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科院重大技术名单
建院以来,省农科院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初心不改、薪火相传,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众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种、技术,引领了我省乃至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为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院党委研究决定,对建院以来,具有重大影响力、在农业生产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30个品种、20项技术,授予“重大品种”“重大技术”称号。这些“重大品种”“重大技术”,曾经勇立潮头、各领风骚。有的品种开启了杂交育种的先河,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农业发展进步,造福了亿万农民。有的技术填补了省内或国内空白,世界领先,解决了众多农业生产技术难题,为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
第一完成人:才卓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选育出诱导率平均10.4%以上的吉高诱3单倍体诱导系,研究出利用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方法,加快玉米自交系选育速度,与常规方法比较节省5-6个世代,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是一种快捷、简便、经济、实用、直接的育种方法。
中低产田玉米四定栽培法
第一完成人:李维岳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20世纪70年代后期,吉林省中部地区(包括长春、四平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约万亩,平均亩产左右。其中,中、低产田加在一起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78.8%,这一部分面积大、增产潜力大,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项目组在至年间,通过在不同地力(包括施肥)条件下的实验,提出适于中、低产田的玉米“因地力四定”栽培法:因地力定品种、因地力定密度、因地力定施肥技术、因地力定播种期,以提高玉米单产,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苏打盐碱地种稻改良技术
第一完成人:李学谌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当时吉林省委提出的全省水稻面积到年发展到66.7万公顷,总产30亿-35亿公斤的目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李学谌研究员带队转战镇赉县,在吉林省中西部建立盐碱地改良科技示范区,提出“以稻治碱、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盐碱地改良理念。选育出以长白9为代表的一批耐苏打盐碱水稻品种,在现阶段新开发的盐碱较重的地块,长白9号仍被作为先锋品种用于开发前期的生产;创新了水稻酸化水浸种技术和培育壮秧技术,集成推广了盐碱洼地旱育苗、旱育苗为中心的插秧栽培技术,以及后期推广的用非盐碱土加酸化剂配制育苗床土,加设隔离层的盐碱地旱育苗技术,保证了盐碱地育苗质量;提出了孕穗期“排灌结合”的快速盐碱淡化措施,保证了盐碱水田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水稻大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
第一完成人:吴鸿元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大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是年根据时任副总理王震的批示,中日建交后日本援华第一个农业项目。通过引进吸收消化日本大棚育苗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把日本大棚改为小棚、中棚;把日本工厂制造颗粒床土改成人工制造营养床土;把育苗用的日本产硬塑料盘改为国产的钙塑纸软盘(育秧盘衬套);把日本久保田和井关公司生产的4行手扶式插秧机改制成中国制造的2ZT-连杆乘坐式插秧机。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成本,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使我国水稻生产北线扩展到北纬50度的黑河地区。年至年,主持农业部“北方水稻旱育稀植引进试验”项目,以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为核心,建立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20世纪末推广面积占到全国水田生产面积的1/3以上。
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第一完成人:孙寰
取得时间:年至年
技术简介: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通过回交核置换,结合自主研发的异交率、育性稳定性、恢复系恢复力和恢复谱等鉴定技术,创制了一批高优势、高配合力、高异交率的骨干亲本;建立了以网室隔离、驯化蜜蜂传粉、产量精准鉴定为基础的强优势杂交种选育平台,摆脱人工杂交,研究效率大幅提高;育成了一批适宜东北主产区种植的强优势杂交种;确定了种子生产适宜生态区,明确野生传粉昆虫种类,并建立了人为保护、扩繁和利用技术,优化了父母本时空配置、化控等栽培技术,制种产量稳步提升;通过杂交种高产生理机制研究,形成杂交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模式,实现杂交大豆高优势、高制种产量、高生产能力的同步提升,杂交大豆推广逐年扩大,奠定了省农科院在大豆杂种优势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
第一完成人:王立春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研究提出玉米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构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超高产田最高亩产达到.49公斤,创造了雨养条件下春玉米超高产新纪录。完善了玉米可持续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了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湿润冷凉区丰产高效技术模式。
黑土地玉米长期连作肥力
退化机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
第一完成人:王立春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揭示了黑土活性有机质量减质退的演变规律,发现了退化黑土养分失衡呈现典型两段式变化规律;揭示了连续不合理单施化肥是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明确了土壤耕层结构劣化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黑土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了“松紧交替”合理耕层构建技术与深松改土扩库增容技术模式,创新了“苗带紧、行间松,表层紧、耕层松”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创立了寒区玉米秸秆因地还田、生物耦合土壤快速增碳提质技术模式,突破了现行耕作制度下黑土地农田秸秆还田腐解慢、耕种质量差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黑土核心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BZ-6型综合号播种机
第一完成人:武启祥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BZ-6综合号播种机”具备以下特点:能垄播也能平播;外槽轮高粱、谷子、大豆,型孔轮穴播玉米,条播播量可调、穴播穴距可调;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械能较好地适应种床的起伏不平,播深一致;开沟、排种、施肥、覆土一次完成;芯铧式开沟器能使湿土回流,干湿土不混,覆土器覆土厚度一致,确保出苗;可以适应55-70厘米垄距要求;一次播种六行,生产率高。“BZ-6综合号播种机”一经投入使用,便受到农民欢迎,是我国自主研究设计的第一台大型农业机械。
松辽平原机械化少耕技术
第一完成人:何奇镜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耙茬机平播和原垄机播两项少耕技术,继承了传统耕法种的优点,简而易行,又适应东北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及东北地区农村生产,有广泛的适应性。主要特点是土壤紧实度适宜,耕层积温促早熟,少耕保墒提高耕层土壤水分,表土肥力高有利于幼苗生长,草籽集中表层便于集中消灭。
1YM型苗眼镇压器(马骞镇压轮)
第一完成人:马骞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我国旱作农业历史悠久,古老的镇压方法是人工“踩格子”。这种镇压方法的平均压强在0.2千克/平方厘米左右,而种子萌发生长的理想压强在0.5-0.6千克/平方厘米之间,作物根系要求土壤具有适宜的紧实程度,过紧或过松都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我省土壤适宜作物生长的容重为1.27克/立方厘米左右。20世纪80年代初期,马骞研究员成功研制了一种双行镇压器,外径毫米,轮宽毫米,行距毫米,整机重千克,其苗带镇压强度可达0.65千克/平方厘米,苗带土壤容重在1.25-1.35克/立方厘米之间。通过苗带重镇压,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苗带行间松,松、紧兼备的土壤耕层构造。苗带紧有提墒和接墒的功效,可保证种子发芽生根所需的充足水份,行间疏松易接纳降水,防止流失,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赤眼蜂防技术
第一完成人:鲁新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玉米螟、水稻二化螟等钻蛀性害虫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开展赤眼蜂防研究。针对目标害虫选育高效寄生的赤眼蜂蜂种,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繁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改进了米蛾收蛾、收卵和繁蜂装置,成倍地提高小卵繁蜂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研制了赤眼蜂无人机释放装置,极大地提高赤眼蜂的释放效率;建立了赤眼蜂标准化生产、贮存和田间应用技术体系,规范了赤眼蜂的生产和应用,提高了赤眼蜂产品质量和防治效果,推动了赤眼蜂的大面积应用。
球孢白僵菌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第一完成人:李启云
取得时间:年至年
技术简介:球孢白僵菌是吉林省生物防治害虫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成果在揭示菌种退化机理、明确“玉米-白僵菌-害虫”互作机理和白僵菌可持续防控机理的基础上,以实现害虫高效绿色防控为主线,以创新菌株和新剂型配方为核心内容,以制定适合统防统治的标准技术规程为核心技术,集成传统的封垛防治技术与田间轻简化(自走式高杆喷雾器、无人机)防治关键技术,与苏云金芽胞杆菌、赤眼蜂等生防产品联用实现协同增效,在提高田间防效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在玉米和水稻等主粮生产中大面积应用,降低了粮食产量损失,降低了化学农药投入,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提升了粮食品质,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公主岭霉素研发及应用技术
第一完成人:杜茜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为寻找替代汞制剂赛力散有效防治禾谷类黑穗病的制剂,从年开始,省农科院胡吉成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新变种,明确了其代谢产物“公主岭霉素”对玉米丝黑穗、高粱散黑穗、谷子白发病、小麦腥黑穗等多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并广泛应用;对公主岭霉素进行了成分鉴定、毒理分析、中试及产业化生产。年后,在水稻生产中充分发挥公主岭霉素的广谱抑菌活性和免疫诱抗活性,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生理特征和病害发生特点,利用浸种(播种前)、拌土(育秧期)、喷雾(成株期)等防治手段构建了以公主岭霉素为核心制剂的水稻全生育期病害防控体系,为实现在粮食生产中减肥减药、绿色防控和增产提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迁飞性害虫雷达遥感监测技术
第一完成人:高月波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20世纪80年代,组建亚洲首台昆虫雷达,对迁飞性昆虫空中飞行行为进行研究,拉开了我国雷达昆虫学的研究序幕,揭示了重大害虫粘虫、草地螟的迁飞规律。近年来,对雷达技术革新,实现了昆虫雷达从研究型向实用型的转变。技术核心突破在于以雷达遥感为核心的预警系统运行及应用:利用昆虫雷达实时获得害虫空中虫群的数量动态、飞行状态、位移方向及速度等信息;用卵巢解剖技术确认害虫为迁出虫群抑或是迁入虫群;利用HYSPLIT平台,模拟害虫迁入、迁出路径,分析害虫空间动态,从而对发生地准确预测、实现异地预报;在NCEP、NCAR平台,下载u-v水平风向、高空温度等数据,分析害虫所处迁飞场的气象条件。本技术显著提高了迁飞害虫的预报准确率,有着重要应用。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
第一完成人:陈宏懋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项目团队在我国率先开展葡萄无核化技术研究,创制了我国第一个可规模化应用的无核化栽培技术集成,是我国葡萄栽培技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成果。年8月,由葡萄研究领域泰斗、《葡萄学》主编贺普超先生为主任的专家组,评价为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成果鉴定。该技术主要特点:可使部分有籽葡萄品种生产出无籽葡萄,无籽率可达95%-%;提前10-20天成熟,提早上市;外观美、商品果档次高;有色品种着色好,着色一致;改善葡萄浆果肉质—果肉变脆,肉囊不明显;酸度降低,含糖量提高,口感好;无毒残留,安全可靠。
抗寒苹果矮化砧GM
及其穗/砧配套栽培技术
第一完成人:孙凤兰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GM苹果矮化砧由果树所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该砧木及配套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开展其与多苹果品种组合穗/砧配套技术研究,明确了其抗寒性,能抵御冬季-40℃低温,在北纬47.2°黑龙江勃利县安全越冬。明确了对苹果品种的控冠能力,具有矮化性。冠高降低30%-50%,成龄树高可控制在2.5米以内。明确了以中间砧形式利用的适宜砧段长度。开展了亲和性、早果性、丰产性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筛选出优良穗/砧配套组合20余个。开展了栽培方式、适宜密度、修剪技术、土肥水管理等矮化密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完成了地方标准《抗寒苹果矮化砧GM穗/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指导生产应用。该砧木选育方法为苹果抗寒矮化砧木育种提供了新路径;该成果的推出,开启了我国寒冷地区苹果栽培新模式,是我国年平均气温-4.5℃线以下寒冷地区苹果矮化密植大面积应用首项成功技术。
畜禽能量代谢精准测定装置及技术
第一完成人:杨华明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该装置创新解决了国际同类设备检测数据精度低、持续运转性能差的主要技术难题,整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已鉴定),为我国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平台。核心技术突破如下:先进的气路控制、采样气路切换和自动标气标定技术,消除了呼吸代谢舱由于进、排气量不同导致的系统误差;气体分析和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达到多路气体自动循环采集检测、代谢舱气体密度恒定及实验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目标,解决了长期测试中传感器检测数据产生漂移的国际性难题;呼吸代谢舱控制和配套系统,实现舱内温、湿度自动控制,配套的智能固定和粪尿收集设备完全满足了动物生理和动物福利要求;异地气候跟踪控制系统,实现本地代谢舱长期、准确模拟异地气候条件。
家畜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第一完成人:杨学时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我国率先开展家畜(马、牛、羊、猪)冷冻精液保存与授精技术,其中,牛冷冻精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建立以鸡卵黄、柠檬酸和蜂蜜为主要成分的牛精液常温保护液,15-25℃可保存精液2.5-4.0天,人工授精受胎率达59.2%。随后,研制成功了一次性稀释保护液和一段式快速冷冻技术,建立一代(井水代替冰箱)、两改(2次稀释改为1次稀释,2次操作改为1次操作)、三短(采精、稀释、平衡时间缩短为3-4小时),三快(快冻、快融、快用)为特点的牛冷冻精液技术体系。所制定的国家标准将冷冻精液合格率从60%提升至80%,平均受胎率达60%以上。
牛胚胎移植技术
第一完成人:金正泰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胚胎移植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哺乳动物的繁殖技术,是继人工授精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内又一次技术革命,现已广泛应用到畜牧生产中。该技术可以开发遗传特性优良的母畜繁殖潜力,较快地扩大良种畜群。由于胚胎可以长期保存和远途运输,还为家畜基因库的建立、品种资源的引进和交换,以及减少疾病传播等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年,金正泰团队完成了包括同步发情、超数排卵、采胚、检胚、移植等牛的胚胎移植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共超排处理头次供体牛,获卵枚,头均采得可用胚53枚。其中,年在郑州超排23头,头均采得可用胚枚。供移植鲜胚头,妊娠率为47.1%,其中在长春大南及昆明等6个试验点移植头,受胎率为59.1%。探明了影响超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胚胎质量、黄体级别与成功率的关系。制定出牛胚胎移植技术操作程序(鲜胚),进行了牛胚胎移植技术效益分析,为我国牛胚胎移植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科学依据。
大豆冰淇淋生产技术
第一完成人:孙洪斌
取得时间:年
技术简介:大豆冰淇淋生产技术于年9月27日通过了吉林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此研究的创新点为:用大豆蛋白质、脂肪替代乳、蛋生产出营养丰富的冰淇淋,不含胆固醇;采用盐析法提取含油湿大豆蛋白质直接用于生产冰淇淋原料,减掉了“浓缩→喷雾干燥”工艺,降低了能耗和成本,盐析法替代酸碱法减少了环境污染;有效去除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豆腥味。认为用大豆直接生产冰淇淋技术,在国内系首创,综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该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可以指导生产和推广应用。
来源吉林农村报
总编孟繁杰石巍韩铁英
编辑迟瑞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