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代表什么寓意
壁虎,又称“守宫”。壁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因此被视为安守宫室的瑞兽。
守宫、守宫砂,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判断女子是否“守贞”的方法。
传说用朱砂喂养的“守宫”(即壁虎)经过捣治后点在妇女的肢体上,可始终不掉,但一有房事则自行脱落,故云。
壁虎,是蜥蜴的一种,又称“守宫”。这一称谓与壁虎的生活习性有关,
壁虎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它潜伏在壁缝、瓦檐下、橱柜背后等隐蔽的地方,夜间则出来活动。夏、秋的晚上,壁虎常出现在灯光照射的墙壁上、屋檐下或电杆上,捕食蚊、蝇、飞蛾和蜘蛛等,是有益无害的动物。
相信许多朋友都读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这个童话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壁虎受到强烈干扰时,尾巴可自行截断,以后还再生出来新尾巴。
研究人员给豹纹壁虎(实验对象)注射了一种化学标记的试剂,然后可以在任何新形成的细胞DNA中检测到标记物。研究人员识别出一种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经常转化为动物内侧皮层中的脑细胞,即大脑的一部分,与人海马体具有相同的功能。这是科学家首次证实干细胞参与了豹纹壁虎大脑中新神经元的形成。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tificReports》。
——《不仅是尾巴,壁虎的大脑也可再生,未来将研究仿生学造福人类》
这说明,不仅是尾巴,壁虎的大脑也可再生。
我们再来说一说,这壁虎(守宫)与守宫砂。
“守宫”一词最早出现于《尔雅》之中,但编者将其与蝾螈、蜥蜴、蝘蜓[yǎntíng]混作一类。
关于守宫砂的记载,在秦汉文献中已经存在,多见于方术家神仙志怪之书,后亦载入医典。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说法一针见血地指出:“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这说明,古人对守宫砂早就提出了质疑。
从人类医学上来讲,异性之间的亲密接触不会影响女性生理的变化,就算是怀孕了,也不可能在手臂皮肤上显示出来;而且人的皮肤除了刺青外,不可能有洗不掉的颜色。
虽然如此,但是文人墨客的各种记录中,守宫砂的出镜率非常之高。这足以说明,守宫砂已不是什么偏方、灵丹,更像是古代社会崇尚"守贞守节"文化的表现。
守宫砂其实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是一个无形的枷锁。被点了守宫砂的女子就像被安装了一台监控器,一举一动都在受监视,要好好安分守己,不敢做任何不规矩的事。
壁虎,无疑是安守宫室的瑞兽。
而守宫(壁虎)、守宫砂,则是中国古代社会崇尚"守贞守节"文化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