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古人的遐思与浪漫

河广

佚名先秦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山有扶苏

佚名先秦

译文对照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隰(xi)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的诗篇集中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由于许多是来自民间传唱,所以许多作者大都佚名。

最初在读《诗经》时,首先给我最大的困难,是来自于许多字都不认识,更遑论解读其含义。

年轻的时候看网络小说,常常在网络小说里,看到作家们用《诗经》里的语言来形容一个女子的美貌,比如那一句很著名的话: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虽然看不懂,但是只觉得很美。

早期的诗歌,不像现代诗一样,喜欢用各种主观意象进行错搭、染色,他们更喜欢用一些客观意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使进行主观意象描写,也会采取同类事物找其共同点。

李白是其中的高手,他会写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我们常常说其古代想象丰富,具有浪漫色彩的诗人,会首推李白的原因,也是在于他对主观意象的使用,给我们以丰富的画面感。

但是,对于很多古代诗人而言,大多也是采用白描手法,以朴素简练的文字来描摹形象。

所以对于诗经,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对于诗句就会有了很清晰的理解,他不会给你涉及很多的隐喻、象征,并且少了很多现代诗歌的意象堆砌。

《河广》这首诗,如果翻译成现代语言的话:

谁说黄河的宽广不可过,给我一叶扁舟,我即航过,谁说到达宋国的路途远,我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宽阔不能行,它不曾容下我的小木船,谁说到达宋国路远,我一个早晨就能抵去往。(翻译不太好,望能理解)

翻译成现代语言少了很多美感,像这首小诗,他在语言上反复跌宕,带有奇特的夸张,给人以一问一答的丰富体验。

《诗经》的很多诗歌都是如此,采用反反复复的吟唱,以此来表述衷情,给人一连绵不断的情感烘托。

《诗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美,它更多的是感情上的真挚、深重,以及对于很多历史事件的讽刺,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出来的,内容所体现的情感价值,对于现代人也有许多帮助。

爱而不得时,可以说: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睹物思人时,可以说: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形容姑娘美丽时,可以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感慨人生无处话凄凉时,可以说: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诗经》的语言,充满着性灵,充满着原始自然色彩,他像是中国的山水画,又像是一首首民族歌谣。

我想起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写到的一句话:

……只有美才能与万物相通,丝丝缕缕相互吸吮吐纳。只有美才是最真实不过的自然。

用顾城的诗来讲的话:

我看见/诗安息着/在那淡绿的枕巾上/在那升起微笑的浅草地上/发缕像无声的瀑布……

一首首《诗经》,流逝着古老歌谣的回唱,追溯着失去的梦,故去岁月老人,睁开模糊的双眼,穿越千年,将那不曾回望的美丽,赠予我们,在这样一个年代,泡杯茶,依在窗边,静静驻足,看着那一幕幕,纯朴的原始风光,他们已然离去,可又依然存在……

哈哈,谢谢观看,说的不好之处,还望海涵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