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出现大量飞蛾,一夜死光,原来是蜉蝣,

近日在邓州市汲滩镇出现了大量“飞蛾”,密密麻麻的就像下雪一样。第二天早晨发现全部都死掉了,经过验证发现是朝生暮死的蜉蝣。成虫生命仅一天蜉蝣是最原始的昆虫之一,距今至少有2亿年历史。因为蜉蝣成虫的生命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所以有了朝生暮死的称号。其实蜉蝣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天,而是离开水以后的成虫寿命短。水生蜉蝣的稚虫期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期间需要经过10~50次的蜕皮才能成长为亚成虫或者成虫。蜉蝣的稚虫最长可以在水下蛰伏3年,主要的食物是水中的藻类或者蚊子的幼虫。稚虫期的蜉蝣只有3毫米,非常不起眼,成虫也不过2厘米。成虫期的蜉蝣不再进食,短暂的生命将全部用来交配。在生命结束之前,雌虫会在水中产下它们的卵,繁衍后代。为什么会大规模出现?此前视频刚发出来的时候,一度被人认为是“涨水蛾”,涨水蛾飞出来意味着要下大雨。河南刚遭遇暴雨,这属实让网友担心了一把,最后发现是蜉蝣。蜉蝣是群体行动的,之前也有过大规模出现的案例。蜉蝣的大规模出现正是代表着周围的水质好,因为蜉蝣对缺氧和酸性环境非常敏感,不能容忍低水平的溶解氧,所以只有水质比较好的地方才会出现大量蜉蝣。蜉蝣成虫以后,口器会退化,无法在食用任何东西,所以不用担心对庄稼造成影响。蜉蝣也是很多国家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标准,蜉蝣的大量繁殖能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美国威斯康星州基本每年都会遭受蜉蝣的入侵,但是这是一个好现象,证明周围水质很好。雌性蜉蝣每次可以产下到3,个卵,因为成虫的生存时间比较短,才会看到这么多的蜉蝣聚集。当然蜉蝣数量的增加除了水质的改善,还有可能是蜉蝣的天敌减少。结语此次出现蜉蝣聚集的情况,虽然很少见,并不是网上所传的“涨水蛾”,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