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三大巨头告诉你好的科普视频有四大
北京看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要想创作出好看的科普短视频,让更多的观众受益,首先要列出三个层次,分别是正确、有趣、难以忘怀,用大家听得懂的方式,讲述硬核的科学知识。并且,科研和科普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不同的视角,或许能给彼此一些新的启发…出品:格致论道讲坛对谈嘉宾:贾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鬼谷藏龙B站知名科普UP主芳斯塔芙主创TIMB站知名UP主亿点点不一样主创主持人:YOYO济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主持人yoyo酱YOYO:究竟该如何创作好看的科普视频,让更多的观众受益呢?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创作者和科学家代表与大家一同探讨。先请3位嘉宾做个自我介绍。贾阳:大家好,我是贾阳,一名航天工程师。我过去19年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团队一起做了3辆车,并把其中2辆送到了月球,1辆送到了火星。鬼谷藏龙:大家好,我是鬼谷,B站账号叫芳斯塔芙,是我们夫妻俩一起经营。我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主要做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普。我希望带大家去领略生命中一些美好的、有趣的东西。TIM:大家好,我是TIM,主要是做影像类的内容。希望借助我们的影像技术包括高速摄影机、延时摄影等等各种手段展示科学的奥秘还有各种东西工作的原理。好看的科普视频有标准吗?YOYO:我们今天的话题是“究竟该如何创作出好看的科普视频?”那就先请两位创作者说说,在你们看来,究竟什么是好看的科普视频?鬼谷藏龙:其实科普视频本质上还是一个娱乐产品,我们要优先去满足观众的需求。为什么呢?因为科普,科和普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这两者的要求其实有点不一样。在我看来,“科”是你必须达到一个相当于及格线的标准,但是在那之上并不是越严谨越好,不然的话大家都去看论文就好了。我认为有一定的严谨程度,不要像营销号造谣就可以了。但是“普”这个层面就是娱乐性要越高越好。以我的观众为例,他们主要是刚刚工作或者还上大学的一些青少年,我设身处地想,他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看我视频,是上了一天课或者上了一天班,累得浑身都要散架了的时候。这个时候你首先得让他们娱乐到、休息到,千万不要带着一种我是来传播真理的想法。你要优先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然后去满足他的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像“兜售私货”一样去做一些科普,这样就是好作品。TIM:我非常赞同鬼谷老师的想法。可能我和贾阳老师、鬼谷老师最大区别就是我在科学技术方面并没有那么深的研究,我只是一个懂拍视频、懂影像技术的人。在做内容的时候,我们一直提醒我们团队不能不懂装懂。不懂装懂是我们最忌讳的一件事情,不要把自己放到一个高位来做这件事,假如不懂那就和大家一起去探索。这就是我们做亿点点不一样的初衷。们原理。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用延时摄影来拍真的很漂亮,邓老师也有拍,但用我们的影像技术可以再上一个台阶,于是就合作做这个视频。视频里面传递的更多是我们发现这个东西时的新奇感,是我们和邓老师团队一起讨论以后完成的。我们帮助他们做这些动态效果来更好传达知识,这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所以我觉得要做我们自己擅长的事,不把自己放到一个不应该在的一个位置来体现自己专业性,这是我们的感知。YOYO:贾阳老师既是科研工作者,也是这次格致科学传播奖的评委,那在您看来究竟什么是好看的科普视频?在这个评选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作品呢?贾阳:其实我也做一些相关的科普视频,大概有50多条,其中播放量最多的是万,最少是40。但是在我的心目中,这50条视频都是我的孩子,都很喜欢。我并没有觉得哪一个好一些或者哪一个差一些。某种程度上,播放量的差异也体现了平台的强大。什么是好的视频,我的理解中把它分成了4个层次。第一个是正确,就是你不能把错误消息进一步放大。第二个就是有趣,就像小亮老师在获奖感言里说的,用谣言传播的方式努力地扩大科学传播的影响力。第三个境界叫做难以忘怀,也就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作品还能在观众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就不太容易达到了。最后我提一个“等外之境界”,我觉得可以叫做“不忍卒读”。以前我做过视频阐述我对这4个层次的理解,具体就不展开了。这次做格致科学传播奖的评审工作,有几个视频我印象深刻,一个就是关于台球的,我确实没有在高速摄影的条件下看过物体的运动轨迹,我惊叹它有那么奇妙的变化。还有就是关于化石的。还有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银发科普工作者不刷题也能把物理学好的视频,太硬核了。YOYO:我总结一下,好看的科普视频就是让大家用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述非常硬核的科学知识。我相信台上3位老师,不论是创作者还是科学家大家其实都做到了。怎样科普大家更爱听?已完成:30%//////////YOYO: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发现,在看亿点点不一样的视频的时候,会觉得你们的机器都好厉害。今天能不能现场给大家揭秘一下。TIM:我们其实会用很多影像设备,这当然是我们的爱好,也确实投入很多。我们有一台超级高速摄影机,每秒最多可以拍10万帧,子弹出膛都可以抓到,很酷。最近我们还要进一步升级设备,把分辨率再给提上去。我们还有一套非常重型的水下设备,其实我一直很想去追寻蓝鲸和抹香鲸,如果没意外的话,我们在年就可能实现,已经布局了非常久。▲图片来源:亿点点不一样我们之前拍摄蘑菇的生长,这也很有意思。因为菌类生长要非常长的时间,以前我就在想,国外那些科普纪录片是怎么做到拍蘑菇长出来的视频里面光保持不变呢?后面我发现,他们在室内造了一个森林用于拍摄,花几个月去养它。我们团队也尝试了一下,发现真的很难,国外专业影像技术人员中有几个大佬能在室内控制温度,让这个菌类原生态地长出来。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测试,差不多6个月吧。就有一段时间我们公司有个房间里全是蘑菇,可是每次长出来的都不是我们要的。其实在尝试的过程中,真的能碰到很多特别有趣的东西。我们还一直想拍火箭,这个我非常感兴趣,之前也用高速摄像机尝试拍过,可惜距离有点远。要是以后有机会,能请贾阳老师带我们再靠近去看一看火箭的发动机就太棒了。YOYO:我刚才看到TIM讲起自己热爱的事情真的眼睛里有光。贾阳:我想问一个题外话,后来那个长满蘑菇的屋是怎么处理的?TIM:现在那个房子里面还有很多发霉的东西,没有清太干净,我们会再努力一下看看后面怎么能把这个房间再次利用。我们现在在研究黏菌和霉菌,说不定这一系列就做出来了。YOYO:刚才鬼谷老师也说到了一个特别关键的点,就是怎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跟受众传达,你是怎么来做这件事呢?鬼谷藏龙:我之前也试过训练一些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博士生投身于科普,但我发现他们说的话跟正常人不一样,说的不是“人话”,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接受长时间教育,就慢慢习惯用一些专业术语来表达概念了。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专业术语是由别的专业术语定义的,一层一层嵌套下去,最终它会归类到可以“望文生义”的平常的词汇表达。那么既然这样,我就直接带观众把这个过程给走完,别直接说最终的专业术语,而是一层一层把它给说明白,哪怕啰嗦一点。我就利用这个思路。比如讲科学最前沿进展时,我往往会讲科学史,就拿最简单、最原始、人人都能看懂的状态讲它这个技术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变成现在这样。我讲生命科学也是,大家觉得我是个古生物UP主,其实我根本不是学古生物的,那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就是因为一切生命都是演化的结果。无论多复杂的一个生命系统,都是从一个非常简单东西开始,经过亿万年积累慢慢提升复杂性的。那在阐述生命科学的一些概念时,我就从它最简单的状态开始,从大家都可以看懂的状态一点一点复杂化,那么很艰深的知识观众也能理解了。其实我在这过程当中,自己也能得到很多乐趣。虽然我做了这么多科普视频,但我很显然不是所有领域的专家,说白了我自己也是“现学现卖”。有时候我会突然发现一些知识太有意思了。像我前不久做一个演化的视频,我就想弄明白比目鱼眼睛为什么是歪到一边的。我就想它不是慢慢地演化的,那它眼睛移动过程中是不是有个过渡阶段,就是眼睛挪到了一半,还没完全过去,难不成还有这种状态的鱼吗?结果一查居然还真有。所以也是凭着一种热爱去探寻这事。当时觉得太有意思了,就再进一步查这个鱼为什么要演化成这种样子,我花了很短的时间就写了一篇文章,后来又发了一个视频,大家也挺喜欢。YOYO:两位创作者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那贾阳老师您觉得从您的角度来看,怎么样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怎么样去表达科普知识最能让大家接受呢?贾阳:那我说一说自己的尝试吧。最开始,我也是把相关的知识点按照我的理解整理成“1、2、3、4、5”这样呈现,有效果,但不是太好。所以我强烈赞同刚才两位老师观点。后来我也做了相关努力。比如在做火星车介绍的时候,我起了个题目叫“做一辆漂亮的火星车”,主办方说题目有点长,要不把“漂亮的”去掉吧,我说如果实在嫌长,就把“火星车”去掉。后来有一次和苟利军老师去上海做一个科普活动,那次我是把当时正在发展的疫情、推迟了的东京奥运会和火星三者结合起来,假想了在年之后我们受到疫情影响,奥运会无法在地球举办,就把它移到了火星之上,那需要做哪些相关安排,以及体育项目和器材需要做的一些调整。我觉得效果可能还可以。▲中科院跨年演讲图片来源: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后来年元旦,我们到物理所参加跨年演讲,我就想有一点新意,就和谭浩老师一起上去了。但不是说相声那种站位,我们一个在舞台偏左,一个在偏右,而且两个人内容基本上是相当的,是科学加上艺术的一个结合。我给我们这种的形式起了一个名字,叫做DoubleShow,就是双人脱口秀。我未来还会做一些尝试,也许有一天大家会见到我扮成一个火星导游,到时候可以看一看在火星的导游和地球的有什么样的不同。科普可以帮助科研吗?YOYO:那您觉得科研跟科普创作怎么才能实现更好的强强联合,做一些更好的作品呢?贾阳: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要阐述的话,大概需要上万字,那我就讲一个故事。我是做月球车,有一个天文的现象叫“月食”,是说天上有一只大狗把月亮吞掉了,过了几个小时之后慢慢地又把月亮吐出来。我研制的月球车有一天就遇到了月食,月球在月食时太阳光会变少,我们就开始给车子加热,等阳光恢复到某一个特定点,我们就断掉加热,让这个车保持比较合适的温度。然后我就很放心地回家了,开始写一篇科普文章,标题叫《月食对月球车来说实际上看到的是日食》。写着写着我发现出问题了,我习惯的那个月全食中,完全见不到月亮的时间长度和月球车是不一样。因为咱们到了月球上看到的是一个比太阳大得多的地球,把太阳挡住的时间要长一些,所以我们估计的给车加热的时间算错了,不是2个小时而应该是4个小时。我赶紧打电话,那时候指令其实已经送到了月球车了,我说有问题,等我过来。等我到的时候,小伙伴们也已经把正确的指令做好了,我们就纠正了这个错误。其实所谓的科研和所谓的科普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TIM: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也引入很多高科技仪器,我觉得和科研工作的联系还是非常密切的:他们会给我们启发,有时候我们也反过来会给他们一些启发。因为高速摄影机虽然行业里也有,但是特别高清的达到影像级的还真不一定有,所以有时候我们给一些科研工作者看,他会感慨原来这个现象是这样产生的,他也就会有灵感。比如我们最近在做一个游戏的选题,研究昆虫起飞瞬间的空气动力学。那我们用高速摄影机拍的和平常看到的昆虫起飞的样子完全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助推式的,有的是扇翅、振翅起飞的。蛾和蝶还有叩甲,它们起飞方式都不一样,真的非常有意思。我觉得也许对一些科研工作者来说也有一定研究的价值。YOYO:鬼谷老师身边应该也有一些做科研工作的小伙伴吧,你平常跟他们有没有什么交流?鬼谷藏龙:我身边其实有。像中科院神经所原来有一个专门的科普小组,每个实验室基本都送一个人过去,这样任何实验室出了结果,都有懂的人。我觉得专门做科研的人去做科普是有一定优势的,就是你真正经历过科研的过程,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视角。比如我之前写克隆的历史,一般观众很难理解克隆猴到底难在哪里,可能科学家也说不清楚。观众会觉得,这个改良配方也没难多少,和羊还有老鼠的克隆不是一回事嘛?但实际上这里面就涉及到卵的收集之类很多小细节。做克隆猴就是这里难一点点,那里难一点点,就让这件事变得无比困难。但你不做科研或者你只在科研中做一小块的话,你就悟不到这个点,所以还是需要一些科研工作的助力。YOYO:贾阳老师您怎么看呢?贾阳:刚才和两位老师聊天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们科研活动中可以加入一些新手段,比如我做的月球车现在它的速度是5厘米/秒,能把月球的灰尘带起来,但是它带不了多高。以后如果航天员在月球上把车开起来,速度就会达到20千米/小时这样的速度,那么月尘会激扬。为了防止月尘激扬造成工作不顺畅,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的实验用高速摄影的手段去帮助优化设计,让月尘得以抑制,不影响航天员的工作。科普视频拍给谁看?YOYO:鬼谷老师本身是一位博士,现在做全职UP主了,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那之前的经历对你现在做科普工作有没有什么影响,或者说帮助呢?鬼谷藏龙:可能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多,因为我读硕博这段时间主要精力是放在科研上,科普就是我业余的生活。其实我延毕了,读了7年,一直是到6年级我毕业已经没有问题了,我才开始全力转向科普。所以总的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冲突。YOYO:贾阳老师您对于科普创作者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意见和建议呢?贾阳:首先跟鬼谷老师说一声,我博士念了7年,这个速度我觉得已经可以了。然后建议我还真不是特别敢提,虽然我也做过一些科普工作,但是我粉丝只有人,不敢给粉丝上百万的UP主们提建议。但是我还可以说一下我的想法。我有一个很明确的体会,就是要
上一篇文章: 研究发现纳米介导双链RNA可防治番茄潜叶 下一篇文章: 视频防治美国白蛾,巨野对30万亩林地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