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是五官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但对颜值影

眉目传情,眉眼和言语一样能传递信息,蛾眉还是古代女子的代称,因此在眉上作文章是有理由的。眉只是眼上两道,却能被赋予那么多形式。五代时就有了开元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却月眉、分稍眉、涵烟眉、拂云眉、横烟眉、倒晕眉等样式。还有女性因眉美而著名,如庄姜、卓文君、张敞妇和吴绛仙等,是名副其实的“美眉”。唐代的眉从细到粗,又从粗到细,从浅到浓,又从浓到浅,时尚变化,成为时世妆的一部分,所以唐代朱庆馀的诗中便有“画眉深浅入时无”之问。

01

眉与性情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声容部》中对眉眼作了一番讨论。如“眉之秀与不秀,亦复关系情性,当与眼目同视。然眉眼二物,其势往往相因。眼细者眉必长,眉粗者眼必巨,此大较也,然亦有不尽相合者。如长短粗细之间,……张京兆工于画眉,则其夫人之双黛,必非浓淡得宜,无可润泽者。短者可长,则妙在用增;粗者可细,则妙在用减。但有必不可少之一字,而人多忽视之者,其名曰‘曲’。必有天然之曲,而后人力可施其巧。”

[明]佚名《千秋绝艳图卷·绛仙》局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的女子都喜用细长的弯眉,李渔也认为“眉若远山”、“眉如新月”这种弯曲的细眉好看,认为“能酷肖远山,尽如新月,亦须稍带月形,略存山意,或弯其上而不弯其下,或细其外而不细其中,皆可自施人力”。那种平直的眉毛和八字眉很不好看。“俨然倒书八字。变远山为近瀑,反新月为长虹,虽有善画之张郎,亦将畏难而却走。”如果是那种眉毛就算是善于画眉的张敞在,也会望而却笔。

[清]费丹旭《罗浮梦景图》(局部),无锡市博物馆藏

[清]费丹旭《月下吹箫图》(局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李渔所说的眉与性情相关的论断在《红楼梦》中有生动的例子,如第三回:“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王熙凤则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林黛玉是“罥烟眉”,暗示其不落凡尘的个性。王熙凤的“柳叶吊梢眉”说明了她的精练与狠毒。

02

眉式之风尚

“画眉入时”说明了眉式和服饰一样,有流行也有过时。不同时期流行的眉式颇不相同,眼睛上面这方寸之地对于妆容相当重要,眉式有长短、粗细和颜色变化。一个朝代还同时流行多种眉式。如《妆台记》记载了各时期的不同眉妆:后周静帝令宫人画眉墨妆。汉武帝令宫人作八字眉。隋炀帝给宫人螺黛作翠眉。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蛾妆。齐梁间多效之。唐贞元中,又令宫人青黛画蛾眉。魏宫人画长眉。

战国时期的眉尚细长,也就是如蛾触角细长而弯的形状,所以称为蛾眉,也写作“娥眉”。如《诗经》中的“螓首蛾眉”。后来的文学作品写到美人,多称其眉为蛾眉,或者直接称美人为蛾眉。如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张祜《集灵台·其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流行时间最长的,当为山形眉,即如远山山脊一般的平缓曲线,从汉代的卓文君开始断断续续流行,直到清代还是时尚。《赵飞燕外传》有:“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宋代晏几道《菩萨蛮》:“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后汉书》卷三四记载了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画八字眉。梁冀毒杀了称他为跋扈将军的质帝,这么一个凶恶的人却非常惧内。孙寿被封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年收入五千万,加赐赤绂,待遇几乎与长公主一样。“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八字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流行,八字眉又名愁眉、啼眉。白居易诗《时世妆》诗有“双眉画作八字低”之句,《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诗有“时世斗啼眉”。晚唐时期也流行八字眉。明清仕女画也有作愁眉状的。

[明]唐寅《秋风纨扇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明]陈洪绶《红叶题诗图》(局部)

长形眉是一直流行的眉形之一。如南朝丘迟《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有:“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唐代李商隐《无题》诗有:“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韦庄《女冠子》诗有:“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中说天宝末年时世妆:“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说:“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穷人家的女孩子忙于生计,不能如富贵人家追逐时尚。

最夸张的是《清异录·卷下》所记的唐代的莹姐:“平康妓也,玉净花明,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唐斯立戏之曰:‘西蜀有十眉图,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图,更假岁年,当率同志为《修眉》史矣。’”莹姐每天画一种眉,人说西蜀有十眉图,换莹姐可作百眉图,用上一年的时间便可编写一本眉史了。

从唐代留下的绘画上还可看到丰富的眉式。细细的蛾眉,长长的柳眉,以及如蛾翅一般的粗眉,各有千秋。

↑[唐]新城长公主墓壁画

←[唐]阎立本(传)《步辇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初唐时的眉还流行细长,开元初年眉形逐渐变粗,至盛唐则如《簪花仕女图》中的蛾翅形粗眉。唐末韦庄《木兰花》词有:“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唐末的眉式回归为两头尖的细柳叶眉,五代延续了这种眉形。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的眉形细长而淡雅,欧阳修《好女儿令》词有:“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靸鞋儿走向花下立着。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南乡子》词有:“浅浅画双眉。取次梳妆也便宜。洒着胭脂红扑面,须知。更有何人得似伊。”

明清时期,新月形的弯眉也很流行。元代则有一字形眉。

[清]姜纁《李清照小像》局部,无锡市博物馆藏

元世祖皇后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03

眉色之演变

历代眉毛颜色多为青黑色,也就是黛色。黛所指代的颜色不十分明确,通常从青到黑之间的颜色都可以称为黛。深青色也会被称为“翠”,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写东家之子“眉如翠羽”。早期人类在身体上绘制的黑色多来自炭灰,这是最容易得到的黑色。后来有了石墨画眉,称为石黛。

汉代刘熙著《释名》有:“黛,代也。灭去眉毛,以此代其处也。”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唐代刘长卿《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诗:“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杜甫《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宋代王安石《谁将》诗有:“谁将石黛染春潮,复拈黄金作柳条。”《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近知先相国崔珏之女莺莺,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现在河中府普救寺借居。”隋代吴绛仙使用的螺子黛应该是更不容易得到的画眉佳品。

[明]《六幻西厢》

宋代,画眉有专用的画眉墨,妇女们已经很少使用石黛。宋人笔记中有关于眉墨制法,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癸集》卷七记:“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调匀,黑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

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称为“画眉集香圆”。元代开始,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多用京西门头沟斋堂地区特产的眉石。元代眉石是以碳粉制成。

民国初年汪瀚编撰《秘术海》有“美眉奇术”:“友人乌君蛰庐,告予以新法,言能使妇人眉美。君云:每日晓妆时,以五十倍硼酸水(化学药名,西药房有售),反覆洗眉毫,更以刷蘸绿茶浓汁,竭力摩擦之。如是日久,则眉际自现非常美态。惟少觉痒,不可搔之,须以软刷徐擦之,痒即止。”硼酸呈弱酸性,能软化角质皮肤,具有张开毛孔的效用。并在与其他药品一起使用时提高药效。看来这个“美眉奇术”或许还是有道理的。民国时期的眉基本延续长而略弯的眉式,浓淡适宜为美。

民国杂志插图

(本文节选自《片花落无声:演变中的古代时尚》,标题为编者所拟)

一部关于古代女性审美和生活的风尚志

《片花落无声:演变中的古代时尚》

曹喆著

简体横排

32开平装

-7---7

68.00元

《片花落无声:演变中的古代时尚》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女性妆容及审美的书,涉及古代女性审美文化及各时期的时尚。本书从妆容、服饰、发型、首饰、美容方、香方等十个专题探讨了与此相关的审美起源以及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现象,其间穿插古代女性风雅的生活方式。引用了包括诗词、笔记小说、元曲等大量古籍资料,讲述了很多典故的来源,尽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女性追求美的历程。书中有丰富插图作为文字的辅助,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各时期的女性形象。本书既可以成为普通读者了解古代女性文化的一扇窗,也可以为专业读者提供相关的文献内容和线索。

片花落无声:演变中的古代时尚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57.4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3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