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杀手草地贪夜蛾,到底是什么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

近期全国测报网监测显示,

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上升明显,

西南局部地区虫口密度较大,虫源基数高。

为严防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

确保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生产丰收。

各地高度重视,分析研判当前形势,

安排部署防控工作。

那么,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什么虫?

有哪些危害后果?

..........

一起来看

↓↓↓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什么虫?

草地贪夜蛾俗称秋粘虫,是杂食性害虫,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该蛾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适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害重等特点。年从美洲入侵到非洲,年传入亚洲,在全球有多个国家发生虫害,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农业害虫。

草地贪夜蛾有什么危害后果?

草地贪夜蛾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实际上,草地贪夜蛾繁殖能力远超当前玉米的头号害虫玉米螟,成蛾每晚可飞行公里,且具备繁殖倍数高、孵化的幼虫暴食危害重等特点,防治压力巨大。

草地贪夜蛾有哪些防控措施?

1、监测预警:在西南和华南边境地区、迁飞通道设立重点监测点,结合高空测报灯和地面虫情测报灯监测成虫迁飞数量和动态。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和西北地区开展灯诱、性诱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以玉米为重点,兼顾甘蔗、高粱和小麦等重要寄主作物,在作物生长季,特别是苗期和心叶期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2、分区防控:华南及西南周年发生区防控境外迁入虫源,加强成虫诱杀,强化田间幼虫防治,遏制当地孳生繁殖,减少迁出虫源数量;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重点扑杀迁入种群,诱杀成虫,扑杀本地幼虫,压低过境虫源基数;黄淮海及北方地区以保护玉米生产为重点,加强迁飞成虫监测,主攻低龄幼虫防治。

草地贪夜蛾如何灭杀?

1、理化诱杀。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杀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在集中连片种植区,按照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的标准(集中连片使用,面积超过0亩,可按1.5—2亩1个诱捕器标准设置)全生育期应用性诱剂诱杀成虫。田边、地角、杂草分布区诱捕器设置密度可以适当增加。苗期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1.2米,后期则高于植株顶部15—25厘米,随着作物生长,应注意调节诱捕器高度。在使用期内,根据诱芯的持效期,及时更换诱芯,以达到最佳的诱杀效果。

2、生物防治。作物全生育期注意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半闭弯尾姬蜂、淡足侧沟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和益蝽、东亚小花蝽、大草蛉和瓢虫等捕食性天敌,在田边地头种植显花植物,营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生态环境。在草地贪夜蛾卵期积极开展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控害技术。抓住低龄幼虫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

3、科学用药。在全生育期实施性诱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根据虫情调查监测结果,当田间玉米被害株率或低龄幼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成株期防治指标分别为被害株率5%、20%和10%,对于世代重叠、危害持续时间长、需要多次施药防治的田块,也可采用百株虫量10头的指标),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意重点喷洒心叶、雄穗或雌穗等关键部位。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