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文武双全你不知道的辛弃疾

他文能提笔安天下,存词余首,传世余首

他武能上马定乾坤,50铁骑创5万人大营,生擒叛徒

他是万千少女的全能偶像,是金戈铁马的盖世英雄

但是就是这样厉害的人物,最终抱憾病逝。他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能成为万千少女的男神?最后郁郁而终?今天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辛弃疾传奇的一生。

最壮怀的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出生在南宋绍兴,公元年一出生就在战争沦陷区,本该是大宋的子民,现在却在金国的领土上。所以从小他便目睹了金人欺负宋人,这一切都是因为童年金国和南宋的那一仗,明明可以赢得胜利的南宋,却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候主动要求议和,并承诺割地赔款,甚至还配上岳飞父子的性命,这是南宋重文轻武的结果。所以在小时候的辛弃疾也立下了光复国土的志愿。

辛弃疾从小就承受着宋国人民在惊人统治下的屈辱生活,祖父还经常带着他站在高处,指着远处的山和告诉他:“孩子呀!那是我们的家乡,你长大后一定要效忠朝廷!担起收复中原的重任!我们的国土一点也不能少!”所以可见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小小年纪的辛弃疾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暗暗下定决心,要重拾失去的山河。

公元年,金国再次举兵侵略南宋,要预收全国人五年的个人所得税,于是老百姓一听这个简单,反了,于是各地人民趁机反抗,济南人耿京聚众起兵,于是22岁的辛弃疾也终于逮到了机会,毅然决然地举起了抗金的大旗。他组织了一支多人的队伍,加入了耿京的起义军中。耿京见辛弃疾文武双全,让他负责文书工作,并把帅印交给她保管,很是器重起义军,英勇杀敌,屡战屡胜,很快名声。就出来了。

公元年,辛弃疾代表起义军奉命南下,和朝廷取得联络,准备南北夹击,让金军腹背受敌,一举溃败。可还没等他联络回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义军队伍散了的坏消息就传来了。辛弃疾听到后悲痛万分,于是快马加鞭回到山东。他带领50勇士闯入5万多人的金兵大营。50对5万,胜算很小,但是辛弃疾还是擒走了叛徒张安国,等到金人回过神来,辛弃疾已经带兵在赶往南宋临安的路上了。第二天天还没亮,张安国就被斩首示众了。辛弃疾一战成名,轰动了南宋,宋高宗赞不绝口。这一年,辛弃疾23岁。

这时的他满怀希望地入朝听命,想象着在以后能有机会完成自己立下的誓言,收复旧山河。从他的美芹十论和九议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那是相当厉害,可是这位少年怎么也想不到,此后的人生再也没有机会走上战场杀敌,因为此时的南宋朝廷极端腐败,软弱无能,在面对强敌压境的局面,他们还是沉溺在暂时的安乐中。所以在重文轻武的朝廷,他被排挤了。

辛弃疾因为战功被任命为江阴签判,他刚一上任便写下一封又一封的奏折,但是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而且作为一个从北方沦陷区南下的归正人,辛弃疾还在朝廷不断受到排挤,不断承受着猜疑,他是满怀激情想要完成梦想的。这样的情况让辛弃疾很是郁闷,胸中万卷兵书无奈化作一首首悲歌,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烦闷。

执掌权力的人也知道辛弃疾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南宋官场是个共同体啊,你一个天天喊打喊杀的人,咋会用你?要是用你当初还用莫须有杀了岳飞吗?所以就是不肯重用他,把他安排到地方作一个地方官,换做一般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是辛弃疾时时刻刻都牵挂着自己的梦想,眼里有光,心里有梦。他们把辛弃疾安排到认为可以放弃的滁州,想要为难他,但是半年时光里。他想方设法的让小商贩活跃起来,穷困荒僻的地方经济都慢慢好了起来。

掌权人一看不对,于是又把他调到了江西剿匪,南宋政府派上万兵力都不曾打败土匪,在辛弃疾的部署和打击下,三个月的时间就肃清了。后来又后来,一次又一次,每个地方,每个官位,幸弃疾都是来去匆匆,前后被调动了40多次,每次短则几个月,长则不过两年。慢慢的,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变老了。在这刻意的调遣中兴气急,总是尽心尽力弹劾贪官,重农重商,可是这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呀!

最豪壮悲凉的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尽管他深深感受到了现在的诗句,但是他还是执着着自己的追求,梦想的终有一天可以上战场杀敌。转眼辛弃疾35岁了,眼看北伐收复中原遥遥无期,他真的太着急了。年南宋朝廷对金军的侵略一直畏畏缩缩,辛弃疾也终于看清了自己现在的处境,他半辈子都在梦想着与金军大战一场,但是南宋的朝廷终究还是容不下一个想要救国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公元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这一挥手就是十年,辛弃疾开始了隐居的生活,他建造了稼轩居,这些年他将其全部的才情寄情于诗词中。在辛弃疾在政治军事上落寞的时期,他在文学创作上却有了颇多收获。

最动人的爱情词: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妻子范如玉知书达礼,在这段被弹劾的时光,妻子默默照顾着她,辛弃疾的词也一改从前的铁骨铮铮,愤愤不平,多了很多的细腻和柔情。他用他手中的笔描写了乡下一幅幅悠闲的生活,隐居的生活,表面上淡泊平静,实际上他的内心依旧热血澎湃。

公元年,辛弃疾64岁了,他终于等到了朝廷任命的诏书。这一刻,他等太久太久了。上任后,他立即招兵买马,收集情报,认真仔细地为作战做准备。在备战的过程中,辛弃疾发现南宋朝廷并不是真正的信任倚重他,而是觉得辛弃疾在金国的名气高位,北伐装点门面而已。

公元年,宋宁宗召集大臣开始秘密商讨北伐之事,辛弃疾盼望着能够作为前线将军亲自收复失地,但命运再次打破了他所有的打算。就这样,这位满怀期待的老英雄满含遗憾与悲愤地离开了。他当时的绝望和寂寞可能只有辛弃疾自己知道。

公元年,南宋终于对金宣战了。此时,一生都梦想着收复中原的辛弃疾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最后,南宋竟然以失败告终,几十年的储备积蓄几乎损失殆尽,

等到年秋天,朝廷想要再次重新启用辛弃疾时,他已病入膏肓,不久后与世长辞,享年68岁。他最终还是带着遗憾走了,想了一生,也盼了一生。到了最后,这位一生都在梦想着收复失地的英雄还是没有站在战场上。

梦中中皆是遗憾,正应了开头的词“可怜白发生”

没有伯乐的千里马终究还是没有跑远,无止境的不信任和猜疑,数不清的多少次的调遣,这都没有让辛弃疾放弃他年少时立下的誓言。他的这一生都在努力地想要完成,但是生在南宋可能开始这个人生的选择就是错的吧!假如他生活在汉武帝的年代里,也许又是另一番天地吧?

在他逝世的最后,他还喊着杀敌杀敌,希望他能释怀这一生无尽的失望和等待太漫长了。最后用他的晚年一首词结束今天的故事

最气魄雄大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看到这里,觉得喜欢的朋友,记得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6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