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是它们的本能科学解释是导航失灵

我们看到飞蛾扑火,马上就会想到自取灭亡,古今中外有很多的励志大师还提炼出了心灵鸡汤“飞蛾扑火的精神”,引申出舍生取义之类的精神。

飞蛾扑火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隋·姚察等《梁书》《梁书·到溉传》中有一段话是"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讲述的是到溉与梁武帝聊天时,武帝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那样好,你的文章都是他为你代写的吧?"为此,梁武帝还写了一首名为《连珠》的诗,赐给了到溉。诗的大意是用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挥起笔来非常自如。不过你已年老,这时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完全忘记了自身可能会毁灭,为什么不让孙子代写呢。

自然界飞蛾扑火的现象也很普遍,我们常常认为它是趋光的,这种行为完全出自它们的本能。真的是这样吗?

飞蛾的祖先适应了在夜晚活动觅食,它们的眼睛对光的感知逐渐退化,因此飞蛾的眼神儿并不好,科学研究发现飞蛾在夜间飞行是根据月光和星光这种微弱的光源来作为它们的"GPS导航"。月光和星光由于光源距离地球较远,可以认为它们是平行光,飞蛾利用这些微弱的平行光计算一个夹角保持直线飞行。

在现代社会,由于大量人造光源的存在,这些光源比星光月光更明亮、聚集且它们发出的光线是发散的,飞蛾原来的导航系统就会被误导,偏离原本的航道,甚至误飞向火源,最终导致“自杀”。

常见的飞蛾是害虫,它们的幼虫以植物的叶子为食物,对农林作物造成重要的危害。然而,也有部分飞蛾是益虫,这些益虫飞蛾能够为植物传粉,促进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帮助维持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因此,从生物多样性角度考虑,我们是否需要规范光污染等环境问题,降低光污染对飞蛾等依赖“星光导航”类生物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2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