山上已经吃了,奶奶和妈妈尝一尝说真甜,你们吃吧!我们吃了几十年了。我们吃了黑的也吃了红的,绿色的不好吃。剩下的连枝带叶就喂蚕了。等蚕吃完了叶子再把桑皮剥下来。又白又细软的桑条爷爷还能编个什么家货儿,粗的留着沾蜡或者点灯。

蚕姑姑再换一次皮,吃得肚子透明了,爷爷去抗来一捆干草,扎成一蔟蔟架在席子上,长成的蚕姑姑就爬上去吐丝织茧。

冬天,有小商贩子来可以用蚕茧换上一些日用品。有时候爷爷把蚕茧卖到唐安巢丝厂,可以多卖点钱。爷爷是个有心人,看见人家剥茧抽丝,暗暗记在心里,回来自己在家里剥茧抽丝。

爷爷借用南屋爷爷的敞篷夏厨底,坐了一大锅开水,把蚕茧煮里头,在院里放了一个纺线车。左手用刷条把蚕茧上的丝头都粘起来,右手抓住揪断乱丝头,然后把捋顺的丝线交给奶奶纺线。爷爷不停地抖动手里的丝线,蚕茧在水里翻滚着,几根丝线就剥下来合在一起,奶奶把它们纺在锭子上,一陀陀丝线就纺成了。头尾的乱丝线头集中在一起摔在墙上,就干成了一块柔软的丝线抹布了。剥出来的蚕蛹包饺子吃,可比肉饺子好吃多了!我们小孩子等不到包饺子吃,早在火口上烤着蚕蛹吃了,真香啊!

收起来的蚕茧奶奶还要留几个传宗接代。等蚕蛹在蚕茧里变化成蛾儿时,它就尿一泡尿咬开蚕茧爬出来了。雄蛾和雌蛾自由恋爱交配后就可以产卵了。有时候奶奶也帮它们牵线搭桥。把受精的雌蛾放在一张纸上,它们就会将卵子排在纸上。把粘有蚕卵的纸贴在墙上保存好,第二年就能孵化新蚕了。

奶奶每年养蚕喂鸡喂猪也是个不小的家庭收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