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再亮,远不及故乡的月儿明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53189.html

看月亮,这是女儿的家庭作业。她在读初三。

老师说,你们细心观察,看昨晚、今晚、明晚的月亮,有什么不同。

闹钟定了时,晚上8点15分,不早一分,不晚一分。闹钟一响,就去园子里,抬头,看夜空。两个妹妹跟在她身后,都去园子里。举头,找月亮。

我给她们三姊妹念童谣:“初一看不见,初二一条线,初三初四娥眉月,初五初六挂银镰,初七初八像小船,初九初十月半边,到了十五六,朗月最亮又最圆。”

孩子们觉得好神奇:中国农历竟能当“指挥官”!于是,我又给孩子们讲中国传统历法,农历。

中国农历,正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确定为一个月。具体说,初一到十五,月亮走的是“上坡路”——从看不见到一条线再到最亮、最圆;接下来走回头路,从最亮最圆开始,变成半边月、蛾眉月,最后只剩“一条线”、看不见……下月开始,从无到有,从头再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孩子们听着,似懂非懂。三个小脑袋仰着,扭来转去,满世界找月亮。隔天,夜空中有了弯弯的一条线,颜色很淡,但那条线明显属于月亮。

继而,和童谣里唱的一模一样,月亮“长大”的步骤果然是:娥眉月-镰刀月-恍如小船荡悠悠-月半圆-朗月在天。一轮满月之后又逐日变形:朗月-半边月-弯月如小船-镰刀月-蛾眉……一个月过去,一个月又开始。循环往复。

明明无风无雨无云,不管有无月亮,深邃的夜空不知何故也只有稀稀落落一些星星。

忽然想起儿时的夏夜,在我的故乡,那个名唤“金盆桥”的池塘边,躺在竹床上乘凉。满天星斗,每一颗都明亮。天边偶有一颗流星划过,母亲便叹息着,不知谁今晚走了。天上有多少颗星,地上就有多少个人。一颗星坠落,就是一个人没了。

童年的故乡,星空清澈,月亮白得耀眼。而现在,我所在的中央海岸的星空,居然带着蓝绿色,仿佛有人哗啦一下,打翻了两个天大地大的颜料瓶子,淌出了深绿色、深蓝色,染满了夜空。

记得一个满月天,我们全家人出去吃饭,回来时车开近家门口,却被月亮吓着了:我们发现一颗比篮球还大的月亮正明晃晃悬在我家屋顶上。

以前,我们可从没见到过那般巨大的月亮!后来,夏秋两季刚入夜时,常能看到比篮球还胖一圈的月亮。而且不用天文望远镜,就能看到月球上的“海洋”,据说那是陨石坑。

那样的晚上,我拿一份报纸在月光下阅读。文章大号字体的标题,我能清晰辨认并一字不差读出口。

如果晚上大得出奇、亮得耀眼的月亮会吓着人,那么大白天看到月亮跑出来溜达会不会犯糊涂呢?

比如,某个清晨,我一抬头,看到了西边的高空居然还挂着牡蛎白的月亮,而彼时的太阳已迫不及待地从东方升起,它近侧的云霞被染得金黄、橙红。那一刻,我惊讶得迷糊了好几秒钟,不知今夕何夕,昼与夜在脑子里迅速交替变幻。而后莫名惊喜——原来这世上真有“日月同辉”啊。

后来,夏秋两季,很多个清晨,晨曦初露的晴朗日子,上班路上,我都看到太阳和月亮相逢于天边,它俩各自东西,遥遥相望。清晨日月同辉,一定会是个响晴天。

伊莎贝尔说,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用文字描述月亮形状的逐日变化,写下自己观赏月亮的心情,还要把这些变化画下来。

女儿如何写、如何画,我没看。除非她在学业上遇到困难,主动寻求帮助时,我才帮她一起答疑。学习是自己的事,没人能替你努力。再说,女儿心中的月亮,和我心中的月亮,也许是不同的。迢迢银河只有一轮明月,但每个人心中一定亮着不同的月光。

其实在我看来,月亮是否亮,月光是否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日今时,我们还有兴致仰头寻月、赏月。

拣了一些诗句说与女儿听: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我问伊莎贝尔:“这些诗句美不美?”

女儿答:“好美啊,爸爸。可是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我没有解释,只说:觉得很美就好,你慢慢长大,都会明白的。就像古时候中国有位了不起的诗人,叫李白,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长大后,他终于明白,“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还有首儿歌,本想哼唱给孩子们听,却半天没张开嘴。“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困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咯,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啊。虾仔你快高长大咯,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啊。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困落床。听朝阿爸要捕鱼虾咯,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啊。虾仔你快高长大咯,划艇撒网就更在行……”在心里,默默吟唱一小半,鼻子已酸得不行,泪水快要决堤。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想千山万水之外的老家了。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

半月谈《品读》

主播

李海洋编辑

应仁杰

责编

康轩山监审丨钟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