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柑橘潜叶蛾防治指南来了
潜叶蛾又叫鬼画符,柑橘潜叶蛾以幼虫危害嫩叶、嫩枝、潜入表皮下蛀食,形成银白色弯曲隧道,使叶卷缩硬化,易于脱落。当形成卷叶时,红蜘蛛、黄蜘蛛、卷叶蛾等多种害虫常会聚集于此越冬。潜叶蛾最适的繁殖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0%左右。在我国南方种植区一年可发生12-15代,发病高峰期有三个阶段,其中晚秋稍受害最重。
1)春季: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温湿度适宜时开始危害,出现第一次高峰期。
2)夏季;6月上中旬为第二次高峰期;在7月主要为害第二次夏梢,立秋前后有一低峰期。
3)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全年高峰期,虫数多而猖獗。
如何有效防治柑橘潜叶蛾?
1.农业防治
冬季清园修剪时,仔细查看枝梢和叶子,发现藏有越冬虫蛹和幼虫的要及时清除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基数。生长季节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和调控使用新梢抽发时间集中在成虫产卵的低峰期是防治的关键。
在柑橘夏、秋梢抽发时,控制水肥,采取“去零留整,去早留齐,集中放梢”的抹芽放梢措施,打断其食物链,使夏、秋梢抽发整齐,以减轻其为害和减少喷药次数。将抹除的晚秋梢、冬梢及被害枝,集中烧毁。
2.生物防治
在新梢萌发期,利用草岭、白星姬小蜂和捕食性蚂蚁等柑橘潜叶蛾的天敌防治,注意保护天敌。
3.化学防治
当年嫁接苗或砧木苗在新梢抽发后就要防治;幼树的保梢期在嫩芽长出0.5-1厘米或嫩叶受害率达5%或田间嫩芽萌发率达25%时,开始施药。以后5-7天1次,连续2-3次,重点喷布树冠外围和嫩芽嫩梢。
放梢后幼虫孵化高峰期喷药为最佳时期:
1)第一次药,以防治成虫为主。当夏、秋梢芽长至3毫米时或在新芽抽出50%时喷药防治;在傍晚连续喷药2-3次,每隔6-7天一次,直到新梢木质化。
2)第二次药,以防治潜人叶内的低龄幼虫为主,一般可于中午喷药效果较好。
药剂建议:
2.5%溴氰菊酯乳油-倍、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粉散粒剂-倍液、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喷雾、40.7%乐斯本乳油倍、20%杀灭菊醋倍、20%灭扫利乳油倍等。在喷药防治时注意不同种类的药剂要轮换施用,以免抗药性的产生。每隔5-7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
以下引用: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易继平,根据潜叶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编写成的歌谣,让大家对潜叶蛾有更多的了解:
成虫银白亮闪闪
白天休憩草里钻
华灯初上始活动
飞上嫩芽把卵产
卵孵三天变幼虫
就地潜入叶表中
蚕食叶肉留表皮
画符伤叶是元凶
边吃边拉叶边爬
吐丝卷边把蛹化
恶劣伎俩谁能敌
药水天敌它不怕
一周之后蛹化蛾
转世投胎又作恶
一道枝梢一世代
春梢不见潜叶蛾
十恶不赦绘图虫
声讨其罪词亦穷
携带溃疡传溃疡
毁树毁园怒苍穹
防治良机有两个
成虫幼虫别错过
芽长厘米快喷药
性诱成虫好效果
精准用药不能估
一控两减要记住
保护长江农先行
关乎千家与万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