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细粗枝的表现形式,移栽上盆几点注意
木麻黄细粗枝的表现形式,移栽上盆几点注意事项。木麻黄别名短枝木麻黄、驳骨树、马毛树为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70cm。栽培一般高20m左右、胸径20~30cm。树干通直,树皮深褐色,不规则条裂。小枝绿色,代替叶的功能,叫叶状枝。叶退化呈鳞片状,每节着生鳞片状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聚合果椭圆形,外被短柔毛,小坚果具翅。木麻黄根系具根瘤,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引种的木麻黄主要有11个品种,最主要的是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3种。树干通直,树冠狭长圆锥形,老树的树皮粗糙,深褐色,不规则纵裂,内皮深红色;枝红褐色,有密集的节:小枝绿色,纤细,柔软下垂。叶退化成鳞片状,每轮7枚。雌雄同株或异株。木麻黄属植物约有65种,大多数分布在大洋洲,少量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及非洲热带地区中国引进9种,常见的有木麻黄、细枝木麻黄、粗枝木麻黄等3种。
分享木麻黄树桩移栽经验
①木麻黄育苗,圃地应选背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幼苗抗寒力弱,宜开春回暖后播种。撒播或条播,每亩播种量为4-5公斤。播后7-10天即发芽,2个月左右,苗高15厘米时,即可分床,或移植入营养杯或营养篮育苗。
②树桩的移栽一般在“清明”前后即可开始。这时春寒已过、气候转暖,风力减弱、雨水增多。此时选择阴雨天气造林可提高成活率,达到“春保活、夏扎根、秋生长”,增强幼树抵抗秋冬恶劣气候的能力。容器苗造林时间可适当提早,沿海沙地避风处3月上中旬即可造林,内陆山地第一场雨水湿透土壤后即可造林。一般以5~6月雨季,选择雨水湿透土壤、种后有连续阴雨天气造林成效最好,冒雨造林可提高成活率。
③木麻黄的繁殖以春季采集嫩枝扦插为主。其形态与柽柳、柏树有些近似,在盆景造型时可利用其树干苍老古朴、枝叶细小密集的特点,采用修剪与蟠扎相结合的方法,将树冠加工成云片状,以模仿松树的神韵。
④木麻黄生长喜强烈的阳光和炎热的环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风,耐盐碱,因其根部有根瘤菌、能起到固氮的作用,因此所需要的肥料不多,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平时注意整型及时剪除影响造型的枝条,以保持盆景的美丽姿态。
⑤木麻黄性喜高温、高湿,同时又较耐寒。在原产地平均最高气温可达30多度,平均最低气温为2~5度。木麻黄是喜光树种,适应性强,主根深长、侧根发达,树干、树枝都会形成不定根。耐盐碱、耐沙埋。小枝纤细且光滑,树冠均匀,透风性良好,抗风力强。
病虫害防治,虫害有吹棉介壳虫、潜叶蛾、木蠹蛾等。吹绵介壳虫危害很大,自从引进澳洲瓢虫进行生物防治,效果显著。病害主要有青枯病,该病菌猖獗活动,可使大面积木麻黄枯死。如有此病发生应及时清理病枯木。最好彻底清除病树、病桩、病根,翻晒土壤,利用日光灭菌,以控制病害蔓延。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经允许不得转载,请您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