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为那动荡的青春
●●●
《为那动荡的青春(飞蛾)第1-2集影评》
“
本文授权转载自
双枪魏和尚,比心?切尔诺贝利,关于这里和这场核事故,早已是众说纷纭。而在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电视人选择携起手来,从小人物的视角,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27年前发生的这场核事故。
女主角阿莉娅的人物设定在笔者看来不能称得上多有新意,但还是很有趣的。她有点任性,自认为懂得很多,有那么点自以为是,是一个喜欢顶撞老师的小家伙。相信观众也许会有会心一笑的一刻,在不久之前我们也是“小家伙”们中的一部分。她追求前卫,想穿牛仔裤,喜欢听维克多·崔的音乐。她有个年长的沉稳的姐姐,有个慈祥的爷爷,还有个军官爸爸——关于爸爸,笔者着重想提一下,在飞行员这一身份之外,他还是个宠女儿的暖男。或许是因为早年丧妻的缘故,爸爸对女儿有求必应。阿莉娅在电话里向爸爸撒娇要买裤子钱的时候,爸爸那句“买买买”令人忍俊不禁,想起了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许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苏联,父母要宠起孩子来,方式方法都是一样的。
女主角阿莉娅
阿莉娅和姐姐玛丽亚娜在去看未来的姐夫伊戈尔的路上,就在核电站边上遭遇了那场事故,而悲剧,也就从此开始了,玛丽亚娜和阿莉娅平静的青春从此都开始动荡起来。玛丽亚娜去寻找自己的未婚夫,继而投入了抢救伤员的工作。而阿莉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为父亲送信的列兵巴沙闯进了阿莉娅的生活,这是一个样貌平淡无奇,看上去什么都不擅长的小伙子。和张扬、开朗的阿莉娅相比,巴沙内敛而腼腆。但在短暂的交往中,笔者相信是巴沙弹奏的《索尔维格之歌》敲开了阿莉娅的心扉——阿莉娅的妈妈还在世时唱起这首歌,阿莉娅都会哭。在阿莉娅的追求之下,两个年轻人的心迅速靠拢,令人羡慕而又心疼。羡慕是因为属于异国父辈的,简单不含杂质的爱情:我喜欢你,你也惦念我。心疼是因为作为后来者,我们都知道他们的命运,虽然,我在心里一次次希望不要悲剧。看惯了俄罗斯式悲剧的笔者,不希望悲剧。他们还年轻,他们应该拥有更好的生活。就算五年后苏联不复存在,同样年轻的他们相互扶持,也一定会挺过去。
巴沙答应阿莉娅会去看她,但万万没想到第二次见面是为爱人带来至亲牺牲的噩耗——爸爸因为机械事故随机牺牲。此前姐姐因急性辐射病生命垂危,远在基辅的爷爷心肌梗死。两个年轻人在世间只有对方可以依靠了。自幼是孤儿的巴沙,显然更像是丈夫。面对现实冷静、理智,但又感性地疼爱女友。同为军人的他,要和已经离世的岳父一样,投入救灾任务之中。上级军官,一位少校以煽动家的口吻,命令战士们前去辐射区救灾。在其间点出了贯穿苏军到现在俄军一直存在的,对少数民族战士的歧视问题。同时也不着声色的抹黑了一下苏军——需要指出的是,苏军从二战结束后的50年代起,就重视核战争条件下的防护问题。在苏军士兵18个月的服役期中,核生化条件下防护课程是文化课程的重要一课。换言之,历史上执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抢险任务的军人们,或多或少是知道自己的工作有多么的危险的,但他们还是冲上去了。不需要哄骗,不需要曲解,缺乏装备,也要冲上去。在观剧时,有弹幕评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不值的。笔者清晰的记得,一位人到中年的,已经罹患辐射病的前苏军战士在二十多年后回忆自己的经历时,面对西方记者说“我一点也不后悔”。而同时作为对比,一个日本年轻人说“如果一个国家需要人为他去死,那这个国家还是毁灭好”。可以理解,在平民时代,理解英雄时代的英雄做法,似乎实在难为人了一点。人毕竟是有权利自私的,笔者也不敢说自己遇到当时的情况会不为自己想想,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就不会当逃兵。只是,剧中可以出现反派,现实中的做法也可以商榷,但历史不该被当黑板被涂写。
支线剧情的叙事,同样值得称道。我们看到了有血有肉的配角。前文中令人厌恶的少校、修车的警察上士、生病却没有医生医治的小女孩儿和绝望的父亲、还有趁乱洗劫的匪帮众人……这些小角色组成了一个大时代的群像,是他们让整个故事变得栩栩如生,令人感觉回到了年那个春天。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都看得明白。
可令我难以释怀的,还是玛丽亚娜和阿莉娅的爷爷与伊戈尔的对手戏。这位参加过卫国战争,曾在莫斯科城下和北极地区与法西斯殊死奋战的老战士。在得知自己未来的孙女婿做了逃兵时候,不动声色的披上了象征自己全部荣耀的军礼服。他没有过多讽刺自己的晚辈的行为,但伊戈尔却自己离开了。因为前辈在以这样的语言告诉自己,去你该去的地方,做你该做的事。所以,我们看到了伊戈尔的转变,虽然很不明显,但他已经走出早就该走的一步。可惜,他的挚友,那位坚持在一线的妇科医生谢尔盖,却即将牺牲……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带给主角们的,是激烈动荡的青春,他们走出的每一步,都会印在观众的脑海中,很久,很久。
为《飞蛾》,为那动荡的青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