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田里幺蛾子泛滥,80种作物受灾
您知道吗?有一种特别能吃粮食,还特别能战斗的虫子,正在我国蔓延。并且这种大虫子还特别能飞,一夜就能飞越百里。特别能生,每次能产卵-粒,一生你能够产卵-0粒。它的危害已经超过了80种植物,但是几乎没有天敌。它原产美洲,第一次发现是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不过很快就攻陷了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并且在年出现在了非洲的尼日利亚,经历了2年时间,非洲的44个国家全都出现了它。它已经几乎蔓延到了数十个国家。很多的农药对它已经失去了作用。而现在,在广西、云南、湖南,也发现了这种虫子的身影。这种“幺蛾子”的学名,叫做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危害的植物主要包括玉米、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燕麦、粟、水稻、花生、黑麦草、高粱、甜菜、苏丹草、大豆、烟草、番茄、马铃薯、洋葱以及小麦等等。今年的1月,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第一次发现了草地贪夜蛾的身影,3月,广西河池市也发现了草地贪夜蛾。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院士团队的推测:5月份以来,草地贪夜蛾很可能已经影响到了广东、海南、贵州以及湖南的南部省,很可能在四川、重庆以及江西和福建也会有它的身影。那这草地贪夜蛾长啥样子呢?主要有两个特点。这草地贪夜蛾的头部有着黄白色的“Y”字型斑,在腹部的末节有着呈现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点。一般身体是绿色,浑身有黑线和斑点,在黑色的背部有刚毛,体表有很多纵列的条纹。在田里,低龄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一般在叶片的背面藏匿,如果遇到惊扰之后,就会浑身蜷缩成“C”字型。那如何防治这种草地贪夜蛾呢?首先要着落在监控上。设立监控点,结合高空测报灯还有黑光灯进行成虫迁徙数量和动态的检测。并且在还未发现草地贪夜蛾出现的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开展灯诱监测。对玉米生长季节,开展大田普查。预防为主,早预防,早控制。其次,在已经发现草地贪夜蛾出现的云南和广西地区,加强成虫诱杀、虫卵和幼虫防控,并对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以及东北春玉米地区加强迁肥成虫的检测以及防治。第三,草地贪夜蛾不容易防治,一次性有效遏制难度大,最好及时发现,在幼虫阶段就开展防治工作。有条件地方可以和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发挥自然农田环境中的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有效行程生态阻隔带。如果已经进入了成虫期,就要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并且配合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达到提升防治效果的作用。低龄幼虫阶段,是防控的最佳时期,这时候要用喷药防控,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喷药部位集中在玉米的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药物在卵孵化初期选择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如果玉米中的草地贪夜蛾密度已经达到每百株达到10头,就要采用化学农药有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等进行防治了。
上一篇文章: 极端自私的生物研究者发现一种食人蛾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