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眉细长而弯,形色薄绕之远山和柳丝,

《红楼梦》中林黛玉那“两弯似蹙非蹙烟眉”,究竟是什么样的眉呢?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女性双眉之美。无论是皇帝选美还是民间相亲娶媳妇,无论是艺术家们绘画、塑像或者戏剧化装及诗人的笔下,对于女子双眉之美都是十分注重的。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卫风●硕人》赞颂庄姜的美貌时,就曾提及了她的“苗蛾眉”。翻开《艺文类聚》、《佩文韵府》和《渊鉴类涵》等类书,则“愁眉”、“绿眉”、“提扬眉”、“啼眉”、“桂叶眉”等描写女子眉毛的词语多至百余,甚至于连词牌也有称为《眉峰碧》、《眉妩》的。然而,女子的美不仅仅在眉,正如李商隐所说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林黛玉那“似蹙非蹙烟眉”也只有与“似笑非笑含露目”以及与她那整个人格合为一体时,才会显露出她那超凡脱俗之美。从版本之源流来看,作者构思林黛玉之眉是有一一个过程的,先拟了“笼烟眉”,后方改“笼”为“罥”。周汝昌先生引曹雪芹好友爱新觉罗●敦敏《懋斋诗钞●晓雨即事》“遥看丝丝罥烟柳”以证明“胃烟眉”是曹雪芹之定稿。“笼烟”在古诗文中是用以形容山峦.柳枝或翠竹的朦胧美,有如《古三坟》“山气笼烟,川气浮光、韦庄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与元稹诗“花笼微月竹笼烟”都是其例证。作者用以形容林黛玉之眉,可以想象出她的双眉有如远山羞黛、柳丝细长,再加以“似感非蹙”,则林妹妹之双眉半,略带幽怨之神情可见。这已算是相当巧妙的构思了。然还有所不足:“笼烟”乃诗词古文中常见的词组,并且常常用来描写较大范围内的景物,用之于形容细长的眉毛,似乎不十分的妥贴。而“罥烟眉”则是新而韵,妙而文,从前是没有人运用过的,明显是曹雪芹自己创造的新词儿,所以敦敏先生用了此“新典”。罥,音juan,其意为挂、缠绕。“罥烟眉”谓林妹妹双眉似绾绕着一缕轻烟,其形象之灵秀远远胜过了“笼”字,而其声韵之曼妙更为出色。盖“罥”为十七,烟属一先,二字实为声调不同之叠韵字。在《词韵》中同属第七部,并且似平声接去声,所以其声韵细长。假若是“笼烟”的话,就没有这样的声韵之美。“罥烟眉”而“似蹙非蹙”,更显出古典小女之多愁善感的人物性格特征。当然,曹雪芹这一构思与前人的诗词文赋有着渊源的关系。较为明显的有:《庄子●天运》有“西施病心而膑之语,“膑”即“颦”,其意思是蹙眉。由此而联想及构思为“似感非感”。贾宝玉为林妹妹取字“顰颦”亦于此取意。《西京杂记》描写了卓文君之远山眉:“文君较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远山为深蓝绿色,烟雨朦胧时远山之色更加如画眉之黛,且其时远山仅露峰尖,亦更似略顰之眉。据《海录碎事》记载:“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日鸳鸯眉,二日小山眉,三日五岳眉,四日三峰眉,五日垂珠眉,六日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日分稍眉,八日涵烟眉,九日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日倒晕眉。”其中“涵烟眉”与“笼烟眉”、“罥烟眉”相近,亦有由此联想构思之可能。在《艺文类聚》中,记述了以青黛画眉始自汉明帝宫人,当时乃称之为“青黛眉”。《隋遗录》记,隋炀帝幸临江都时,有殿脚女吴绛仙善长画长蛾眉,于是隋炀帝乃赐之以波斯国之螺子黛,画眉之号为“蛾绿”。从此以后,在诗词文赋中便常有了黛眉、黛绿、黛之类的词语出现了。在晏几道《小山词●少年游》有“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之句,用雨中烟柳来比拟情人之,其用法与“胃烟眉”、“笼烟眉”均有相似之处。同曹雪芹之祖父曹寅《棟亭词钞别集》有《眉峰碧》一词,亦或对作者之写作构思有所启发:“感的郎先爱,谁假些儿黛。凭你秋来那样山,不敢向、赛。扫尽从前派,秀色真难改。喜浅愁深便得知,天教压在秋波外。此词所咏是少女“喜浅愁深之黛山眉,与“似蹙非蹙笼烟眉”的联系更为之明显。由此观之,对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当作如下之定性诠释,似更为符合曹公之本意:黛玉之眉细长而弯,其形色如轻烟薄绕之远山和柳丝,眉峰若蹙,淡淡含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