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乡村,了解与帮助乡村发展
乡
村
振
兴
实
践
团
报告名称:深入乡村,了解与帮助乡村发展
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班级:20植保四班
指导老师:单发明
负责人:祁鹏硕
团队成员:曹振辉、袁子豪、董明航、徐靖祥、李过
深入乡村,了解与帮助乡村发展
摘要:本文基于对乡村进行的科普宣讲,调研献策,志愿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乡村现状,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促进乡村战略的实施。
1.活动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活动目的
着眼于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在未来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青年学生深入乡村,亲身体验乡村生活,了解当地乡村发展,以及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于乡村。本文将重点从深入玉米地与树林两个地方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3.活动时间
年7月-年8月暑假期间
4.活动地点
滨州市博兴县庞家镇、潍坊市寿光市、潍坊市坊子区霞山区、聊城市东昌府区、莱芜区铜山镇、昆明市禄劝县团街镇
5.活动成员
祁鹏硕、李过、袁子豪、曹振辉、徐靖祥、董明航
6.活动对象
各位实践小组成员、农民等
7.活动形式
1.志愿活动:各个参与成员选择到达自己临近的村镇,实地了解村镇发展,通过义务参与村民的日常劳作,真正体验到乡村农业发展的不足;同时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义务进行村庄大扫除,以实际行动带动村民意识到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
2.调研献策:组织团队成员走访当地乡村,了解当地乡村当前的具体状况,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对当地乡村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言献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当地乡村的振兴。
3.科普宣讲:团队成员通过图书馆读书,网络查阅等途径进行科普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资料,提高自身知识量,拓宽知识面,之后走访当地乡村,对当地村民进行乡村振兴方面的宣讲,加大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加快当地乡村的发展。
4.了解当地病虫害:成员对自己当地的多个村庄的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进行调查,通过去当地田地、果林等实地考察,及与当地农户进行交流,真正了解当地的病虫害,最后查询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所学,对当地出现的病虫害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给农户,真正对当地农业有一定帮助。
8.成员分工
祁鹏硕:资料搜集,实地调研,结合成员实践内容编写实践报告等;
李过:实地调研,整理实地调研资料,提供影像资料;
袁子豪:实地调研,提供影像资料,编写实践感悟及实践过程;
曹振辉:实地调研,资料收集,负责实践活动流程的安排;
徐靖祥:实地调研,负责活动总结,整理报告,统筹规划。
董明航:资料搜集,制作调查问卷,走访调查,进行实地调研实践
9.实践过程:
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成立活动小组,成员分工联络活动地点,沟通协调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前期相关工作的安排部署,分工、安排工作项目与细节,并报告活动的行程和注意事项。提前安排好实践中的路程选择,确保实践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保证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
各位成员到达当地后,与当地负责人见面并讨论相关事项,做好人员相关登记。做好文字、影像记录,以便后期采用。
9.1.线上问卷调查
在线上,成员们将问卷调查发布在网上,征集了到了许多结果,团队成员认真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统筹规划制定了可行的调查方案。
9.1.1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问卷的共人,其中包括山农各学院学生人,周边居民人。54%以上的被调查人员了解病虫害知识。据结果分析:54%的人了解病虫害,27%的人了解一些常见的病虫害,19%的人完全不了解病虫害。
了解病虫害的人群中,他们主要是通过纪录片和互联网的形式了解到有关病虫害,极少数的人通过书籍和电影的形式所了解。
数据表明72%的人身边人重视病虫害的学习,20%的人身边人对病虫害的学习怀着一般的心态,8%的人身边人不重视病虫害的学习。
9.1.2资料收集
玉米常见虫害
一、玉米螟
1、玉米螟又被称为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常见的虫害,它会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全年一般发生2-4代,在海拔低、温度高的地区,发生代数更多。
2、成虫一般喜爱在夜间活动,飞翔能力比较强,具有趋光性,寿命为5-10天,喜爱在离地50cm以上、生长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
3、玉米螟幼虫孵出后,刚开始会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玉米植株,刚孵的幼虫,能吐丝下垂,并借助风力飘移到邻株,使邻株造成危害。
二、黏虫
1、黏虫又被称为麦蚕、五彩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与牧草作物的常见害虫,危害玉米比较严重,黏虫是一种迁移性、多食性、暴发性的害虫。
2、发生黏虫与温度、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成虫产卵适宜温度为19-25℃,当温度达30℃以上时产卵会受影响。
3、如果湿度越大,就越有利于成虫产卵,尤其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下,更有利于成虫产卵、卵孵化、幼虫发育。
三、蚜虫
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主要在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玉米心叶上,抽穗后主要危害穗部,吸收玉米汁液,妨碍其生长发育,还会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会将花粉粘住,影响玉米散粉,此外还会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导致玉米减产。
四、棉铃虫
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又被称为青虫、钻心虫、棉铃实夜蛾等。
五、玉米叶螨
玉米叶螨又被称为红蜘蛛,危害作物种类较多,主要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作物叶片会由黄色变为白色并枯死,会严重影响玉米灌浆进程,导致产量减少。
玉米常见病害
一、玉米大斑病,目前国内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者减产50%左右。大斑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很少发生,后期逐渐加重,发病叶片上形成梭形大斑,病斑黄褐色或青灰色,中部色浅,边缘色深,长5—10厘米、宽1.2—1.5厘米,严重时几个病斑互相连接,叶片提早枯死。
玉米小斑病,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减产70%左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而也危害叶鞘、包叶和子粒。
二、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根和茎部等,玉米生长的整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玉米粗缩病,其中苗期感染的几率最高,染病后的玉米植株在5-6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毒性玉米病害,以带毒灰飞虱传播病毒,是中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亦是中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该病害具有毁灭性。一般田块产量损失40-50%,发病较重的田块产量损失在80%以上,严重的田块几乎毁种绝收。
玉米粗缩病在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云南地区树林常见的病虫害
云南松毛虫,为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的一种昆虫。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福建、湖北、广东、湖南等地。寄生于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侧柏、柳杉等。以幼虫啃食柳杉针叶、嫩枝,影响植株生长,轻者降低生长量,重者则造成成片林木呈火烧状死亡,制约柳杉生产发展。
防治:采取化学和人工方法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5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中老龄幼虫以前用速灭丁1:倍液及氧化乐果1:倍液选择晴天无露时间进行喷杀,第一次施药2d后进行防治效果调查防治率达不到90以上的地块进行第2次喷杀。施药7d内严禁在施药林内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
人工防治:7月中旬以后幼虫结革,采取人工摘革方法,彻底清除虫革,集中进行销毁
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蛀干害虫。在我国危害的树种有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樟子松、黑松等多种树种,其中以云南松受害最为严重。
危害:松小蠹蛀梢和蛀干习性使其长时间隐藏在树体内部,不易发现和防治。5—11月为蛀梢为害期,成虫蛀食当年生枝梢;11月至次年4月为蛀干为害期,成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钻蛀、产卵,蛀梢和蛀干交替出现,历时长,危害严重。松小蠹还具备迁飞习性,扩散快,导致松林成片死亡。
9.2.线下实地调
我们团队成员中的五个成员,走访各村,了解了当地玉米的生长状况与生长优势。通过对当地技术人员的进行调查走访,为当地解决农业技术问题和技术难题,在各村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共有的种植玉米问题,并且与专业老师取得联系,得到指导后,与技术人员一起指导各村农民。
通过了解,我们将种植玉米技术相关信息汇总如下:
目前主要以夏玉米和春玉米为主,糯玉米产量销量都比较高。
对于选地玉米是喜肥水、好温热、需氧多、怕涝渍的作物,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因此选地最好以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值6.5~7之间,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水肥管理:在5-6片叶时,第一次追施苗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于畦中间开沟条施,然后盖土。苗期缺术,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在雨天、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要注意开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穗期田管目标是:攻秆、攻穗、严防缺水脱肥,使植株整齐、芝节粗短、叶片宽厚,根粗量多,雌雄穗发育好。在8-9片叶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秆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加氯化钾7.5公斤,施肥方式为条施。在14-15片叶时(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这次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5%左右,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加氯化钾10公斤,结合大培土施用。在9片叶和15片叶时分别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亩用50克稀土或-倍磷酸二氢钾喷施。玉米从拔节到抽穗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时缺水,发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协调,影响授粉,造成秃顶、缺粒或空秆,所以这时期应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区,要注意开沟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为害的危害期,都要喷施-倍敌百虫或杀虫双+Bt粉混合喷施,防治玉米螟。
中耕培土:为防止土壤板结,消灭杂草,提高根系的生长机能,促进根系的多发和深扎,穗期要根据土壤和杂草情况进行中耕、培土。一般拔节到抽雄前进行1-2次中耕,在行间进行2-4寸的深中耕,切断部分毛根,刺激多发新根,增强抗旱抗倒能力。在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再浅中耕1次,并培高土垄。
抽穗结实期的管理,此期是决定有效果穗数,每穗结实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时,主要抓适量补肥(尿素10公斤)、抗旱与排涝、人工辅助授粉等工作。抽穗开花和灌浆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马水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积水缺氧伤根。玉米开花期,如遇不良天气,应进行人工授粉2-3次,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可减少缺粒和秃顶。
在病虫害防治上原则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发现早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小地老虎等。药剂防治上,大小叶斑病、锈病可用50%多菌灵倍、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倍液喷施。玉米螟、粘虫可用10%氯氰菜酯倍加Bt粉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倍、棉铃虫可用Bt粉倍加天力粉剂倍喷杀。
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获期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天。一般在授粉后16-22天收获夏种16天,冬种22天,采果后要及时供应上市。
此次调研让我们对平日常吃的玉米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销售方式我们也对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建议,精加工,深加工,高品质,网络销售。随着水果玉米的流行也可以扩大其种植面积,增加收益。
9.3.总结调查及分析
通过调研,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还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劳累。为保证调研客观和准确,我们随机来到了三个乡村,分别是陈盘龙村、前宋村和冯家林村。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
其一,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不但深受病虫害的摧残,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低,生活经营困苦。这需要领导阶层做出相关政策的改变以激励农民,推动农业进步。其二,农业技术难以广泛推广。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推广慢,农村田地产量低、种植农作物品种单一的状况层出不穷。
此次调研深切反映了农村现状,要想彻底改变就得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依靠群众力量,提高生产积极性,灌输正确的发展理念,引用科学的发展模式,走上富裕之路。
10.实践感悟
首先总结本次社会实践就是苦中作乐,我们假期的闲暇之余,去参观了我们当地的生态博物馆,虽然不大但是给我的感觉倒是耳目一新,样本数量很是丰富。这次参观活动,可以说是让我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昆虫的魅力,印象最深刻的非蝴蝶标本莫属,蝴蝶本身的发育过程就极具魅力,给了我深刻的感悟,蝴蝶的幼虫十分丑陋,但是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后冲破了束缚自己的茧,成为了蝴蝶。人亦是如此,要经过痛苦的蜕变,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发光发热。其次我们也深入乡村,了解农业发展现状,进入田地中实地考察,询问当地农民当今农业发展状况,深刻认识到当今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业发展的迫切性,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