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文艺评论大赛情深不寿落笔成殇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所爱,为自己。
——题记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认识一个人要靠缘分,品读一部小说则要靠耐心。”的确,缘分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妙不可言。也许是机缘巧合,抑或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就如我和《无疾而终》的结缘。它似一阵风,像一场雨,如一束光,就这样悄悄地来到我的身边,给我以无限的感染;它像一首动人的乐曲,缓缓地将那优美的旋律留驻在我的心间,让那丝丝缕缕的哀愁萦绕于我的耳边,久久不散。
《无疾而终》是曲靖市作家敖成林近日创作的一篇从表述到内容都与众不同的精品中篇小说。讲述的是大集体时代,20岁的大学毕业生牛几何在蝴蝶小镇上与大他5岁的女医生白玉兰谱写的一曲爱的悲歌,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情感的剥离。作者用干净而富有张力的文字、客观冷静的笔触、轻松灵动的语言、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动声色地写了一个沉重的故事,折射出了最纯洁的爱欲。文章以点带面,让镜头回放,让历史和现实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融合,让过去和现在交汇,把一幕时代大剧在读者面前徐徐铺开,让读者穿过岁月的长河,回溯那段特殊年代产生的特殊故事。在写法上采用白描的形式,在对人性人体美的描述上进行了大胆地探索,语言直白而不失含蓄,内容通俗而不庸俗,偶有的方言俚语亦庄亦谐,堪为点睛之笔,使文章显得更有况味,更接地气,更富于时代感。
一、发人深省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思想的载体,正是由于有了情节的纵横捭阖、跌宕起伏,作者的思想才能层层推进。《无疾而终》中,作者以高超的技艺、娴熟的驾驭能力为我们安排了一个个极为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设置了一串串扣人心弦的悬念,让读者总是手不释卷并每每掩卷叹息。众所周知,不管是小说,还是其他文体,故事是第一位的。而要让文章吸引人,让读者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不让故事显得干巴巴的,这个是功夫。很明显,作者构思故事情节的功夫已臻化境,早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的眼光是独到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无论写什么,就一个‘情’字,如何把这个字写好,除了笔头功夫,关键是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一个作者如果能用独到的眼光写出事物的本质,且能打动人心,让读者产生共鸣,文章就算成功了。一直以来,我们被教条式的写作方式耽搁得太久了,要跳出来,不要一本正经地按一个套路写,要学会用不一样的叙述方式和语言,组织起丰富的素材,发挥自己最大的想象来写作。只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违背常识,天马行空,登高望远,让我们视野开阔,不要闭目塞听,成为井底之蛙。天长日久,就会写出自己独具特色的作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疾而终》的故事伊始,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忧郁、悲剧、救赎”的基调,并在这一基调上完成了一系列过渡:从文本性向生活性的过渡,从喜剧向悲剧的过渡,从升入天堂向坠入地狱的过渡,从肉欲向真爱的过渡,从勇于抗争向屈从现实的过渡,从悔恨向救赎的过渡。“我”对白玉兰的爱源于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不得不屈服于方寸之地的苦闷与迷茫。“我还日鼓愣蹭地呆在阴冷潮湿的单身宿舍里,心里充满了虚妄之念。谁也不知道我的虚妄之念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觉得,生活原本不会是这个样子的,我不甘于此,却别无他法。就像我经常会莫名地问自己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可是,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彼时,作为天之骄子的“我”刚从象牙塔走出来,血气方刚、意气风发,满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甚至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谈笑间挥斥方遒的豪情。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在破旧大客车经过山路十八弯的漫长颠簸中来到山高皇帝远的蝴蝶小镇,再被分配到化工厂的化验室当一名化验员,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极度苦闷中,“我”与美丽成熟而又风情万种的白玉兰产生了交集,“我”把追逐白玉兰当成了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精神上寄托。先是言语上的挑逗,再到身体上的试探、欲海中的沉浮,最后以白玉兰的疯癫为这段畸形的恋情画上句号。整个过程中,伦理与道德、真情与私欲、苦闷与挣扎等内心独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地凌驾于普通文本之上,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
精巧而严密的构思能够使小说结构完整、无懈可击。《无疾而终》这部小说似乎有一种力量,一种举重若轻的力量。作者从伦理叙事的角度,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矛盾心理进行了深入挖掘。从标题开始,作者就运用双关、隐喻、暗示、象征、伏笔、照应等手法来集中凸显主题。文章题目叫《无疾而终》,暗示了“我”和白玉兰之间盲目的不理智的爱情,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无疾而终。他们的命运,悬置于伦理道德和人格尊严的临界点上,盘旋挣扎,辗转循环,欲升还沉。这种爱的缺憾,正是生的缺憾。小说中多次出现的“蝴蝶”,更是意象明显,暗含双关、隐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既是蝴蝶小镇的名字,却又暗示主人公梁祝化蝶般的生死恋情,又蕴含破茧成蝶、比翼齐飞的美好希冀。有被传统认同的蝴蝶本身的原生态意义,即美好的生存形态,又承载着情感和文化意蕴的意象,蝴蝶意象的本身就有很浓的悲剧意味。蝴蝶是美丽的,生命却很短暂,隐喻柔弱的女子白玉兰,被男性玩弄后的物化的蝴蝶。文章结尾小镇上空那些飞来飞去的蝴蝶象征对未来的迷茫,亦象征“我”空有一腔真情却无法保护心上人,空有凌云壮志却难以施展拳脚,反而撞得头破血流而黯然退场的遗憾。正因为作者在谋篇布局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使读者每每捧读文章,总有一种长歌当哭的感伤。
文章对伏笔和照应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我有一种鬼使神差般的感觉,随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我感到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被我一股脑儿抛在山外再也回不去了,这是肯定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问题是,我还一直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一定还会回到从前的某一天,与那一天遇到的某个人、某件事萍水相逢。谁说不是呢,万物轮回,所有的一切都会在顺理成章中离去,也会在顺理成章中回来,很多事看似微妙,其实跟预料中的完全一样,看似无常,却一定遵循某种规律……”是哪一天?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又是什么样的规律呢?这种“丢包袱”式的设置悬念的处理方式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吸引着读者的探奇心理。事实上,这样的规律,有社会的原因:六七十年代,刚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各种体制还不健全,很多知识分子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求报无门。也有个人主观上的原因,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禁忌之恋是为世俗所不容的,终将成为镜花水月。结尾“不管别人信不信,我一直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一定还会回到从前的某一天,与那一天的某个人、某件事萍水相逢。”既呼应了开头,丰满了人物形象,丰富了小说主旨,也表明了“我”对白玉兰深入骨髓的爱。尽管现实扼杀了他们的爱情,污浊的尘世没有可供他们爱情生长的土壤,可在作者和主人公的心中,依然保留着一片爱的芳草地,依然保留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体现着作者的审美追求和写作意图。捧读《无疾而终》,一个个鲜明而又丰满的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地根植于我的脑海中:遇见白玉兰之前“骨瘦如柴,毛发枯黄,体虚无力,一副病恹恹模样”的牛几何;爱上白玉兰之后,和她多次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后满血复活,生龙活虎的牛几何;白玉兰疯后,离开蝴蝶小镇,在颓废和悔恨中回忆往事的牛几何。被丈夫遗弃依然忍辱负重,固守着中华传统美德,不说对方半句坏话的白玉兰;好不容易挣脱思想枷锁,心甘情愿地爱上牛几何,却被马宝男糟蹋后独自承受非议,最终因忍受不住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而疯了的白玉兰。热情爽朗、干脆利落,总是以“事情说了干净,衣服洗了干净”为口头禅的师傅田梅。被娇惯坏了,表面上张扬跋扈、颐指气使,实际上内心良善的厂长千金杨小菲。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厂长。装腔作势、人模狗样的厂保安队长马宝男。马宝男手底下的一帮小混混等。因为作者的用心雕琢、倾情奉献,主人公之间演绎的深沉而绝望的爱情亦深深地镌刻进了我们的血脉中,引人回味,催人反思:爱情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它是世间最令人向往,也是最无法抗拒,无法逃避的东西,它能够给人极致的快乐,也能给人极致的痛苦。也许,人的一生中,总要遭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才能更深刻地体悟生命。不可否认,真挚炽热的爱情是存在的,只是大多数爱情都没有经受住时间和生活的考验。往往,荡气回肠的爱情总是悲剧,我们却一直在固执地演绎着。我爱你,你爱我,中间却夹着一个他,如七巧玲珑塔,似九曲连环扣,千古流传,却也千古无解,千古诱人。在爱情的世界里,面对千古无解的残局,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能解开。然而,兜兜转转,过尽千帆,历尽沧桑,最终也只不过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而已。
四、唯美惊艳的环境描写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一篇优秀的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外,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无疾而终》中,作者对环境描写可谓匠心独运,他以超达深渊的情趣和诗一般的语言,撩拨着读者的心弦。“蝴蝶小镇玲珑剔透,只有一条窄窄的街道,四周是高耸的青山,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屋便井然有序地坐落在满目苍翠的山脚下和街道的两边,僻静清幽,像跟外界隔绝了似的。蝴蝶小镇蝴蝶很多,五颜六色,名副其实,它们从山上飞下来,成群结队地在小镇的上空飞来飞去,翩跹起舞,让小镇的天空绚烂无比。”“出门的时候,冷风呼啦啦地吹着,月亮洒下清冷的光辉,蝴蝶小镇显得更加空旷冷清,街道两边梧桐树上发黄的叶子在微风中嘶嘶地响着,用深沉的呐喊抗拒着寒冷的侵害,但寒冷一直用沉默表达了自己的无所不在。”这样的环境描写既烘托气氛,又渲染心情,让人拍案叫绝,自然也对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会不由自主地叹服作者不动声色地在客观化的环境描写中完成其隽永的文学叙事。
白玉兰被马宝男糟蹋后,作者也用了一段环境描写来衬托当时白玉兰的悲伤与无助,“天有些阴冷,风吹得围墙上的薅草沙沙作响,风很猛,打到墙头上又从墙上砸下来,院子里的地板上立即旋了一阵阴冷。”环境的阴冷反衬出了人内心的寒凉,寥寥数语即勾勒出了白玉兰生不如死、了无生趣的形象,也对红尘俗世中,人们冷眼旁观、内心薄凉的社会现实发出了愤怒地呐喊和控诉。
五、亦庄亦谐的语言艺术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从诗经到楚辞,从骈体到汉赋,从唐诗到宋词,从诸子散文到现代白话文,从古至今,纵观所有名人大家的作品,无一不是讲究语言的含蓄凝练,都在语言体现的迷人魅力上下功夫。《无疾而终》中,好词妙句比比皆是,有的语言优美凝练,富于诗的情韵;有的句子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的方言俚语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窥斑见豹,作者的文字功底十分深厚,遣词造句能力十分高明,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达不到这种驾轻就熟的程度,做不到信手拈来。譬如,写白玉兰的矜持是这样描述的:“越矜持的女人越让那些贼心不死的男人欲罢不能,白玉兰无非是采取非正常的手段向他们敲了敲警钟。”。写白玉兰的美是这样写的:“她穿着一件医用白大褂,面皮白嫩,水汪汪的大眼睛雾气腾腾,站在我宿舍门口的时候显得既高傲又冷艳。小镇的天空蓝得像水洗过一般,白晃晃的阳光打在她的身上,使她看上去饱满得像烈日炎炎下池塘里刚刚爆了壳的茭瓜。”白玉兰的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她美得矜持,美得咄咄逼人,美得无可挑剔。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使白玉兰的美更加立体生动,势不可挡,也使“我”心跳加速,“让我正常的身体在她的听诊器触碰下快了70多次”,并“产生了本能反应,有那么一会儿,我脑海里一片空白地望着白玉兰笑,小腹鼓胀,手中无握,非得要抱住什么的感觉。”这种美导致的感觉使我如飞蛾扑火般不可救药地爱上白玉兰,让“我每天上班照常烧蒸馏水,照常心不在焉地胡思乱想,我想白玉兰忧伤的眼神,她倾泻而下的黑发,她微笑时锁骨上方那美丽的凹陷,她滚烫发热的身体,这一切都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也为后来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我们知道,人是有情感的,讲话是会自带喜怒的。蝴蝶小镇偏远落后,人们的语言自然带有地域特色和个人色彩,“人们常说,时间就是财富,但对我来说,时间就是煎熬,是干瘪的大便。”“我才没闲工夫跟她说这些狗扯羊肠的事。”“住在单身宿舍楼的青工都是要到食堂打饭吃的,去打饭的路上都会用勺子将饭盒敲得叮叮当当响,个个像饿死鬼投胎。”“大抵是好长时间没有见到我这个长尾猴妖孽了”“我的回答就是放屁脱裤子,多此一举,”“我不理这些成心捣乱的小杂毛”“我这个人没意思,狗改不了吃屎。”“你不愠不火的,杨小菲火着枪响,是绝配!”“狗慌三泡屎,越急越漏洞百出。”“俗话说得好,只有累死的耕牛,没有犁坏的地。”多有意思的语言!初读会心一笑,细品更佩服作者知识的广博、阅历的丰富、把控地方语言的能力。
六、耐人寻味的结尾
哀风掠过,带来了花的悲伤;细雨啜泣,捎来了云的忧愁;月光漫步,送来了天的孤寂。尽管“我”与白玉兰是因为听诊器结缘,关系因《少年维特之烦恼》发生质的飞跃,白玉兰还是疯了,她疯得其所,疯得众望所归,疯得让人额手称庆,谁让她搞婚外情呢?毁了自己也毁了另外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其实谁知道呢?在那个阴郁的闭塞的化验室里,整天跟蒸馏器蒸馏水打交道的“我”早已颓废到了极点,如果不是白玉兰的“拯救”,“我”也许将永远埋没在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然而,人云亦云地跟着喊打过街老鼠的同时,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他们真的是婚外情吗?严格说,这不算婚外情,因为那个之前信誓旦旦,出国后却把海誓山盟抛在脑后的混账丈夫已经跟她提出离婚了,且事实上他们已经分居好几年,再准确点说,他们已经事实离婚了,只是担心人言可畏不让大家知道罢了。寂寞苦闷的日子,找一个与自己心灵上契合的人进行感情上的相互慰藉,本是无可厚非的,谁能说三道四?谁敢说三道四!然而,人是环境中的人,本来很正确也很正常的事情,到了世俗中人的嘴里眼里心里就全变了味道,变成错误的非正常的了。
人就是这样,总是固执地相信着自己。在白玉兰这件事上,人们的态度惊人的一致:我不管你的背后有着什么故事,我关心的只是一个已婚女人搞婚外情,搞婚外情我尚可容忍,因为你的故事让我们茶余饭后有了谈资,有了笑话的对象,可我们不能容忍你是个漂亮的女人,是一个能够让女人嫉妒、让男人想入非非的漂亮女人,这才是孰可忍士不可忍的事情,这是犯了众怒。于是,在女人眼中,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最好能够大卸八块,最后连尸骨都不剩。而在男人眼中,却又恨不得马上来个卧虎扑食,把这个活色生香的女人拆食入腹以满足自己无法宣泄亦不可言说的欲望。
最终“我”拥有了白玉兰,“我”每日陶醉在与她“物我两忘”的世界里。精神和肉体上的满足让“我”乐不思蜀,不能自拔,让“我”对师傅田梅多次撮合“我”和其他女员工的良苦用心听而不闻,也让“我”对一直对“我”有好感的厂长家的漂亮千金杨小菲视而不见。也许是男人的虚荣心作祟,也许是她的遭遇激发了“我”男人的保护欲,更抑或是她引人犯罪的曼妙身材冲击着“我”的感官,刺激着男人最原始的本能。不管基于什么心理,“我”得到了她,“我”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用“以文会友”的方式取得了实效。我的颓废一扫而光,“我”心安理得地享用着她,“我”精神焕发、不知疲倦地耕耘着她,满意着自己肉体上的快感。无数个夜晚,“我”像打了鸡血,上足了发条,在那幢青砖小院里,在白玉兰的身上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转变的神圣冠礼。“我”爱这个女人,“我”爱她,爱她曼妙引人犯罪的身体,爱她冷艳矜持的绝美面容,也怜爱她被王八蛋丈夫抛弃的感伤。而在那蕴含着浓浓怀旧情绪的青砖小院里,那象征着纯净的白大褂,那个虽被蹂躏依然高洁的叫白玉兰的女人,那串象征着“我们”爱的信物,也意味着“犯罪”证据,最后不翼而飞,似乎被杨小菲为救“我”而拿走的钥匙,还有那把老式藤椅也有了特别的象征意味。
人总是很容易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或许这也是作者为后来的悲剧埋下的伏笔吧。是的,如此美好的一个女人怎能只被一个男人拥有呢!还是禁忌的隐秘的婚外情!男人的嫉妒心爆发起来有时候比女人更可怕。“我们”的私情暴露后,四溅的唾沫、无休无止的非议、无所不用其极的审讯……白玉兰终于承受不住了,而道貌岸然的厂保安队长马宝男对白玉兰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侮辱成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疯了,她别无选择,她只能疯,她必须疯!
耐人寻味、意在言外的结尾为这场完美的悲剧做了最好的注解。小说的最后,衣衫褴褛、疯疯癫癫、喃喃自语、絮絮叨叨的白玉兰清扫着大街,如人们所愿,没有了美丽,没有了故事,她不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曾经的情人,她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时代的符号,一具行尸走肉,她像一个丑陋的骷髅任岁月的长河洗刷她身上的污垢,最终亦将成为一朵细小的浪花,淹没在滚滚红尘中。
白玉兰毁了。“我”呢?愧疚吗?或许吧,但那又如何?对“我”而言,那个蝴蝶小镇上发生的爱情故事仅只是“我”青春记忆里的一个瞬间。毋庸置疑,回忆起那个瞬间,“我”是愧疚的,毕竟,付出了真情,也得到了回报,精神上的,肉体上的。说到底,于牛几何,白玉兰是他心上无法打开的一个结,是他握不住的飞走了的轻盈的蝴蝶,是那场特殊的大环境下,那段特殊岁月里衍生的一段特殊情殇。可以回味,可以咀嚼,可以断肠,但具体却没造成什么实质上的伤害。于白玉兰,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她被毁得彻底,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如果没有这场所谓的婚外情,她不会疯,她依然矜持而冷艳,依然令女人嫉妒,依然令男人想入非非却又可望不可及。从某种意义上说,牛几何也是置白玉兰于死地的推手,是他不够强大,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是他的爱令白玉兰在社会上难以立足、无所遁形。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多年以后,再次走过蝴蝶小镇,再次回忆起当年那个活色生香的女人,那个开发了自己的少年身体,让自己懂得了耕耘乐趣的女人,唯余一声长叹。“我知道,我的蝴蝶飞了,它曾经是那么轻盈地飞来,又那么不留痕迹地飞走,仿佛六月的雪,来得尽管不是时候,却那么生动,那么鲜活……”爱得再深又如何!佳人已是杳然去,此地空余断肠人。该飞的飞了,该走的走了,该疯的疯了。爱不得,恨不了,留下的只是灵魂的叩问,只是牛几何的企盼、追忆、缅怀、忏悔,忏悔自己生命的年轮中,曾经有一个活色生香、美丽惊艳的女人,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青春的祭坛。
文章结束了,可这个故事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道德、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探索却没有结束,戛然而止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自由发挥,进行再创作,为文章挖掘出更多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