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高分片,将咱的烧烤江湖讲得最为透彻

北京雀斑医院地址 http://news.39.net/bjzkhbzy/211020/9583380.html

我曾经聊过一个这样一个话题:什么是不沾烟火气?

小龙女,王语嫣就是。

尽管她们也要吃喝拉撒,但没人会去想她们拉肚子的样子。

至于她们行走江湖,书中却也甚少描述她们在市井中吃肉喝酒的场景。

我们看到的她们,多是一袭白衣,在一众江湖豪客中显得清晰脱俗的样子。

再看《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洪七公做了一道菜,那菜名绝对高大上:

二十四桥明月夜。

做法就是在一条火腿上挖24个洞,然后把豆腐放里面蒸。

而挖豆腐的手法,还需得配合黄药师的独门功夫:兰花拂穴手。

熟了后,火腿的鲜味进入豆腐,火腿弃而不食,只吃豆腐。

这道菜,在现实中也有,我虽然没吃过,但看了菜的照片后,那品相实在和我想象中相差太远,甚至会勾起我的密集恐惧症:

也许是我没见过这道菜正宗的图片,于是,这道菜从书中跃到现实之时,就让我有种此菜沾染人间烟火色的感觉了。

反正,只要是人,多少都好,这一辈子,不可能不沾烟火气。

更何况是在吃的方面?

烟火气这词好啊。

除了生冷食品,每道熟食都必然要经过火烧,烹制过程必然生烟冒气。

摆盘再怎么好看,它也必然要先沾染烟火气。

至于烹饪到极致,色香味俱全的片子,之前我写过《寻味顺德》了。

今天,咱来看看另一种彻底的烟火气。

这种烟火气,对于食物而言是直接的,因为,食物非常直接地沾染了烟火气。

对于人而言,用来形容吃这玩意的语句,就包括包括如接地气,吃的就是烟火气:

烧烤。

《人生一串》

(B站与旗帜传媒联合出品,豆瓣8.9分)

烧烤这东西,本身就是炭火上烤出来的,过程是烟气四溢。

虽然,现在也有无烟烧烤,但若问烧烤大拿,他们肯定会说,只有炭火烤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烧烤。

今个聊的,就是这种炭火烧烤。

吃这类烧烤的人,大多抱有这样的心态:

卫不卫生,长不长肉,上不上火,吃了再说。

烧烤的环境,大多也是露天排挡或小店,说不上什么高大上。

烤串出来了,多用铁盘装上,一堆摆你面前,没有太多摆盘概念。

食客吃的,是味道,还有那轻松,随意,市井,甚至江湖气。

时间,基本也选择从傍晚开始。

这烟火气一般从太阳快落山那阵开始冒,一直到凌晨,离太阳出来还不到2,3个小时之时熄灭。

除非你家楼下真的有那种非常好吃的烧烤店,那咱另说。

要不,烧烤还分成两种:

咱家楼下的烧烤店,别处的烧烤店。

咱家楼下的烧烤店,近,方便,三五良朋一约,小酒随意就摆开了。

而别处的烧烤店,则是靠朋友或传说传入耳中,例如:

我在哪里吃过的烧烤,那才叫正宗。

这回,《人生一串》剧组,走遍中国27个省份,近30个城市,多家传奇烧烤摊。

然后,将素材剪成6集,每集30分钟的纪录片。

我想,片中大部分的烧烤店,对于大多观众来说,都是别处的烧烤店。

那里,西昌有好酒的老板烤着梁山小猪肉。

那猪肉,选的是彝族人家才买得到的高山猪。

小猪肉连皮带骨剁了,仅用蒜蓉,盐和小米椒腌制调味。

蒜香轻微,辣味新鲜,渗透到肉里,则带出了味觉刺激。

待肉皮烤到金黄,外面焦香,里面充满胶原蛋白,又香又弹;而瘦肉则嚼劲十足,越嚼越有味。

也有云南昭通,在外地吃不到的牛肉小串。、

那串,鲜嫩入味,一口一串。

那烤的地道的,还是回族。

选用是三岁左右的牛肉,而重点还在于那每家各不相同的卤汤。

那串,整把烤制,单点不卖。

烤前,用卤水将肉浸泡入味,然后猛火快烤,不停翻转,锁住味道。

最后,在六七成熟之时,则洒上辣椒提味。

又嫩又辣,一口一串,还带着卤香回味。

还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边的罗布人部落,仅用石头,炭火临时随意摆出来的家庭烧烤装备。

烤上的是红柳烤肉。

那红柳枝,直接从树上新鲜取下,串着的肉,就此吸取红柳最醇厚的植物香。

肉,要选用尉犁罗布羊,这种公认的极品,羊肉够好,于是,烹饪的要求就无需过于苛刻。

仅一把粗盐,就能把罗布羊的鲜甜味给释放出来。

这还是属于市井的烧烤文化。

北方烤肉,南方还烤海鲜。

例如广东,那海鲜烤的需得鲜活。

螃蟹被放到烤架上,需当还会爬动;

鲜活的鲍鱼,一上火,就会在壳上蠕动;

在湛江,极品的官渡蚝,需得提前放入蚝苗,最少要两三年才能采集。

烤的时候,蒜蓉必然是绝配。

而蚝里的汤汁,懂得喝下去体会那鲜味的食客,才是行家。

清烤的呢?

啥都不加,直接烤熟。

那汤汁,行家吃客依然要喝的,然后,肥美的蚝肉,沾着秘制酱料吃,那感觉,就一个“爽”字可形容。

《人生一串》里的吃,不像大多美食纪录片,选择多个好的角度。

它拍的,就是人间烟火气。

有的食客不拘一格,大大咧咧。

喝了酒,拿着串,就聊开了。

只要好吃,吃相无所谓。

吃个烤猪眼,那烤物在嘴里爆浆的样子,就是对这道烧烤最大的褒奖。

在最不缺时间的建水,一个简单的烤湿豆腐,则可聚集一众食客。

那家烧烤店的老板在架子上烤着豆腐,食客围坐一圈,边聊边吃。

这烤豆腐,心急吃不了。

所以,节奏就这么慢了下来,而时间,就这么慢慢流逝。

当然,这个摊子吸引食客的,除了豆腐,还有人称豆腐西施的老板90后女儿李碧。

要是刚好撞上李碧给烤豆腐,这一顿烧烤吃的真是色香味俱全了。

以前的烧烤,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更多的,烧烤就是路边摊一个架子,食客们买几串,边走边吃,吃了就算,没几分钟的事。

多年后,烧烤虽然说不上登堂入室,但也已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如今的烧烤,已可做为正餐了。

甚至还不知不觉地形成了门派。

从大的来说,北方烧烤重肉,重口味。

南方沿海城市,还加上了各式海鲜,重新鲜,原汁原味。

而在这些流派中,本来就在黑夜里出没的烧烤,还有了更暗黑的流派。

例如上面所说,欣赏那一口爆浆的烤猪眼睛。

还有吃下三路的。

话说好吃莫过下三路,刺激还需重口味。

食客们边吃边笑着说吃啥补啥,而那边老板则是用着讲究的火候,为食客们端上一串串下三路。

就如那老球嫩腰:

羊球大火烤,烤老点,口感稠密;

油腰,则是嫩烤,最好留有一丝血丝。

还有将一只蝉的前世今生吃到极致的做法。

在烧烤摊前,一只蝉的命运是悲惨的。

身为蚕蛹,被串起来烤。

变身为蛾子后,也被串起来烤。

之前,还是一只肥肥胖胖的青蚕时,也难逃被串起来烤的命运。

而掌握这些青蚕命运的老板,却也对这烤青蚕倍加“宝贝”。

这种老板眼中的烧烤极品,你要不跟老板套点交情,老板还舍不得卖给你。

谁曾想,烧烤江湖,也藏着诸多民间高手,江湖故事。

那在宜昌路边烤着素菜,人称茄子妹的女老板,就与当年在隔壁烤生蚝的老板因烧烤结成了一对。

后来,两人共同经营着那家称为“茄子妹”的烧烤摊。

那茄子,要选择本地青紫相间的茄子。

重点的烧烤酱料,夫妻两人则是要在白天,就合力在后厨熬制好。

夜晚,这个有故事的烧烤摊,又会迎来一群有故事的人。

其中,就包括组了乐队,工作结束后带着团友来吃烧烤的段先生。

时间一长,久而久之,茄子妹对这食客的称呼,也已从“您好,请坐”,改口成了“段哥,来了啊,坐那吧”。

在尉犁县城边,有家烤全羊店。

客人,南来北往的大车司机最高。

走南闯北的司机们,最能知道哪里的东西好吃。

阿不都的烤全羊,就是他们口中的极品。

阿不都选的也是罗布羊,宰羊过程有些残忍,但却能带出好味道:

捆住羊的三条腿,留一条腿挣扎,血放得干净,羊肉没有膻味。

剥羊皮,要在羊腿上穿洞,然后吹气,吹得皮肉分离,全身鼓胀,使羊皮剥得轻松写意。

然后,阿不都用家传配方,先腌制好羊。

加起来,调料有十三羊,基本用的是中药。

然后把羊放进自制馕坑,用其中的高温水蒸气烤羊。

羊肉需在馕坑中完全封闭一个小时烤制后,阿不都会将烤好的烤全羊挂出来,招徕着过客。

烤土豆,这个简单的东西,在烧烤师傅老赵那里,则成为一道工艺品。

长春某家烧烤店,用瓦罐代替烧烤架。

谁都知道,瓦罐一热起来那壁摸不得。

可瓦罐烧烤,偏生讲究在这种条件下,多次将烤物拿进拿出,速度要快,以免时间差太长,造成烤物的口感不一。

于是,老赵的武器来了:一根看似平平无奇的折弯铁钩,在他手上变得出神入化。

一个简单的烤土豆,在他手上要做到一次性勾着几串入罐,临到好的时候,还得土豆勾出来涮上烤酱,再回炉续烤。

这个过程,看那技术,按照老赵的话来讲,那钩子就像是长在手上一般。

还有湖南岳阳的烤牛油。

牛油,是公牛的胸,一头牛只有那么五到六两,老一辈岳阳人将其称为黄金肉。

而在烧烤江湖摸爬滚打30年的王阳历,则是当地的烧烤传奇。

以前的老王,是在国营厂附近烧烤的。

那时候的国营厂,待遇什么都好,所以,员工的口味也刁。

老王就是靠这一手烤牛油,征服了这些人。

而这么多年来,这手烤牛油,依然是店里的招牌。

烤制的时候,需当小火慢烤,否则火一大,牛油就容易被烤焦。

吃的时候,油脂在牙缝间流窜,异常细腻。

老王的技术高超,虽然也收了不少徒弟,但是,当多年累积下来的熟客过来了,老王必然还会亲自上阵。

因为,是不是老王烤的,熟客们一吃便知。

原来,烧烤,也是一个江湖。

大凉山下的西昌,烤着小猪肉的老板,本来就好两口。

每天傍晚5点开始,那小猪肉一烤上,老板不光干活,还会很四海地跟着食客们整两杯。

喝着,烤着,就这么到了凌晨三点左右。

食客们散去了,老板则一个人搬着个小板凳,坐在店门口的树下。

一瓶啤酒,老板就这样直接对着瓶,一个人若有所思的慢慢喝着。

第二天,烤与喝,还要继续。

北方的炕上,几个兄弟一蹲,一杯白酒,几盘摆的并不精美的烧烤,就这么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

时不时地,来一个“走一个”,咪口白的,然后眨巴下眼睛,让酒顺入喉咙,再轻轻发出一声“啊”的饮酒自带配音。

然后,稍微顿一下,有人说着,有人吃着,慢慢地,长夜漫漫,烧烤白酒入喉穿肠过。

这江湖,伴随着人间的烟火气,迎着南来北往的食客们。

那里,有着隐于市的市井老板,有着为了生活,摆着小摊烤素菜的父子档。

那里,聚集着一帮因烤而来,却又不止因烤而聚的食客。

那里,经由食客,将各地的烧烤口口相传,渐渐地,江湖上被“久仰”的传奇多了起来。

这个江湖,流传着一句话: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但我还想再加一句:

一起吃烧烤的,不一定是兄弟;但是兄弟的,一定一起吃过烧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1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