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防控将是春耕后市场焦点同花顺

农业农村部印发《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贪夜蛾的“故事”从去年说起去年元旦之际,一种农民从未见过的虫子悄悄入侵西南边陲,云南省多地汇报了类似案例,专家调查组赶赴现场,确认为新型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杂食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曾被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可见其“威力”不容小觑。图为草地贪夜蛾成虫对比我国本土常见的玉米螟,可以发现,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性更大。其一,草地贪夜蛾繁殖力强。在28℃条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且雌蛾超级能生,每次可产卵―粒,一生可产卵―0粒,而玉米螟的产卵能力仅―粒。其二,草地贪夜蛾破坏力强。它具有暴食性,其寄主超过种。根据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的消息,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家,草地贪夜蛾就造成玉米年减产万―万吨,经济损失在24.8亿―61.9亿美元。其三,草地贪夜蛾迁移能力强。据研究,这种蛾子每晚可飞行千米,在产卵前甚至可迁飞千米。30小时就能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跨度长达千米。它们吃完一块地就飞到另一块地,因此得名“行军虫”,而玉米螟多以短距离迁飞为主。表为玉米螟与草地贪夜蛾的对比迁飞能力再强,美洲的虫子似乎也很难飞到中国来。实际上,我们追踪草地贪夜蛾的扩散途径发现,最初由于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草地贪夜蛾借助船只或飞机偶然入侵非洲大陆。由于迁移能力强,草地贪夜蛾迅速在非洲各国蔓延开来。年,草地贪夜蛾出现在印度,随后迁飞到孟加拉国、泰国、越南、老挝,最后通过缅甸进入中国云南。入侵云南后,草地贪夜蛾逐步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滋生繁殖,继广西、贵州、广东、湖南见虫之后,去年4月下旬,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相继查见幼虫为害;5―6月迅速向北扩散,所幸的是,由于防控措施得当,北迁趋势得到抑制;9月,农业农村部宣布其对玉米主产区的威胁全面解除。据统计,去年,全国有25个省份发现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1万亩,实际危害面积万亩。图为草地贪夜蛾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去年,草地贪夜蛾第一次来中国,由于“虫生地不熟”,加上大家比较警惕,防控措施较好,仅西南部分地区的作物受到影响,黄淮海、西北等玉米主产区点状见虫,基本没有造成损失。市场本想,这南美来的虫子抗冻能力应该不行,说不定一个冬天过去就没了。结果证明,太低估这“妖蛾子”了。去年12月,山东枣庄一农民在自家小麦田发现一种不认识的虫子,在网上“求鉴定”,引起了山东省植保总站的注意,专家到现场确认,系草地贪夜蛾。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幼虫抗冻能力较强,6龄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7.35±0.14)℃和(-2.07±0.11)℃,卵的抗冻能力极强,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25.45±0.25)℃和(-24.70±0.2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南方地区及北方部分地区已经具备了越冬能力。再看看现在的气温,是的,当草地贪夜蛾遇上暖冬,事情就没那么乐观了。这个冬天不仅气温偏暖,还潮湿,为草地贪夜蛾越冬产卵创造了条件。图为今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与往年对比图为今年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与往年对比既然冻不死,打农药总行吧?中国农科院联合国外多家大学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遗传背景和抗药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抗性相关基因扫描检测发现,该群体对传统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较高的抗性基因变异频率。也就是说,入侵我国的这批蛾子,抗药性较强,传统农药并不适宜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至于生物农药,专家早就想到了,在测试了10种常用抗生素、微生物和植物源生物农药后发现,各种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幼虫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但对其卵的活性均低于25%。当然,贪夜蛾不是毫无破绽,研究显示,没有检测到对新型酰胺类农药和Bt毒素抗性基因变异位点,预示其对相关传统农药的抗性风险很高。换句话说,这类农药可以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有数据表明,我国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从年的20余亿亩次攀升到了年的近70亿亩次。为何虫害发生概率会逐年上升呢?主要原因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促使害虫繁殖代数增加,均温上升1℃,小型昆虫增加1代;均温上升2℃,大型昆虫增加1代。同时,有一个大家想不到的原因――蔬菜大棚!目前,我国设施果蔬的年种植面积已有万―万公顷,大棚中的害虫不仅冬天冻不死,而且还可以为害。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可能性加大;秸秆还田与免耕种植也改善了害虫的栖息和越冬环境。对玉米的潜在危险比较大今年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的通知中,要求持续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积暴发成灾。其中提到,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定殖以来,冬季在西南、华南地区持续繁殖,目前已见虫个县,江南地区冬季也见活虫,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草地贪夜蛾将陆续羽化,形成境内北迁虫源。今年草地贪夜蛾威胁区域占玉米种植区域的50%以上,预计全年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黄淮海夏玉米苗期遭遇草地贪夜蛾的风险显著增加,极有可能造成缺苗断垄。图为我国玉米产量分布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极广,基本上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主产区可划分为北方春播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其中,北方春播玉米区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为首,产量分别占15%、13%、6%和10%。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则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为主,产量分别占9%、8%、8%和4%。根据中国热带农业学院的研究,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生性。对比玉米种植分布图,可以初步推测,黄淮海玉米产区的潜在风险较大。南方地区由于种植较少,不集中,虫群难以连片为害,多以点状为害,造成的损失有限。东北产区由于适生性差,虫群难以深入。图为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布从农业农村部新发的通知可以得知,西南地区当前已有活虫繁殖,根据草地贪夜蛾防控论坛的观点,今年春季草地贪夜蛾的北迁时间将提前至3月。届时,正处于长江流域的春播季节。根据各地种植时间,长江流域春玉米4月中旬拔节,5月中旬抽丝开花,6月中下旬结实。而恰恰,低日龄的草地贪夜蛾喜欢啃食幼嫩的玉米叶,5―6日龄的幼虫可啃食幼嫩的雌雄花及玉米棒。因此,长江流域玉米产区可能成为虫群的“加油站”,吃饱喝足后继续北上。春玉米由南到北播种,再出苗、抽丝,而虫群由南到北迁飞。若春播后虫群北迁顺利,到达黄淮海产区,但田间不做好防控,则势必导致雌花被毁,不能结实,进而对玉米产量造成较大威胁。表为各地玉米播种、收获时间对比案例已证实小麦也是寄主草地贪夜蛾具有暴食性,取食范围极广。据研究,草地贪夜蛾偏好禾本科植物,最常破坏的植物是玉米、水稻和小麦。然而,农业农村部种植管理司的数据显示,去年,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基本只为害了玉米,比例高达98.61%,在南方地区稍微吃了点甘蔗和高粱,仅占1.09%和0.25%。是我们的水稻不甜,还是小麦不香?其实,答案藏在虫子的DNA里。事实上,草地贪夜蛾主要有两种类型,水稻型和玉米型,其中水稻型以水稻、谷子、杂草为食,玉米型以玉米、高粱、甘蔗为食。去年,中国农科院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对我国1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份蛾子样品进行了基因测序,揭示入侵我国的这一批草地贪夜蛾为一种以玉米型遗传背景为主导的杂交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去年南方地区的水稻逃过一劫。基于草地贪夜蛾在国外为害作物的案例,证实其能够以小麦为寄主。去年年底,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以取食玉米作为对照,研究了取食小麦对草地贪夜蛾存活率、取食选择性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在小麦上的存活率与在玉米上并无显著差异,高达90%以上。用小麦连续饲喂3日龄幼虫7天,日均体重增加迅速,与取食玉米无显著差异。2日龄幼虫的取食率更多偏向于小麦,3日龄和4日龄幼虫的取食率更多偏向于玉米,但均无显著差异。“今年秋冬在广西、云南、河南、安徽、陕西等地已经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危害小麦的现象,而且危害较重。到了明年,草地贪夜蛾北迁的过程中,会经过西南、长江流域的小麦种植区,那时候恰好是小麦返青的时候,如果控制不好,那么可能会对小麦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昆虫研究室主任王振营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图为我国小麦产量分布事实上,早在去年在广州召开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论坛上,就有专家提出,暖冬会促使蛾子提前北迁,黄淮海和华北地区的小麦正处于容易受到病虫害危害的时期,今年小麦极有可能遭到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有案例表明,在玉米食源不足的情况下,草地贪夜蛾会向该地区其他作物转移。去年年底就发现,草地贪夜蛾在小麦和玉米轮作田,啃食玉米自生苗、小麦茎部及叶片。结合适生性分布图可以看出,主产区存在较大风险,尤其在玉米、小麦混合种植的地区,很可能出现啃完玉米啃小麦的情况。若防控不力,今年早春,虫群恐对西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威胁。螟虫防治药剂也可“杀”蛾子去年,在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但产生的损失较小,多发生在春甘蔗和玉米的套种田,单纯的甘蔗田较少见到为害。据了解,云南当地蔗农多在春植甘蔗田中套种玉米,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草地贪夜蛾出现在甘蔗和玉米套种田,吃完玉米,甘蔗正好出苗,株小叶嫩,势必引起草地贪夜蛾的兴趣。据植保部门调查,草地贪夜蛾在甘蔗上的为害状与玉米相似,高龄幼虫同样会钻蛀甘蔗心叶,为害生长点。巧合的是,按照蔗农种植习惯,甘蔗培土时一般会使用氟虫双酰胺、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来防治甘蔗螟虫,这类农药又恰好防治了草地贪夜蛾。所以,草地贪夜蛾在甘蔗田的危害并不严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3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