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千古蛾眉之美

作者:黎荔

是谁第一个用“蛾眉”这个词的?

应该是源自《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修长眉毛。这首诗直接用螓首和蛾眉作比,意为额头像螓一样宽广,眉毛像蚕蛾一样弯曲细长,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卫庄姜的美姿。据说,这是汉语中描写美女的开山之作和标杆之作。清代的姚际恒称“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庄姜,中国最早最美的女诗人,春秋时齐国国君的女儿,卫国国君的妻子,金枝玉叶,艳压群芳。庄姜原名齐姜,是春秋战国齐国的王室成员,是姜子牙的后代,因为她的丈夫被称呼为鲁庄公,所以她才被叫做庄姜。庄姜不仅是个白富美,还是个女文青。根据朱熹考证,《诗经》中有五首诗:《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乃是出自庄姜之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燕燕》,这首诗是美女诗人的代表作,被称为“万古送别诗之祖,可泣鬼神”。庄姜是千古标准的美女,古人以庄姜为模子,确立了年来的审美标准。“蛾眉螓首”,“蛾眉蝉鬓”,也即眉毛细而弯、额头丰满的女子被认为最美丽。

《诗经》之后,蛾眉,从此成为了美人的代称。傅玄《有女篇·艳歌行》“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和虞《记室骞古意》“清镜对蛾眉,新花映玉手”、张祜《集灵台》“淡扫蛾眉朝至尊”,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白居易《感故张仆射诸妓》“黄金不惜买蛾眉”、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顾夐《玉楼春》“枕上两蛾攒细绿”,等等诸如此类,都是赞美蛾眉。发现古诗词中对女性身体的描述,关于眉毛可能是最多的。而眉毛之美,在于眉毛的细长和弯曲这两个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蛾眉”。

在千古文人的书写吟叹中,蛾眉或和“皓齿”搭配,如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或和“曼睩”搭配,曼睩,眼珠转动,形容女子秀美有神,比如《楚辞·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也有和“宛转”搭配,宛转,轻而柔的起落,指漂亮的长眉轻轻扬起,常作为美人的代称。出处我记得有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这两句感叹青春娇颜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以“宛转”一唱三叹,惋惜青春难驻。当然,“宛转蛾眉”最著名的,还数白居易《长恨歌》中描绘杨贵妃“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绝代美人被缢死在马前,“宛转”衬出了一种哀婉委屈状,轻轻读来,缠绵无告,无限凄婉。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召幸,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向谁倾诉?这首《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词中表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辛弃疾借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自“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一段,说明“蛾眉见妒”,自古就有先例。

其实,千古蛾眉之祖的庄姜,就是被爱情抛弃、打入冷宫的美人。这样一个绝世美女所嫁的虽是卫国国君,但却是一个糟老头。卫庄公在娶庄姜之前,就跟一个宠妾好上了,史书说是“惑于嬖妾”,可见迷恋之深。相比之下,庄姜“美而无子”,没有生儿育女,更招致嫌弃。与陈阿娇、杨贵妃一样,庄姜同样也是缠绵委屈的“宛转蛾眉”。绝色者,一定命薄。蛾眉螓首的人,这一生,不是如蛾一样扑火赴烛,就是如蝉一般幽闭寂寞,拥有的只是刹那芳华。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瞬息浮生,薄命如斯。空付蛾眉的她们,就像因为薄所以脆弱的花瓣。人生不也就是这样的么?总带着一味遗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9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