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人为了喝杯好茶,能有多讲究苏轼亲自煎

茶在北宋,极受人们的喜欢,从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饮茶成了一种风尚,北宋文人,更将茶喝成了一种艺术。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大多也有很高的修养和地位,他们既有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又有崇尚自由的心灵寄托,所以在饮茶时,总有各种各样的“雅趣”,或许在不爱或不懂茶的人看来,这是一种无关痛痒的“穷讲究”,但对爱茶的人而言,却是一种难以超越的文雅境界。

宋人饮茶,不仅仅在“喝”这个字上,还在于取水、煎茶、点茶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做法。

一、取水之道

“水是茶之母”,好茶需得好水配,古人认为,清冽甘甜的水能够催生茶性,增加茶的色、香、味、形,所以用什么样的水煮茶,很重要。

水和茶搭配得当,饮茶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水之取用之道,在洁、甘、活三个字。

宋代文士品茶,最先注重的便是水质的洁净、清澈。

煮茶的水,要澄澈没有杂质,清洁而不浑浊,这是最基本的,这样一来,不仅能欣赏茶叶在水中的姿态,而且还有一种清雅的感觉,正如梅饶臣的一首茶诗说,“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清澈的泉水与“兔毛紫盏”相配,便显得相得益彰,其场景未饮都令人陶醉。

其次,是注重取活水。

活水的概念,应该就是宋代文人提出来的,他们将流动的有源之水称为活水,用活水煮茶,更增茶香。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便对水进行了概括,他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将井水列为下等,山泉水列为上等。

井水几乎接近于死水,它在狭小的空间中,缺少活力和生机,和山水、江水相比,缺少了一种自由和奔腾,这与文士追求自由洒脱、心灵解脱的方向不符,因此是下等水,但井水毕竟不是“全死水”,比起池塘水来,又在其之上了。

江河水,虽然是活水,但因为接触面太广,水中杂质很多,因此也不是上乘,只有山泉水,既是活水,又从石缝、泉眼中流出,清澈洁净,没有杂质,味道也好,当然,好的山泉水可遇不可求,大多数时候,人们用清澈的江水便已经足够了。比如苏轼有一首《汲江煎茶》,其中写道: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连苏轼都觉得江水便已经不错了,我们就不必非得追求山泉水了。

再有,倘若在洁水、活水之外,水中还能有甘甜之味,那就更妙了。

正因为泉水大多有甘甜之味,所以用来煮茶,最是上乘。甘甜之水,更增茶的香味和口感,能中和茶中的苦味,文人雅士纷纷将甘甜之水作为煮茶的上品,爱喝茶的苏轼,便因为从无锡惠山泉取水煮茶而感到高兴。

正如梅饶臣所言:“清泠已向金盆贮,甘滑还从玉椀知;九酝酒醇由此得,小团茶味为留迟。”

当水具备了洁、甘、活三者之后,再用以上佳的茶叶,自然让人心驰神往,爱不释手了。

二、煎茶之道

取得好水之后,接下来的步骤便是煎茶。煎茶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那便是备茶。

因为唐宋时期的制茶工艺不同于今天,所以当时茶多为茶饼,在煎茶前,要用火来烘烤,一是为了提香,二是为了碾茶和罗茶。烘烤过的茶饼,要趁热用纸包起来,等到放凉后,碾成粉末,再用茶罗精筛一遍,将茶沫备用。这些工作做完以后,才真正开始煎茶。

苏轼本人,便十分热衷饮茶,他自己就是一位煎茶高手,曾经写过一首《试院煎茶》,可以说,将煎茶的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概括和总结,我们来看一下这首非常形象的作品,诗曰: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煎茶重在候汤,候汤要求水要三沸。候汤是个非常精细的活,要根据水的变化,来决定何时加水,何时加入茶叶,东坡常常自己进行操作,“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他怕小童掌握不好火候,所以亲自动手,可见东坡对候汤的重视。

三沸各有特征,要善于寻找关键,方能沏出好茶。东坡为我们总结出了观察水温和火候的“标志物”,一看水泡,二听声音。一沸时,水面会出现隐隐可见的水泡,犹如螃蟹眼一般,并伴有轻微声响,这时可以将火势减小一些;二沸时,锅的边缘出现连珠水泡,犹如鱼眼般大小,此时舀出一瓢水,之后加入茶沫并搅拌;三沸时,“沸波鼓浪”,即水彻底开了,这时将原来舀出的水添回,选择青瓷碗倒出以衬托茶色,于是茶的色、香、味、形便都有了。

由此可见,要想煎出一杯好茶,对火候和水沸的控制十分严格,据说初沸之水最能引发茶香,等三沸之后,水便“老”了,茶的精华也不能被全部激发出来,失去了最佳状态。

三、点茶之妙

茶至北宋,饮茶的方式比起唐代来,更显丰富,在煮茶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点茶、分茶、斗茶等艺术活动,真正地让喝茶成为了一门艺术。

宋代点茶的特点,在蔡襄的《茶录》中便有记载,点茶人先将茶饼烤炙之后,敲碎研磨成粉,再用茶罗将细末筛出备用,当水和火都恰到好处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点茶操作了。

“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

点茶时,茶盏的边壁要不留水痕,才是上佳,这足见点茶时的高要求。

众人在观赏点茶时,还有着更高的艺术追求,要欣赏绚烂多彩的汤华,连宋徽宗都热衷此道,亲自描写七次击拂过程,让茶拥有更好的色、香、味、形,不仅好喝,也好看,带给人极大的艺术享受,宋代诗词中,描写此道者极多,比如,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苏轼《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轻瓯浮绿乳,孤灶散余烟。——徐铉《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

在点茶之上,还有斗茶。斗茶是一种雅趣游戏,是文人雅士在品茗之余,发展出来的艺术乐趣,斗茶对水、茶、煮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北宋斗茶风气很盛,从王公大臣到文人雅士,无不热衷此道。晁冲之曾写诗说,“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为了争新斗奇,大家全力以赴,斗茶的风俗时尚让人头痛,晁冲之虽然不是什么夸赞之语,但从侧面反映出北宋人民的狂热。

斗茶是以点茶作为基础的,只不过引入了竞争性,所以更加精彩,胜负的标准,一看汤色,二看水痕。

汤色以鲜白者为胜,青白、灰白、淡黄等都是下品,因为汤色反映了制茶时的技艺,茶汤纯白说明采摘茶叶时正当鲜嫩,制作时火候也恰到好处,而偏黄色,说明采摘不及时,烘焙也没有掌握好火候,因此不是上品。

水痕以汤华能咬盏的时间长短作为胜负标准,“烹新斗硬要咬盏,不同饮酒争画蛇”。唐宋时期,茶都是制成饼状,饮茶前要进行炙烤研磨,如果研磨得足够细腻,点茶、击拂时恰到好处,汤华就会均匀细腻,并紧紧咬住盏沿,久久不散,因此,水痕出现的时间早晚,就可以成为茶汤优劣的根据,水痕早出现者为负,晚出现者胜出。

通过取水、煎茶、点茶等不同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文人喝茶的“穷讲究”还真不少,这些文雅的艺术活动,不仅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诵一时的艺术作品,让我们在千百年后,依然能够感受到古人的那份优雅和趣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