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双轮驱动全程绿色防控湖北恩施

图为工作人员在烟田利用天敌防控虫害。 资料图

近年来,国家提出“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中明确提出“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烟草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关于绿色防控的具体工作部署,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构建了烟区病虫害立体防控新模式,取得了绿色发展新成效。

“烟区实施绿色防控意义重大,我们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国家局、省局已经为绿色防控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突出创新驱动,实施了防虫与治病并行、体制与机制共转、现代与传统融合、治标与治本齐驱的‘四个双轮’驱动措施,构建烟叶生产全程绿色防控体系。”湖北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先开远介绍。

防虫和治病“双轮”同步行

为建成“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恩施州局(公司)全面贯彻国家局“虫害主攻多种天敌立体防控,病害主攻生物菌剂代替化学农药”的防控策略,聚焦病虫寻突破。

“我们主要是在功能微生物筛选、发酵工艺、施用方式上进行研究,寻求防病治病技术突破。”恩施州局(公司)农艺师谭军介绍说。为攻克烟叶病害难题,谭军按照“边试验、边总结、边示范,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三十年如一日,与烟农为伍、同烟田为伴、和烟叶为朋,埋头研究。

“谭军是植保方面的专家,恩施烟区遇到疑难杂症,都请他把脉开方。”同事们提起谭军,都赞不绝口。

谭军带领团队成员成功开展抗青枯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等微生物菌剂的研发和推广。5年来,累计推广面积20余万亩,综合防效达60%以上,亩均减少损失约元左右,湖北烟区防治土传病害的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80%左右。

一直以来,虫害是制约烟叶生产的另一大难题。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恩施州局(公司)农艺师夏鹏亮,进入烟草系统后,凭着对昆虫学的热爱与专注,追着虫子跑了近十年,构建了天敌昆虫立体防控体系。他研究的异色瓢虫、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累计推广面积达万亩以上,防治效果稳定在95%以上,确保了防治蚜虫化学农药零施用、农残零超标,该技术还在大农业推广40余万亩。

“夏鹏亮博士一心扑在恩施烟区天敌昆虫立体防控体系的构建上。恩施烟区绿色防控工作的持续推进,他功不可没!”恩施州局(公司)副经理朱家明对年仅35岁的夏鹏亮给予高度肯定。

恩施烟区科研团队还在烟草虫害立体防治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研究,已经初步形成异色瓢虫、烟蚜茧蜂立体防治烟田蚜虫,蠋蝽、赤眼蜂、性诱剂立体防治烟田斜纹夜蛾,生防菌剂结合地表诱捕器防治烟田地老虎,麦蛾茧蜂结合食诱、性诱技术防治烟仓害虫的立体防控体系。蠋蝽防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技术推广面积0.4万亩,化学农药减量52%,防效达68%。

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一起转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烟区病虫害难题,仅靠烟区单打独斗、闭门造车是难以攻克的。

年,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该校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微生物领域构筑了坚实的合作基石。

年,双方紧扣“植烟土壤保育”和“烟草绿色防控”两大主题,共同承担了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植烟土壤健康评价研究与应用”,取得一批创新突出、成效明显的技术成果。

年,在湖北省局(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指导下,双方又在绿色防控领域承担多项湖北省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和州公司自立项目。同时,恩施州局(公司)还与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等行业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其间,国家局绿色防控总首席研究员张忠锋、研究员王凤龙、教授丁伟等多次深入产区,悉心指导。

苦练内功固基础,强化外功壮筋骨。恩施州局(公司)年成立“天敌昆虫研究夏鹏亮专家工作室”,开发异色瓢虫规模化养殖和控蚜技术;年成立“微生物资源开发王瑞专家工作室”,筛选出系列有益微生物菌株,在全国地(市)级公司建立了一个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学科领域。

“我们更注重成果转化、技术孵化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只有把获得的功能菌变成产品才更加适合技术应用和推广。”恩施州局(公司)高级农艺师王瑞一直注重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出“技术—产品—商品”转化思路。在湖北省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有偿转让技术成果方式,近年来已累计生产4万袋菌剂商品用于湖北烟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恩施州局(公司)成立州—县(市)—烟站三级绿色防控队伍,分级负责技术研发、生产服务和理念宣贯。每年预算近千万元研发经费,其中约40%用于示范推广,且生产投入中用于土壤保育、绿色防控、有机肥等技术专项两千余万元;建立“州—县—站—农”四级推广与培训体系,重点解决技术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每年还对重点成果转化、先进技术推广、区域性技术应用等实施考核后,兑现绩效奖励近百万元。

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双轮”相融合

利用有益微生物调节烟田微生态环境,控制土传病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

传统人工培养纯化微生物是在不知道土壤样品微观信息的前提下开展的,较为随机,获得目标菌株有时如同大海捞针,具有偶然性。为提高获取目标菌株的准确性,恩施州局(公司)的科研人员广泛应用宏基因组学技术,事先了解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类群、群落结构以及关键物种等信息,极大缩小了目标菌株、目标样品的范围。“现代的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精准的信息,但有益菌株的获得仍然离不开传统的分离培养手段,两者的结合更好推动了微生物菌剂的开发。”王瑞介绍。

借用现代微生物组学分析技术,科研人员仅从8个目标土壤样品中就筛选出芽孢杆菌、放线菌、青霉、曲霉、木霉等50余株高效的抗病微生物菌株。为促进菌株扩增和定殖,研发团队提出就地开展功能菌的二次发酵技术,烟农可在家中将功能菌拌入适宜配比营养物中,保持适宜条件发酵1-2天后使用。结合恩施烟区普遍应用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措施,以烟草秸秆发酵物为主要载体,配置适宜组成成分,混入抗青枯病复合芽孢杆菌进行二次发酵,研制出抗青枯病生物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多元发展和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和措施。

同时,科研人员还根据不同种烟区域病虫害发生的差异性,通过建立病虫害测报点、运用现代信息化设备,逐渐完善病虫害监控预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全局把握病虫发生规律。“我们针对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共建立9个测报点,利用斜纹夜蛾性诱捕器进行监测,监测时间至烘烤结束,期间共发布预警2次,起到了较好的提前防治效果。”夏鹏亮介绍说。此外,还在“清江源”科技园区、宣恩椒园和利川南坪各装配一台病虫害智能预测预报设备,通过物联网APP对虫害和病害进行实时监控预警。

治标和治本“双轮”齐发力

万物土中生,健康的土壤是优质烟叶生产的基础。

土传病害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土壤退化引起的结果,加强植烟土壤的保育和修复才是控制烟草病虫害的根本。植烟土壤保育和修复是实现“减肥、减药”目标、推进烟草绿色防控、稳定烟区发展等一切烟叶工作的基础。因此,恩施州局(公司)提出了“健康土壤重保育、退化土壤重修复”的工作思路,自始至终把土壤保育和修复作为烟草绿色防控的基础来抓,围绕土壤酸化机理、绿肥还田模式、有机肥应用等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植烟土壤修复技术规程》、《酸化植烟土壤修复及保育技术规程》、《油菜还田改良土壤技术规程》和《烟草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四项技术规程。通过分类保育、分步实施,湖北省内一些因病虫害萎缩的优质生态区逐渐恢复了生机,烟叶规模和质量得到稳定。

年以来,恩施烟区在土壤和修复的各单项技术上累计推广达到万亩以上,其中以烟草秸秆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生产达到10万余吨,推广面积达到万亩以上,提高了植烟土壤的有机质、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强了土壤的保水与保肥能力,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种群,减少化学肥料用量20%左右。累计推广油菜还田技术30万亩以上,土壤团粒结构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根际青枯病病原菌丰度明显降低,病害发生程度减轻。

恩施州局(公司)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奋力创新,多轮驱动,构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模式,组建专业化绿色防控技术队伍,引导烟农积极参与,促进烟叶质量安全稳步提升,让绿水青山成为烟农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牛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0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