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美甲,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中国闺阁文化简史》古人在赞美女子时常用“指如葱根,口如含丹”。中国历代“粉颈外露,酥乳欲出式的女子装束并不多见,那么能够露出袖袍的唯头和手。爱美者对头的装饰已细致入微,如发、眉、鼻、眼、口等,而对手的修饰除去本身的优势:外则可辅以指环、护指等。对指甲而言,或干涩无泽或滋润霓虹,她们在其指甲上绘上花纹或图案以增添美感。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仍被中国女性所喜好。《诗经卫风硕人》赞颂女性外貌,描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首句就在说双手如柔嫩的白茅一样白皙,可见手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图
来源网络古人以手部肤色柔白为美,而指甲的红润更能衬托肤白之美,从历史记载来看,早在唐代,中国女性就开始对指甲进行染色装饰了,意在使其红润娇艳。染甲是如何兴起来的?传说杨贵妃手脚指甲天生俱是红色,惹来宫中纷纷效仿。这大概便是染甲开始盛行的原因之一了。图
唐·杨贵妃美人红润的指甲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格外动人。无论是抚筝还是把酒,拂镜或是画眉,指尖若隐若现的红色,都为女性的动作增添了几分妩媚。从诗中可知,古人染指甲主要是用凤仙花。清人赵学敏在《凤仙谱》云:“其红花者,妇女每采以染指甲,故俗称指甲花。”图
古人工笔凤仙花凤仙花染指甲,不知发源于何时,但最晚在宋代时就已经盛行了。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中详细描述了用凤仙花染指甲的方法:“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如此精美而又意义不同的长指甲,却天生脆弱,一不小心便有折断之虞。为避免这种状况,染甲不够,护甲来凑,指甲套应运而生。中国古代妇女饰戴护指的传统由来已久。清朝,护指最为普遍、样式繁密,可称为古代的美甲时代。图
甄嬛传护指的材质不仅限于金银等金属,还可采用翡翠玉石等制作,加之珍珠、宝石镶嵌其上,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錾刻、锤揲、焊接、镌、镂累丝、镶嵌等手法,再加上清代发展到极致的的掐丝、点翠等工艺,制成花卉、古钱、喜寿字等吉祥纹样,使护指更加精美绝伦。图
满城尽带黄金甲护指不仅仅在宫廷中流行,民间女子也常常佩戴。清人陈裴之曾作《香畹楼忆语》,悼念其爱妾。据他追忆,紫湘“指爪皆长数寸,最自珍惜。每有操作,必以金驱护之”。紫湘的指甲每个都留到寸把长,每次操持家事,都要用指套套住,以免损坏。晚清时宫廷生活日趋奢侈,达到奢靡的程度。护指在清朝得到发展,制作技法越发成熟,这与清朝女子的服饰风格关系匪浅。图
甄嬛传上梳两把头,发髻高耸。下踩花盆底,摇曳生姿。清装衣袖为马蹄状,为了凸显手指的修长,护指的佩戴,恰如其分的延伸了手指的视觉长度,成为吸睛的亮点,服饰装扮更为和谐。而护指的样式多样,风格不一,与其他配饰一样渐而成为装饰的必备,由简单及精致。保护指甲不受损害的功能却从没变过。因此,才能流传许久。图
来源网络女子的一双手,除了辛苦的劳作之外,尚有机会被欣赏、被呵护,被蔻丹点染,被首饰妆饰,又被历代文人墨客的词藻描绘记忆,指尖绽放的一抹美丽看似平凡细微,却足可以窥探千百年来女子们的生活百态和审美观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些东西是一直不变的,对美的理解、对美的向往,以及美本身。撰文
林耎编辑
采薇君设计
林carry图片
来源自网络(侵删)参考文献
《中国闺阁文化简史》唐明《中华遗产》年12期转载请联系作者-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