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曾经是这样的模样随笔

春节就像一出经年酝酿的大戏。腊月末的几天,人们就满怀期待地拉开大幕,不疾不徐,耐心其实有些急切地等待着。最精彩的除夕盛宴、最热闹的拜年访友是最铿锵的乐章。而元宵,则是这出生活大戏的徐徐闭幕和尾声。这尾声要漂亮,既是善始善终的完美追求,也是暗含来年祥瑞的期许。

汤圆-圆满

元宵节曾经是这样的模样,是一场“香车宝马”的盛世嘉年华。“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这一天,人们身着艳丽的新衣,坐着华丽的马车,从各个方向汇聚闹市,欢度元宵节。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压轴戏。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划旱船、走百病、送孩儿灯、迎紫姑等等。人们都有一股子劲,要赶在即将到来的春耕忙碌前尽情撒欢。

1.吃元宵小时候的汤圆是母亲的味道,那时汤圆基本不买,都是母亲亲手揉捏搓圆制成。一排排摆在竹制的饺帘上,一个个漂浮荡漾在瓷碗里。看一下莹白如玉,耀人的眼。吃一口香甜软糯,甜人的心。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团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2.闹花灯、猜灯谜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观灯等习俗,故元宵节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有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开封灯节“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的盛景。灯品材质更趋多样,制作更趋精巧。心灵手巧的制灯人,往往将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巧妙运用,将灯造成牡丹、莲荷、曼陀罗等花卉的形状,更有车舆灯、屏风灯、佛塔灯等。电视剧《清平乐》就呈现了这一盛况。

人们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闹花灯

3.舞龙灯、舞狮子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距今有多年的历史。舞龙舞狮象征着兴旺和吉祥,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传统艺术性,有锣鼓伴奏,龙随乐舞。舞龙结合着跳跃、扑腾、登高、翻转、踩球等高难动作,让人喜闻乐见。因此舞龙舞狮活动成为喜庆佳节的最佳的民间活动。

舞狮

4.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划旱船

5.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曾经的元宵节是这样的模样,诗人词家也涌入人群,一边流连观赏,一边浅斟低酌。不经意间才情恣肆,挥毫泼墨,各抒风流。

豪放的稼轩先生在这一天也柔软起来,不再吟唱“梦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驻足街市,所见所感,心中婉转千回,提笔写下《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喧闹之中,寻他千百度,心中所盼,一片灯火阑珊,怅然怅叹!

醉翁先生也借着几分酒意忆往昔、叹无常:“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快乐笑闹半生的李清照自然是元宵节上的活跃分子:“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难以忘怀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闺门中的妇女多有闲暇,记得特别偏爱正月十五那天,头上戴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美丽的金线撵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地去游玩。而今国破家亡,垂暮之年的易安居士,再遇佳节,已然是满心沧桑:“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今年的元宵节是什么模样呢?隔窗眺望,但见车流如水、行人匆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5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