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疫情别出来元宵节不能看灯火,也能过

现在正是防治疫情的关键阶段,在家也是为防治疫情做贡献,报效国家和社会。不出门,陪不了心爱的人去看电影,去吃大餐,去看灯会,也能在家里过上个非常有意义的元宵节!

我提出的方案是:尝美食,睹明月,温习一下辛弃疾的千古名篇《青玉案.元夕》。

美食元宵节,美食自然便是元宵了。元宵在宋代的时候被称为“浮圆子”,到了明代被称为“糖圆”或是“糖元”,现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

其实汤圆和元宵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只是做法不同,称呼不同而已。他们不仅长得很像,味道也相似,就是做法工序和手法不一样。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包”和“滚”。汤圆的做法有点象包饺子,揪一小块糯米团,拍一拍、捏一捏,使它成圆片状,然后放入馅料,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揉搓之后圆滚滚的汤圆便做好啦!元宵则是用馅料在糯米面里滚成的,实质上差别不大。

元宵产生之初最常见的馅料有芝麻、白糖、豆沙、山楂、核桃仁、果仁、冰糖等,现在的品种丰富多样,还有肉食的、咸口味的元宵。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也不管是甜是咸,它们都有着团团圆圆、生活美满的寓意,是元宵节不可少的食物。平时在家陪家人吃饭就少,在防治疫情的特殊时期,和家人做汤圆,滚元宵,一起团团圆圆、阖家欢乐,也是很美好的事情!

元宵节,还有一个美食,叫冰糖葫芦。南方见到的多是小糖人,用嘴吹糖稀而成的动物和人物形象,很受小朋友喜欢。前些年我去镇江,还看到这样的小摊,孩子们围在那里看,但大体上这个民间手艺也许会逐步消失了。北方一般吃冰糖葫芦。在春节、元宵节各地的庙会上,糖葫芦是很受欢迎的食品,特别是年轻人或小孩子。冰糖葫芦是将山楂等野果子串在竹签上,外面裹一层麦芽糖稀,糖稀遇风遇凉变硬成为糖葫芦。

明月如果天气晴朗,可以从阳台上欣赏明月,遥想元宵节的故事。我们过元宵节,有个词汇叫“闹元宵”,为什么还有个“闹”字呢?这“闹”是什么含义呢?这与元宵节的来历有关。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也都非常熟悉,但是不知道元宵节的来历与这个故事故事有关。什么故事呢?西汉平定“吕氏之乱”的故事。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帝,这就是汉惠帝。但惠帝生性懦弱,大权旁落吕后手中。汉惠帝死后,吕后独揽大权,重用吕氏子弟,企图把天下变为吕氏的天下。吕后死后,吕氏发动叛乱,老臣周勃、陈平最终评定了“诸吕之乱”。平乱后。众臣拥立刘恒登基,史称汉文帝。平息“诸吕之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于是汉文帝便把这一天定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让百姓张灯结彩,举行各种活动来进行庆祝,这就是元宵节!

辛弃疾过元宵节,和辛弃疾什么关系呢?大家都知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吧,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写元宵节的,只不过利用写元宵节的场景,表达高远的意境。

在所有诗词里,相信大家也是大家把这首词选择作为最喜爱的诗词范围内的。这首词写得自然非常了得了,更让我们叹服的,是辛弃疾勾画了千古女神形象。这种审美对象,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意象。

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名元夕,就是正月十五,元宵,元夜。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龙灯、鱼灯等灯会时的盛景。

这首词的大意是:满城的灯火,象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朵,又象是春风吹落了满天星斗。贵人们出来游玩乘坐的奢侈华丽马车挤满了道路。箫声阵阵,灯月辉映,载歌载舞,热闹非凡。那些盛妆的女子们,头上戴满了闹蛾儿、雪柳、黄金缕等头饰品,行走间欢声笑语,幽幽衣香暗中飘散。而我在人群里千百次苦苦找不到的那个人,猛然回头,却在灯火阑珊的地方,沉思默想。

这首著名的词,是在元宵节写的。写得艳丽、凄美,意境深远,成千古绝唱!先极力铺垫元宵夜灯月交辉、人人狂欢的热闹景象。从车马、街道、乐声、月光、龙灯等各种景物和各个角度来构成了一个色彩绚烂、万众狂欢的节日场面。越热闹,越对笔锋一转的下文,起到反衬的作用。做了这么热闹的铺垫后,反过来衬托自己的孤独。通过对时髦女郎的勾画,反衬不同凡俗、自甘落寞的孤寂美人。整段词画面感非常强烈,对比鲜明,节奏起伏,意味无穷,形象生动。每一字一句,都如画笔呈现,跃然在我们面前。这看起来写情,实质写抱负,一个威武能打仗的男子汉,写出这样柔美哀怨的词来,让几百年后的我们敬仰和赞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佳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引用,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更是为世人所传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6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