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高僧的一首禅诗,画面生动,语言形象,

寒冷的冬夜,路上还是车水马龙,小区里却早已是万家灯火。人们忙碌了一天,吃完晚饭就躲在温暖的屋里不愿出门,根本也不在意大自然此时正在发生什么。其实无论春夏秋冬,月亮总是勤勤恳恳地按时升落,从来没有缺席一次;即使是刮风下雨,也无法阻挡她运行的节奏。北宋一位诗僧有一次默默观察天上的这轮玉盘,不仅联想丰富,而且感悟深刻,还用诗行记录了自己的感想。下面介绍北宋高僧的一首禅诗,画面生动,语言形象,也充满了禅趣。月里北宋:竹庵士圭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竹庵士圭,俗姓史,十几岁就出家,因为勤奋刻苦,成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初依大慈宗雅学《楞严经》,后参龙山佛眼清远,并嗣其法。政和末年,他在安徽和州天宁寺当住持,后又在褒禅东林寺、雁荡山能仁寺当住持。这首诗以嫦娥的妆饰打扮,来说明禅理,颇有新意。作者自小聪慧,不仅精研佛经,而且善写诗文。每次开设讲座,都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认真聆听。作者善于深入浅出地阐述道理,令人容易理解,更愿意亲近大师。首句就很吸引人,“月里嫦娥不画眉”。嫦娥天生貌美,不用涂脂抹粉。唐代张祜在《集灵台》中形容虢国夫人的美貌时,就曾写道,“却嫌脂粉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高僧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却因为描写对象是虚幻的人物,从而更显得构思别致。次句继续描写嫦娥的天然之美,“只将云雾做罗衣”。她并没有穿着华丽的衣衫,只是将云雾作为自己的锦绣罗衣。作者只用了短短14字,就生动地描绘出嫦娥的天生丽质。李白曾有“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句,今人赞赏寂寞嫦娥舒广袖,她也懂得保持天然之美,以云雾作罗衣,很有浪漫气质,与此联想恰可互映。后两句阐述禅理,“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嫦娥在梦中奈不住寂寞,跟随着牵线搭桥的青鸾去约会情人;待到梦醒时,她忘记了自己的天然美貌,还在用美丽的鲜花遮掩着脸庞。青鸾,即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的使者,在唐诗中用作红娘一类的角色。李商隐的无题诗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也是这个意思。曾经有一个公案:一位禅师持钵来到一位长者家,正值其妇难产。长者文大师有什么方法能免其难产?大师回答说,自己道行不深,等我去问佛,回来相报。佛祖听说这件事之后,就让禅师赶紧回转告诉她,“我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妇人听到禅师这番话,当即分娩。这个公案告诉人们,要找到本心,不要心猿意马,胡思乱想。妇人刚开始总是担惊受怕,于是便心烦意乱,而禅师的一番话安抚了她,所以才定心定意。诗人将嫦娥在梦境内外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公案的体会。作者以拟人笔法展现自然景观,可谓丝丝入扣。夜空皓月,皎若玉盘,自然令人想到无需画眉的嫦娥。轻云薄雾,游移上下,又令人想到犹如长袖善舞的罗衫。“花枝盖面”,也可理解为月亮上渐渐显出的斑影,把这说成是梦醒时用来遮面的花枝,果然非常贴切、又生动有趣!嫦娥也知道自己本来非常美丽,用不着修饰打扮。但她在睡梦中忘记了这回事,心猿意马,随着青鸟而去时,却用鲜花遮盖自己,反而失去了天然之美。诗人通过形象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禅理的认识,也深刻地启迪了后世。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在大家的学习中,都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这样才能高效、准确地处理好各种事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2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