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卖履成语学习

分香卖履(成语学习)

这个成语使用频率不高,其义指人临死时对妻妾的眷恋之情。语出曹操《遗令》,见《魏武帝文集》卷三: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道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监殿中,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suì)帐。朝晡(bū,申时)上脯糒(bèi,脯,干肉;糒,干粮)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魏武临终图

这段话的大意是:现在天下尚未平定,所以不能按古礼制办理丧事。我有头痛病,从早先就开始带头巾。我死之后,装敛时的服装就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百官在朝的参加葬礼,葬礼完毕就可以除服了。其他带兵戍守在外的官员,不要离开驻守地。和部门官员要各司其职。把我葬在邺城的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接近。我的婢妾和歌舞伎人,都是辛勤劳苦之人,让她们住在铜雀台。在台堂上设六尺床(坐具),设繐(稀麻布)帐。早上和午后供奉脯糒之类供品。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在繐帐中表演伎乐。你们(指妻妾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眺望一下我在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料可分给诸位夫人,不要用这些东西作祭品。诸舍中无事可作时,可以去作鞋子拿去卖。我作官时的绶带,都要和我一起下葬;其余的衣裘之类,可别作一处埋葬。不能葬埋的,你们兄弟可以一起分了好了。

魏武临终图(电视剧照)

《魏武帝文集》是后人辑录的曹操的诗文。《隋书·经籍志》录有《魏武帝集》二十六卷(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帝逸集》十卷,亡。)、《魏武帝集新撰》十卷。两《唐书》均著录《魏武帝集》30卷,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魏武帝集》30卷,《逸集》10卷;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魏武帝集》,未注明卷数,今均已散佚。现存《魏武帝集》有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一卷和近人丁福保编《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四卷。中华书局年出版有《曹操集》,即据丁本,并加以补充。年第九次印刷时,又补充了《补遗》三则六条。上引文即出自该书。在张本的《魏武帝集》中,《遗令》分为《遗令》和《遗命诸子令》两篇,自“吾死之后”以下属后篇。

《遗令》中“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一段话,是曹操交待如何处置他的妻妾的话。西晋时,陆机在任著作郎时,见到了秘阁中所藏的曹操的这篇《遗令》,感叹其“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作了一篇《吊魏武帝文》,其中有这样的慨叹:“惜内顾之缠绵,恨末命之微详;纡广念于履组,尘清虑于余香。结遗情于婉娈,何命促而言长。”

明代的孙能传在《剡溪笔谈》有这样一段议论:

司马温公(光)语刘元城(安世):“昨看《三国志》,识破一事。曹操身后事,孰有大于禅(shàn)代?《遗令》谆谆百言,下至分香卖履,家人婢妾,无不处置详尽,而无一语及禅代事。实以天下遗子孙,而身享汉臣之名。”贼操奸心直为温公剖出。今《魏志》载《遗令》寥寥数语,其分香卖履,处家人婢妾,皆无之。裴松之《注》亦不载,志岂有别本邪?陆士衡《吊魏武帝》文略叙其语,然谓“惜内顾之缠绵,恨末命之微详;纡广念于履组,尘清虑于余香”,则未免堕其奸中。吊文可无作也。(司马光对刘安世谈《遗令》事见《元城语录》卷中《遗令第三十一》)

曹操的奸雄形象,是宋以后人的评价,唐以前“阿瞒”是没有那么多的“黑粉”的。梁陈之际的诗人张正见还以此创作了乐府诗《铜雀台》:

凄凉铜雀台,摇落墓田通。云惨当歌日,松吟欲舞风。人疏瑶席冷,曲罢繐帐空。可惜年将泪,俱尽望陵中。(《乐府诗集》卷三一)

既是乐府诗,后人就不乏拟作,多是感慨曹操身后婢妾们的凄凉。比如王勃拟作:“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乔知之的拟作:“金阁惜分香,铅华不重妆。空余歌舞地,犹是为君王。哀弦调已绝,艳曲不须长。共看西陵暮,秋烟生白杨。”后世逐渐衍生出“分香卖履”或“分香”、“卖履”、“香履”等成语,均为表示临终顾念妻妾的意思。

例:

1.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庳,然皆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

——《苏轼文集》卷二一《孔北海赞叙》

宋版《东城文集》书影

2.(甄后)始于袁,终于曹,而后注意于公幹,仙人不应若是。然平心而论,奸瞒之篡子,何必有贞妇哉?犬睹故妓,应大悟分香卖履之痴,固犹然妒之耶?呜呼,奸雄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已。(依小说,曹操化为犬,见刘仲堪妻——铜雀台故妓所化,挣断绳索咬住了刘妻的衣衿。)

——《聊斋志异》卷七《甄后》

聊斋志异·甄后甄后

按以上二例,仍然是沿袭,没有脱落曹操故事。

3.(赵明诚)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叙》

李清照和《金石录》

5.分香卖履独伤神,歌吹声中繐帐陈。

——查慎行《曹操塚》

4.人当属纩之时,所最不忍诀者,床头之暱人耳;苟广其术,则卖履分香,可以不事矣。

——《聊斋志异》卷二《祝翁》

聊斋志异·祝翁

5.预争皇后怜诸妇,终作分香卖履人。

——近人吕志伊《读史感悟》

又有作“分香”者:

6.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杜牧《樊川集》卷一《杜秋娘》诗

7.台上年年掩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全唐诗》卷六五五罗隐《邺城》

8.吊客伤心同沥酒,爱姬收泪各分香。

——刘克庄《后村全集》卷六《哭梁运管伋》

又有作“卖履”者:

9.疑塚却媸铜雀妓,空教卖履望西陵。

——清·梁绍仁《两般秋盦随笔》卷六《唐公韵事》录唐仲冕七律八首其八

又有缩略作“香履”者:

10.铜雀遗事寻香履,雪苑前游忆咏觞。

——清·王复《和渭川寓感原韵即以寄怀三首(其三)》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在统一北方,发展北方经济、文化,稳定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上,都有着突出的贡献。唐以前对他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李世民称其“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其《祭魏太祖文》虽有“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说他心目中没有君王的贬低之词,还是能够肯定他“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於往代”的。这也基本上代表了唐代对曹操主流认识。宋代以后,像前引《剡溪随笔》中司马光那样的评价,逐渐占据了压倒性的主流。虽然《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充分肯定了曹操的历史功绩,但在更多的文学和史论著作中,道德的评判深深掩盖了他的政治功业,这可能与宋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加强调忠君有关罢。比如苏轼在《孔北海赞叙》中,评价曹操说:“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因此“分香卖履”这个典故也被赋予了讽刺和贬低的意味。这在我们前面所举例子大家可清楚地看到。

就这个历史故事和成语“分香卖履”,虽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但民间却少为人谈及。明代小说《三国演义》虽有叙述(见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尽》),人们似乎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华佗之死上了。而成语“分香卖履”,也可能由于其使用语境的限制,也不大为人所知晓。

成语学习,我觉得像《现代汉语词典》那样,仅简单地注释出词义,若是在读书时遇到一个不理解的成语,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至于要学到能熟练使用,或者在阅读时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用语之妙,则至少还是要查一查专门的成语词典。必要时,尚须查阅原文出处,甚至最好能找到几篇后世引用的文章,整篇阅读一下。这样就可以弄清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其意义、用法的沿革流变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先了然于心,再将词语内化到自己的词汇体系中去,日后使用,就能了然于口、了然于手了。若大家都这样的态度学习我们的语言中的宝贵词汇,自然就可以减少、避免出现“空穴来风”现象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