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经典之昆虫记
本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彰显语文教学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这一宗旨,南嘉中学初中教导中心联合咸宁陈泽俐语文名师工作室,面向南嘉中学全体初中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遇见·经典”为主题的“学经典、颂经典、爱经典、叙经典”征文活动。
此次活动,特邀优秀语文教师对所有征文来稿进行了认真而严格地评审,评选出了一批优秀作品。作品内容涉及经典书籍、经典诗词、经典人物形象、经典影片、经典动漫、经典乐曲、经典美食等,视野开阔,个性鲜明;文章立意涵盖作者与经典相遇的难忘经历、遇见经典后的心得感悟、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评析以及经典对自身成长的意义与影响等,视角广博,意蕴深邃;文体样态、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亦是灵活多样、巧妙新颖,充分体现出同学们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经典”,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将优秀征文在此推送,以便同学们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能有所借鉴,从而打消“不会写”“不敢写”的顾虑,切实提高同学们动笔写作的积极性,以此激发文学表达的热情,树立写好文章的信心与决心。
遇见经典之《昆虫记》
南嘉中学7(12)班李东升
从阴暗的角落不经意的翻出了一本书,轻轻拂去灰尘,“昆虫记”三个大字印入眼帘,翻开书页第一次全身心投入《昆虫记》,才知道法布尔是一个优秀的观察者。
这本书我在年就收入囊中,第一印象这是一本很繁琐的科普类文学作品。可当我听闻这本书是法布尔花了四十多年观察思考才写成时,才抱着消磨时光的心态看了一篇。
可是,当“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呜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映入眼帘时,不禁忐忑不安。我翻过一面又一面枯黄的书页,我好像看到了蝈蝈狩猎蝉,同时又听到了蝉的哀号。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错怪了这本书!
我不禁为自己对《昆虫记》的轻视感到深深的后悔,对法布尔数十年辛勤的结果表示钦佩。我感谢他为文学贡献出的努力。
贪婪的收视着一篇又一篇,更多的惊喜不断的吸引着我:林中隐秘的池塘、歌唱家蟋蟀和蝉、为后代奉献出一切的“慈母”——被管虫、有建筑天赋却不懂得变通的黄蜂、美丽却懒惰的金蜂、整齐划一像军人的卷心菜毛虫、执着求偶的孔雀蛾、“城市清洁工”粪金龟、“小小气象预报员″松毛虫……一只只昆虫被描绘得活泼可爱,一片片美景绘画得美若仙境。总觉得自己正身临其境地观察昆虫。
《昆虫记》不仅是一本语言优美的科普类文学书籍,还是一本寓言故事书。
在《黄蜂》一篇中,野外的黄蜂们被玻璃罩困住了,在户外黄蜂们回家时好不容易开辟了一条道路直通蜂巢,被法布尔填住后,第二天出门的黄蜂们却无法效仿前人挖通道逃出“囚牢”,一群黄蜂只是循环往复的撞击玻璃罩,最终全部饿死。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在不断地学习中创新,与时俱进。
《昆虫记》中也不乏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
在《寄生虫》一篇中,金蜂的“寄生”行为引发了作者对社会中人们掠夺动物们劳动成果此行为的谴责与痛恨。人们喝的牛奶、吃的蜂蜜均来自动物们的辛勤努力。这不禁又让人想到了生活中那些依赖他人,自己却毫无方法生存的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痛恨之情。
随着法布尔的脚步一步步走进了昆虫的世界,才知道昆虫的世界其实与人类的世界相似,我们也像他笔下活泼的昆虫之一,只是我们一直没有观察过更没有研究过这些昆虫。
合起《昆虫记》,我惊叹着这是昆虫学上不朽的著作,还好没有彻底错过它。现在我又联想到自己与黄蜂一样的墨守成规又感到自己作为“寄生虫”的自责,却又没有孔雀蛾的坚持、努力与执着,更没有对妈妈那种被管虫温暖的母爱的深深的感激。我甚至连有些昆虫都不如!
《昆虫记》让我知道了我生而为人却不如虫的可怜,我才终于懂得改变!
点评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读后感,文章充满真情,小作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从中受益匪浅。在写作时紧紧地把“读”与“感”结合起来,重点写了读完这本书后对自己有怎样的触动。文章的一大优点在于描写生动,对原书理解通透,这与作者的细心阅读是分不开的。作者流畅的语言与清晰的逻辑相得益彰,使得文章结构自然,感染力强。(指导老师:曾丹丹)
END陈泽俐语文名师工作室格语致知,咀文得趣,深耕精研,修己达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