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研团队赴塔吉克斯坦治虫害因地制宜助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梁乐通讯员蒋慧萍)一支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简称新疆生地所)的科研团队,6年来与塔吉克斯坦动物研究所开展持续合作,陆续再当地发现了苹果蠹蛾等6种外来入侵害虫。

面对可能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危害,新疆科研人员在我国监测预警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生物防治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构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害虫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目前塔吉克斯坦40%的棉田已得到有效监测和治理。

记者9日从新疆生地所获悉,这6种农林入侵害虫分别是:苹果蠹蛾、番茄潜叶蛾、马铃薯块茎蛾、葡萄花翅小卷蛾、甜瓜迷实蝇和马铃薯胞囊线虫。它们主要危害当地苹果、番茄、马铃薯、葡萄、甜瓜等农林作物。

将塑料细管挂在树枝上,就能让吃苹果的害虫“绝后”,从而挽救一大片果园。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现在却成为塔吉克斯坦农民的“香饽饽”。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吕昭智,见证了这些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结出的累累硕果。

“其实秘密都在这根塑料管里,里面放置了性诱剂,我们叫它迷向丝。”吕昭智说,在繁殖季节,将迷向丝挂在树枝,通过释放大量化学合成的雌虫信息素,来迷惑雄虫来“交朋友”。由于害虫交配期有限,一旦被迷向丝“迷惑”,耽误黄金“结婚”年龄,雌虫变成了“剩女”也就无法进行下一代繁殖。如此一来便可有效降低繁殖率,从而减少种群数量。监测数据显示,采用这种迷向技术,一亩果园只需挂40根管状迷向丝,就能让苹果蠹蛾等食心虫种群下降95%以上,其危害率下降85%。

这一技术只是生物防治的一个缩影。吕昭智介绍,在我国监测预警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构建了以投放性诱剂、种植蜜源植物诱集天敌技术,使用中国病毒农药(NPV),并结合塔国传统生物防治技术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目前,通过该集成技术监测的棉田面积已达塔国的40%,害虫得到有效控制。

除此之外,中塔双方研究机构已共同搭建起塔吉克斯坦有害生物的区域性监测和预警平台。针对塔吉克斯坦10余种农林重大害虫,主要采用测报灯、性诱剂(迷向丝)和普查三种技术和方法,为塔吉克斯坦的农林害虫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71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