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珍妮一次次离开阿甘和陷入堕落
《阿甘正传》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讲述了一个名叫“阿甘”的智障男子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影片将阿甘个人的成长融入到美国的历史里,在刻画个人成就的同时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并于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及7个提名。
影片的情感描写十分丰富和饱满。有阿甘自我成长的奋斗史,有阿甘和好兄弟邓中尉、巴布的友情,有阿甘和母亲难舍难分亲情,也有阿甘和玩伴珍妮纯真的友情以及遗憾的爱情。
而对于电影中的角色珍妮,影迷们历来对此褒贬不一。
在很多观影者的眼里,珍妮不是一个好女孩,尽管她和阿甘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有非常深厚的友谊,但是长大后的她却一次又一次拒绝阿甘、伤害阿甘,直到“玩够了”,才来找阿甘。
原本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珍妮背着行囊,来到阿甘身边,两人发生了亲密的关系,结果第二天珍妮却悄无声息地离开。
因此,很多人始终认为珍妮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她不值得得到阿甘的爱。
可是,小时候那么善良的珍妮,为什么会对喜欢她的阿甘做出时而接近,时而疏远的行为呢?
这还要从她的人生经历说起。
01一次次离开阿甘的背后是童年阴影所带来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影片中,珍妮多次和阿甘相聚,然后又离开。
在我看来,前期的她确实不喜欢阿甘,只是把阿甘成一个很好的朋友,她想要去外面的世界追梦。但最后她发现,只有阿甘永远站在原地等她,能够给她安全感。
可是她却不敢直视阿甘的爱。
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做“回避型依恋人格”。指的就是一个人明明喜欢对方,却又拒绝对方的一种奇妙的心态。当所爱之人靠近时,便选择回避和逃避。
为什么珍妮对阿甘会产生这样的心理状态呢?
分析剧情我们就会发现,原因藏在她的原生家庭里。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珍妮和她的父亲生活在一起,然而父亲给予她的不是爱,而是暴力、虐待和伤害,导致她长期无法得到正向的情感回应,所以骨子里埋下了深深的自卑感,习惯用躲避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关爱,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影片里,阿甘满怀期待地问珍妮:“你愿意嫁给我吗?”
珍妮眼里十分平静,随之而来的是带有遗憾的回答:你不会娶我这样的人的。
她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阿甘,阿甘是被总统召见过的退伍军人,享有国会勋章荣誉的社会精英;而自己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风尘女子。两个人的生活经历差距太大。
正是由于珍妮在童年时,长期处在压抑的环境里,无法及时得到情感回应,因而这样的经历激发了她内心的羞耻感和痛苦感,导致她长大后选择用躲避来回绝自己所爱之人的爱意。
02自甘堕落、寻找刺激的表象之下是心灵创伤后的强迫性重复
在很多人看来,珍妮像一个放荡生活,作贱自己的“绿茶”。
细数她的种种作为,不论是在夜总会上一丝不挂的弹唱,还是跟着脾气暴躁的嬉皮士男友辗转流浪,亦或是后来滥交、吸毒,都不是一个正常姑娘的作为。
可当我们深挖现象表象背后的真相时,才发现她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都是心灵创伤下的强迫性重复。
患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获得相同的情感体验,哪怕这种体验本身是负面的。
珍妮从小到大,长期面对酗酒和经常伤害他的父亲,导致他成年后所找的男人们都是跟他父亲有着相同特征的人:暴力、粗鲁、酗酒。
这些人可以用言语侮辱珍妮,可以旁若无人扇珍妮耳光,但珍妮却一次又一次重复的陷入对这类人的痴迷中。这便是她在重复体验那些带给他的伤害事件。
日本有部经典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电影的主人公松子从小为了讨好父亲,总是通过做鬼脸的方式来博得父亲的开怀一笑。
她以为父母不喜欢她,所以一辈子都在寻找一个喜欢她的人,而这些人无一不对她做出了伤害:狠心抛弃她、逼迫她卖身、言语羞辱她、暴力殴打她等等。
尽管每一次的情感经历都让松子千疮百孔,但每一次她都无比渴求对方的爱,在一次一次重复的被伤害里,她依旧飞蛾扑火般去追求那些男人带给她的虚伪施舍。
不论是珍妮,还是松子,她们都一次又一次,重复式地把自己送给那些充斥着暴力和消极色彩的男人们。因为这种状态,虽然痛苦,确是她们所熟悉的安全模式。
03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心理学家弗里曼认为:“原生家庭的不足,将成为一个人后续人生的索求和追逐,而这也成为了推动个人成长的关键所在。”
《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和珍妮,一个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一个代表着美国7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
他们命运的巨大差距,一方面是个人的命格使然,遇到的人不同,经历的事有异,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庭出生不同。
阿甘虽然天生智力水平低,但是他有一个对他寄予厚望,无比关爱他的母亲。因此,尽管阿甘因为家族遗传疾病被带上脚撑,遭到其他小孩子的嘲笑,但是他的母亲却鼓励和安慰他: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和其他人没有区别。给了阿甘很大的信心和鼓舞。
并且,妈妈随时都在对阿甘进行正当的教育:晚上给他讲故事,让他不要上陌生人的车,教育他不要打扰房客叔叔,要懂礼貌。
总而言之,阿甘的妈妈以身作则,在思想和行动上都给带给阿甘成长的力量。
反观珍妮的爸爸,却是禽兽。
影片中,珍妮的爸爸是一个具有暴力和酗酒倾向的男人,甚至他还对童年的珍妮进行过侵犯。
虽然影片中并没有直接表明,但我们可以通过至少三处地方进行推断。
第一处来源于阿甘的自述,阿甘曾说:
珍妮的父亲是一个农夫,他是一个很友爱的人,他经常亲吻抚摸她和她的姐妹。
第二处是阿甘和珍妮在玉米地的情节。小时候的阿甘去找珍妮玩,珍妮拉着阿甘跑进玉米地虔诚许愿,希望自己可以变成一只鸟,飞离这个令她倍感创伤的地方。此时的珍妮穿着撕破的衣服,身上还有血迹。
第三处是长大后的珍妮回到家门口,远远地就情绪激动,脱下鞋子狠狠朝窗户上扔去,发泄她内心的愤怒。
说明童年的她在父亲这里遭受了非人的屈辱和折磨。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句话,正是阿甘和珍妮二人命运迥异的强烈对照。父母教育的不同,影响了他们人生节点中的那些关键选择:关于恋爱的对象,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等等,最终形成了二人天差地别的悬殊。
04珍妮在临死前如何治愈自己
影片的后半段,珍妮选择了“从良”,她在一家饭馆打工,看到了昔日的爱人阿甘。珍妮主动联系上阿甘,邀请他来到自己和孩子的住处。
此时的珍妮,气质优雅,脸色红润,褪去了年轻时的冲动和不安,多了一份为人母亲的从容和淡然,我们从她的脸上和精神状态中能够看到,她已经从童年的阴影里走出来,成功疗愈了自己。
那么,珍妮是如何应对创伤,成功实现自我疗愈的呢?
第一是发泄愤怒。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作者说: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长大后的珍妮,和阿甘来到玉米地里,看到童年所在的房子,愤怒地脱下鞋子扔过去,然后大哭一场,释放自己的恨意。她把对父亲的埋怨和憎恶暴露无遗,实现了情绪排解。
第二是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
从前自己遭受伤害的家庭模式不能传递到下一代中去,必须要用于打破。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珍妮为阿甘生了一个儿子,她把家里布置得特别温馨,给孩子买了很多书籍,还有一个播放动画片的电视。
她没有把父亲带给她的暴力和虐待传递到下一代去。
第三是积极地做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克里斯多夫·柯特曼认为,人们的情感创伤只能通过鼓起勇气、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才能得到疗愈。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有了孩子后的珍妮,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逐渐从一个渴望被爱和被保护的对象,被迫变成了保护孩子的母亲,这种身份的对调,带来的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超越,令她不再囿于过去的创伤,而是学会去面对,忘记童年时候的不愉快,专注于新的生命,反而刺激了创伤的愈合。
影片的最后,她知道自己染上了一种不知名的病毒,不久将要离开人世。此时的她,别无所求,终于鼓起勇气问阿甘:
你愿意娶我吗?
这代表了珍妮在死亡面前,彻底褪去了曾经压抑在内心的包袱,走上了体验幸福的道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