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为灾,为何宋朝
“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自周朝始,中国民间就有着祭“八蜡”的习俗,八蜡也就是八种和农业生产有关的神祗,“昆虫八”便是指蝗虫。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旱、涝、蝗一直是我国农业历史里最大的“三害”。
明代徐光启更是直言“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唯旱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于水旱。”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有蝗虫危害人间的劣迹。
然而纵观三千年的斗蝗史,宋代的蝗灾却是少有地频繁。大宋年的历史,平均每3.5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京中蝗蝻颇多,闻城西隅有田家粟止数亩,睹蝗至相顾而泣,面对遮天蔽日的蝗群,宋人在痛苦中成长,从“蝗不为灾”走上依法依制治蝗之路。
一、“蝗神”
蝗虫,俗称蚂蚱、蚱蜢,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前翅狭长且拥有强有力的后腿,是自然界非常常见的一种昆虫,常有人将其写入诗中,引入画里。“风生蚱蜢怒须头,纨扇团圆璧月流。”诗人笔下风流尽显的蝗虫,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带给百姓致命的灾难。
蝗虫适应能力强,繁衍速度快,作为一种兼性滞育昆虫,它们将卵产于土中过冬,一旦条件适宜便大量孵化,种群爆发加上长距离迁移,只要蝗虫所过之处便是寸草不生。而蝗灾又大多爆发于秋季,所以蝗灾之后就是饥荒,便会浮尸遍野、民不聊生。
在条件有限的古代,面对来势汹汹的蝗虫,人们第一想到的不是灭蝗,而是此等异象,必是天降罚之。
从西周开始就要供奉祭祀“八蜡”,到了汉代,受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是因为人类得罪了上天的蝗神,蝗神才会降罪于人间,而再去捕杀蝗虫,就会触怒蝗神,使其变本加厉,只有设坛祭祀,焚香祷告才能平息上天的怒火。
自唐以后更是建立了许多“蝗神庙”,蝗神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行,到宋代更是有了专门的蝗神刘猛。显而易见,这种做法只能使灾情更加严重,然而虽然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异议,建议灭蝗,但是蝗神一说直到清朝依然存在,就连清朝文学家蒲松龄都特意在《聊斋志异》中描述过蝗神的故事。
二、为什么宋朝蝗灾频发?
据记载,宋代年间发生了96次蝗灾,虽然人们对这群强盗早已熟悉,但是平均三年半就要来掳掠一波的频率还是过于异常。那么为什么宋朝的蝗灾如此频发呢?不得不说宋朝的“蝗军”确实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如此肆无忌惮。
要发生蝗灾,首先要有足够多的蝗虫被孵化出来,那么最适合蝗虫生长的条件是什么呢?蝗虫的外骨骼十分坚硬,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是却十分畏寒。
除此之外,蝗虫产卵于地下,如果土地的含水量过高,含氧量降低,虫卵就难以孵化,因此最适合蝗虫大量繁殖的条件就是干和暖。
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国的历史气候就告别了冰期,所以自唐朝开始,大大小小的蝗灾连绵不绝。到了宋朝,一方面宋朝的大部分土地位于东部季风区,不仅适合作物的生长,也适宜东亚飞蝗的生存;另一方面,宋朝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旱灾更是有次之多,干旱的土地,充足的食物,宋朝的田野成为了孕育蝗虫最好的温床。
除了异常的气象,农业技术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前文提到蝗虫喜干,江南的稻田让怕水的它们避之不及,但是北方广袤的麦田确是他们的最爱,所以中国古代的蝗灾大多发生在较为干旱的北方。
可是到了宋朝,尤其是到了南宋,蝗灾在南方肆虐的频率也大幅提升,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自唐以后,江南地区就开始出现了稻麦复种技术,农业技术的提升让南方种植小麦成为可能。
靖康之变之后,宋室衰微,大量北人南迁,他们带来南方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劳动力,还有种植小麦的技术。一方面江浙地区对于小麦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小麦的种植技术也突飞猛进,很快大片的麦田就取代了稻田,蝗虫也开始蠢蠢欲动。
“始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虱生裳衣。扪搜剔拨要归尽,是岂人者尚好之。然而身尚不绝种,岂复垢旧招致斯。”面对频发的蝗灾,北宋诗人王令感到困惑而又心痛,于是做了《原蝗》一诗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蝗虫的肆虐就好比人的身上长跳蚤,之所以“春分吹又生”就在于人身上的污垢还未除尽,而宋朝蝗灾的频发,也正是这混乱腐败的朝廷“招致斯”。面对来势汹汹的蝗虫,无力应对的人们只能想到祈求上天,因此只要一遇到蝗灾,宋朝统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祭拜神灵和下罪己诏,祈求依靠神力庇护子民。
各地官员见状纷纷上行下效,利用巫术来驱除蝗虫,将精力都花在了请“辟蝗符”、建蝗神庙上,却不敢捕杀蝗虫,生怕惹怒“蝗神”。
到了南宋时期更是有了专门的蝗神,因刘琦治蝗有功,宋理宗便封其为“扬威候天曹猛将之神”,民间纷纷设立刘蒙将军庙以求庇佑。面对治蝗有功之人,人们想到的不是学习传播治蝗的经验,而是塑造一个莫须有的神像,也真是令人叹息。
除此之外,两宋蝗灾的危害程度其实和朝政的波动也有关联。金人、女真、西夏等等外族盘踞在宋朝周边虎视眈眈,积贫积弱的宋朝政局一直都算不得安稳,朝局动荡,统治者便无心治蝗,而风雨飘摇的南宋更是不得不将目光重点放在了国家存亡之上。
三、“蝗不为灾”
宋朝“蝗不为灾”的现象常出现在北宋前期,至真宗之后渐渐消失,南宋时仅宋高宗在位时出现过两次。“蝗不为灾”现象为何出现,又因何消失呢?
“蝗不为灾”一方面离不开运气的因素。淳化三年七月,“贝、许、沧、沂、蔡、汝、商、兖、单等州,淮阳军、平定彭城军,蝗、蛾抱草自死”元符元年,八月,“高邮军蝗抱草死”。
“抱草而死”指的是蝗虫头朝上,紧抱草本植物尖端而死,其实是蝗虫被真菌感染,“抱草瘟”的孢子破坏蝗虫的神经系统,造成大量蝗虫死亡。
除了病菌,特殊的天气也会造成蝗虫的大量死亡,比如淳化三年六月,“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天禧元年()六月,“江、淮大风,多吹蝗入江海”。怕水的蝗虫被雨一淋,被水一淹,便“出师未捷身先死”。
当然,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克,一旦碰到了天敌,蝗虫也无可奈何,比如熙宁七年,“咸平县鸜谷食蝗”便在无形之中解决了蝗害。除此之外,“蝗不为灾”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在于统治者的“天人感应”思想,宋太宗曾说过,“古人宰一邑,守一郡,使飞蝗避境,猛虎渡河。况能惠养黎庶,申理冤滞,岂不感召和气乎?”
他认为只要自己广布德政便能感召上天,而各地官员为了能顺应龙心便纷纷故意言报“蝗不为灾”,以求晋升,从一定程度上突显了北宋朝政的黑暗与腐败。
而“蝗不为灾”的现象到了真宗之后渐渐消失,因为随着蝗灾的频发,人们渐渐从巫术神力的幻想之中清醒过来,开始真正了解蝗虫这种生物,将精力放在灭蝗上来。
如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中说:“蝗一生九十九子,皆联缀而下,入地常深寸许,至春暖始生……多化为鱼虾。”可以看出宋人对蝗虫的生活习性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是离不开迷信的色彩,认为蝗虫是由虾变成。
《宋代对蝗虫生物认知述论》就总结过,宋人对蝗虫大概有“虾化蝗”、“鱼化蝗”、“戾气化蝗”三种理解,虽然在今天看来显得很可笑,但是宋人能够战胜对神的敬畏,开始研究蝗虫本身已是非常大的进步。
百姓思想进步了,宋朝政府也渐渐汲取了教训,开始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带领人们消灭蝗虫,如宋神宗熙宁八年八月,神宗颁布捕蝗诏令;哲宗元符元年,户部为应对蝗灾上奏了《户部捕蝗法》;淳熙九年八月颁布《淳熙敕》……
治蝗责任直接对应到地方官员,一方面通过给予报酬充分调动民众积极性去灭蝗蝻,另一方面又采取强制的手段从一定程度上破除民众面对蝗虫的敬畏与神话。苏轼、欧阳修等都在诗词中描述过自己带领民众灭蝗的事迹,驱赶法、焚烧法、掘卵法等等方式,让灭蝗行动逐渐有法可依,有迹可循。
时至今日,谈起蝗灾,中国人已经没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仿佛已经成为了很遥远的事情,只有当看到新闻中别国蝗灾的报道,我们才会意识到蝗灾从未消失,只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科学的、规范的应对举措,养鸭治蝗、药剂灭蝗……
科学灭蝗的方式让更多的农田免于灾害,更多的人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始知在人不在天”,面对频发的蝗灾,面对种种的灾难,人力可为是我们在绝境中领悟到的最宝贵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农政全书》
2、《宋史》
3、《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为灾”现象的考察》
4、《中国蝗灾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